第249章 战略转折点(1 / 1)

在小鬼子步步逼近江城时,南边的羊城也遭到了小鬼子海军航空兵的轰炸,羊城虽然还没有丢失,但是国府最后的海运港口却已经没了。

没有海防,羊城恐怕也守不住,国府中的悲观情绪大涨,就在这时,某个国府元老公然叛逃并通电宣告,宣布要跟小鬼子合作,另行组建伪政府曲线救国,企图与国府分庭抗礼。

国府元老的叛变,沉重的打击了国府上下的士气,一时间竟有些人心惶惶的感觉。

与此相反,以红方为首的积极抗战阵线,却激起了更加高涨的抗战热情,在痛斥卖国贼的同时,号召不愿意做亡国奴的国人要更紧密的团结起来,与小鬼子战斗到底。

伟人也公开发表文章,详细分析了目前的局势,高度赞扬国军将士奋勇战斗的同时,也指出小鬼子士兵战斗力下降,小鬼子部队补给渐渐困难等等事实,得出小鬼子进攻乏力,华夏的抗战已经从被战略御阶段,发展到了战略相持阶段,江城会战的胜利就是抗战的转折点!

伟人的文章如同黑夜里的一个火炬,让几乎绝望的国人重新燃起胜利的希望。

这次蓝方大老板难得的没骂娘,毕竟被自己的老对手称赞的感觉也不错,大老板发话,蓝方宣传机构立刻全面发力。

一方面宣布将那国府元老宣布为叛国者,宣誓必将对其进行制裁,另一方面,则配合红方的论断,宣称江城会战是一次里程碑意义的胜利,抗战局势虽然看似更艰难了,但是实际上是进入了相持阶段,小鬼子已经黔驴技穷,失败的结局不可避免,华夏将在国府的领导下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

一时间报纸上各种文章都在分析国际国内局势,着重宣传小鬼子国内经济已经崩溃,其国内的老百姓过的还不如华夏百姓。

小鬼子的宣传机器自然也不会歇着,一边炫耀夸大自己的战绩,一边宣称华夏政府已经投降,大东亚共荣的事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云云。

政治上的斗争纷纷扬扬,江城战场上的国军依旧顽强,对于这些浴血奋战的将士来说,报纸上说的啥他们不关心,他们只知道想要将鬼子赶出去,只能靠手里的枪!

国府机关已经全部撤往山城,留下的阻击部队没有援军,各部只要达成阻击时间就可自行撤退。

英勇的将士们非常顽强,他们不需要看时间,最后一颗子弹没有打向小鬼子之前,他们宁死不退。

于是小鬼子再次被国军的哀兵痛击,每前进一步都要丢下无数的尸体,小鬼子军部却不看伤亡,他们必须要胜利,至于战报中不断上升的伤亡数字,对于他们来说就只是数字,反正国内经济崩了,老百姓没饭吃,那就去华夏当兵,去抢华夏人的粮食吃!

……

一群身穿薄棉袄的灰色影子,正顺着田坎向前快速运动,在他们左侧五六百米外,是一个小鬼子据点。

夜里刚下了霜,冰冷刺骨的水珠慢慢渗透了这些战士的衣裤,整个人像是泡在冰水中似的。

不过战士们根本不在意,只是专注的向着目标前进。

到达据点正面六百多米处,这个小队的战士停了下来。

“布置阵地。”

一个低低的声音传来,战士们迅速分散开来,依靠田坎或者水沟构筑了阵地。

带头的队长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据点,眉头微微蹙起,这个距离是相对安全的,对方的步枪和轻机枪打不到,重机枪到这个距离也没啥准头。

更重要的是探照灯照不到这个距离,在这个距离上构筑阵地很从容。

转头看看,阵地已经差不多了,自己身后左右十几米外,各有一个射击小组已经在阵地里架设起两个大筒子,小队长咧咧嘴低声问道:

“能看到目标吗?”

“看不大清楚,光线太暗,三楼的射击口太小。”

“行,等下第二小队会打一发照明弹过去,抓紧机会射击,完成射击注意隐蔽,两发后必须转移阵地。”

“是!”

小队长让通讯员发出信号,大家焦急的等待中,一声闷响从西侧传来,随即一个明亮的光团出现在小鬼子据点上空,并缓缓落下。

“哒哒哒…”

小鬼子据点反应迅速,只是他们也不知道敌人在哪里,只能盲目的胡乱射击,乱射的枪弹没有打出敌人的反击,倒是暴露了射击孔的位置。

这下都不用照明弹了,炮手直瞄冒着火光的位置即可。

“准备好就开火!”

小队长话音未落,左右两侧就同时传来两声轰鸣。

“砰砰!”

“轰轰!”

六百多米外的炮楼中上部同时炸开两朵鲜艳的火花,小队长紧紧握着望远镜,等到烟尘散落,看到炮楼上已经开了两个大洞,小鬼子的机枪声也少了很多。

正评估这两炮对炮楼的破坏情况,身后又传来两声轰鸣,随即小鬼子据点围墙靠上的位置,再次爆开两朵红色的彼岸花!

小鬼子的机枪顿时哑了,只有噼噼啪啪的三八大盖的枪声连绵不绝。

小队长兴奋的一锤地面,起身后退:

“转移阵地,快!”

他这边正在转移阵地,西边的黑暗中却渐渐响起枪声,同时迫击炮也开始发言,轰轰的火焰在据点围墙上不断绽放。

小队长带着自己的小队向前推进了两百米,然后分散趴在一处田坎后面,现在没时间构筑阵地了,只能采用简单依托发射,不过目标距离更近了,准确性应该还是有保障的。

“目标小鬼碉堡,准备好自由射击。”

“是!”

“砰,轰!”

小鬼子碉堡顿时飞上了天。

“铁牛,你抢我目标!”

“谁叫你这么慢,装弹,装弹,那里还有个火炮掩体。”

“哪里?”

“炮楼右边两点处…砰,轰!”

“你小子不讲武德!”

“哈哈,谁叫你眼瞎!”

不到半个小时,战斗结束,张大彪让突击队员赶紧打扫战场,他则打着手电筒,带着一个脖子上挂着相机的男子去拍摄毁伤情况。

这是根据地自己生产的两门57毫米无后坐力炮的首战,效果看起来很不错,在这种新式武器面前,小鬼子的据点成了他们的坟墓,也成了红方部队的小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