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安裕喜得良才,再商晋封事宜(1 / 1)

皇后以为冯贵人与嘉常在会闹出什么动静来,所以下令叫底下人好生盯着。

谁知半月过去,后宫仍是一池死水,连个水纹都不曾泛起。

那两位主仆倒是识趣得很,除了一开始彼此走动几回,后头竟连殿门都甚少迈出一步。

冯贵人行事沉稳,安静得像个影子。

嘉常在开始倒是张扬些,但不知怎的,竟突然得了风寒病倒了。

皇上初封后二人各去了她们宫中一夜,之后便再无动静。

后宫里如临大敌的妃嫔们等了几日也没等来热闹,渐渐便将这两人抛诸脑后。

皇后心头的那点憋闷也就悄然散了去,近日连若芙都觉得她面色多了几分光润,笑意也比从前深了些。

而这边的李霜岚,却全然不曾将这点风波放在心上。

她如今每日清晨按时饮药、静坐调息、习写佛经,晚间则由碧书陪着在凝华宫中散步散步

因着上辈子过的凄惨,这一世她自入宫以来就格外珍惜这安稳的日子。

太医说她这胎安稳,是极好的胎象,尤其是她身子历经调理,已不同于从前。

冯贵人,嘉常在这对姐妹,她也有些印象。

这冯贵人性子寡淡手段颇有些心计,但因着没有生育,在宫中算不上出挑。

妹妹嘉常在则是个短命的,进宫不过三个月,便因一场风寒夭折。

她还以为因着他的蝴蝶翅膀,会有些不同。

谁料这嘉常在还是一入宫就病上了。

于后宫之人来说,这冯贵人和嘉常在就是像是石子。

没有落下去之前,人人揪心这石子究竟会溅起多大的水花。

如今尘埃落定,反倒是没人关注了。

日子转瞬即逝。

这日春闱放榜,殿试结果一经贴出,满京沸腾。

因着有钦天监的预言在先,安裕很是重视,这次殿选他也算得上是事必躬亲。

其中最叫安裕满意的就是新科状元郎廉靖川。

这人殿前策对时引经据典,谈吐不俗。

所陈“整饬地方吏治、裁冗去浮”之策,更是与安裕心中夙念几乎不谋而合。

他一语击中要害,不迎合、不谄媚,反而叫安裕耳目一新。

安裕当时便记住了这个名字。

可惜满朝诸臣中,却并无几人赞同。

尤其几位老臣,私下里皆道此子“年少轻浮、气性太盛”,不可大用。

甚至连刑部尚书都上了一道折子,说此人出身虽好,却自幼目高于顶,性情难驯。

唯有礼部尚书李良才力荐不移,句句陈情皆是肺腑。

他言廉靖川,心性通透,政见清正,虽为家中二子,却不逊长兄半分。

更是直言,他甚至愿以乌纱帽担保三年之内其成可见。

安裕起初还以为他是念着同出士林一脉,偏袒旧门之才。

可这番殿试之后,才知礼部尚书是真识得人,也敢为人担责。

想到这里,安裕对礼部尚书又多了几分欣赏。

此番他独力担下荐才之责,既显忠诚,也露锋芒。

安裕不禁在心中思忖,此人不但文采称道,家教亦有方,这宜贵人一家都是好的。

如今李霜岚本就有身孕,其父礼部尚书又在春闱立功。

想来这晋封和换宫殿一事,也能提升日程。

思及此处,安裕唤来高福安,言简意赅吩咐:“更衣,去钟粹宫。”

高福安一听,连忙伺候他更换朝服,带着几个内侍悄然出宫门。

钟粹宫内,香气浮动,帘影轻摇。

皇后正在歇息,一听皇上来了,忙扶着腰肢起身,若芙搀着她缓缓迎了出来。

皇后衣着仍旧端庄大气,腹间已现微隆,步履虽缓,却仍仪态十足。

“臣妾见过皇上。”

她低低一福,声音温和。

安裕快步上前,伸手扶住她手臂,目光一落,眉间却轻轻一皱。

“怎的又瘦了?”

皇后被他这一句说得怔了怔,旋即嘴角含笑。

“这胎不大省心,爱闹腾得很,偏又不喜油腻,御膳房日日变着花样伺候,也不过勉强吃几口。”

“太医说没大碍,只是臣妾这几日白日里总觉倦乏,恐怕要再过几月才见缓。”

安裕听了,对皇后倒是多了几分怜惜。

往日里皇后端着仪态,事事端庄,瞧着不像是他的妻子,倒是像他的母后。

因着有孕,倒是整个人看起来柔和了几分。

他叹了口气,拍了拍皇后的手道。

“这宫里人手再添几人,叫若芙照看得细些。”

“凡药膳、熏香、衣料,都换最顶上等的,朕很是期待我们的孩子。”

“皇后细心照料便是。”

皇后闻言心头微动,垂眸柔声答应,眼底却掠过一丝复杂又转瞬满是欣喜。

她原以为这后宫满是孕妇,皇上不会对她有多特殊。

她的父亲前些时候又干了那样的荒唐事,皇后生怕皇上连带着迁怒她肚中的孩子。

但今日这番话却像是给她吃了颗定心丸,皇上对她的孩子,终究是不同的。

两人坐定又闲聊了几句,皇后思忖几息,才试探着问。

“皇上今儿来,是否还有别事要与臣妾商量?”

安裕微微一笑,坐直了身子,目光落在案上的茶盏。

“春闱既已落定,朝中新气象,后宫之中,自也该有所动静。”

“诸位妃嫔也都过了头三个月,再拖下去,典礼就显得仓促不敬了。”

皇后闻言,轻轻颔首,目光沉静。

晋封一事,是当初皇上当着宗亲命妇的面提出来的,自然要封。

如今安裕亲自上门开口,她自然不会再多言推拒。

她抬手唤道:“若芙,去将那册子取来。”

若芙应声退出,不多时,便捧着一卷素色卷轴进来,双手奉上。

皇后接过后,轻轻在案上铺展开来,拇指摁住册角,目光自上而下扫视一遍。

“臣妾早前便粗拟了几人,皇上瞧瞧可有什么要修整的地方。”

安裕接过卷轴,细看。

册上名列其下者,多是宫中已有孕者,或是出身显赫、得宠有加之人。

他一目十行,面上并无波澜,待翻至最后,却微微皱眉。

“嗯?”

皇后见他神色微变,也心头起了疑惑,轻声问道。

“皇上可是觉得有何不妥?”

安裕将册合起,手指轻敲封面,语气仍温和。

“宜贵人怎么不在这名单中。”

皇后面不改色,静静垂眸答道。

“臣妾以为此次晋升还是以宫中的老人为先。”

“敬嫔是伺候皇上的老人,如今得了身孕,晋升妃位自无不妥。”

“这答应常在们,位份不高,晋升一阶多些份例也算是皇恩浩荡。”

“只是这宜贵人本就是新人,无子升了贵人。”

“贞贵人是老人不说膝下已有瑞华公主,且腹中还有子嗣,都尚未晋位。”

“若是晋了宜贵人的位份,怕是叫后宫起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