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丞相贪官该怎么处置!(1 / 1)

归根结底,朱元璋赐予藩王大量财物,并非让他们安享生活,而是为了防范外敌。

直到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这一切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大明初建,百姓困苦,国库空虚,所以我们多次提醒你们,要勤俭持家,切勿一朝得势便沉溺于奢华享乐。

我们无法给予,大明无法给予,大明的子民也无力承担你们的富贵荣华!

等到将来国家富足强大,再赐予富贵亦未尝不可,但如今绝无可能!若诸位不愿继续为官,尽可离去,我们绝不会强留。\"

将范敏押下后,朱元璋继续训斥群臣,目光如炬地扫视全场,连那些充数的勋贵也未能幸免。

李伟听至此处,心中忽生波澜,莫非今日真有意外之福?

念头一起,李伟便迈步出列,准备上奏辞官归乡。

朱元璋冰冷的眼神瞬间锁定了李伟。

李伟浑身一颤,急忙止步。

“面对朱元璋这种冷面君王,示弱又何妨。\"李伟暗自宽慰自己。

早朝在压抑的氛围中匆匆收场,朱元璋愤懑地返回乾清宫。

朱元璋刚离去,李伟便拔腿逃窜。

他察觉到文臣们投来的目光透着敌意,担心被围攻。

尽管李伟跑得飞快,身后的老太监徐寿却更快,费了好大力气才追上他。

“李大人留步,呼……呼,陛下召您觐见!”徐寿气喘吁吁地喊道,心中暗骂这小子为何逃跑。

李伟回头望向追来的徐寿,停下脚步问:“陛下要见我?能不能改天?”

今日朱元璋情绪不佳,刚受斥责像乞丐一般,正无处发泄,急急召他过去定不是好事,怕是要拿他撒气。

“李大人说什么话,陛下召唤怎能推脱?速随我来!”徐寿不容拒绝地拖着李伟前往乾清宫。

来到门外,未入内已听见殿内乒乒乓乓摔东西的声音。

李伟止步说:“徐公公,改天如何?天色已晚,陛下也该歇息了。\"

徐寿瞥了一眼西斜的太阳,不理睬李伟。

“陛下,李大人已到。\"徐寿在外恭敬禀报。

“叫他滚进来!”

李伟磨磨蹭蹭地进门,远远地行礼:“参见陛下……”

“你是傻了吗?弹劾的奏章为何不私下交?”

李伟还未行礼完便被朱元璋打断。

“这样不合规矩吧?”李伟低声回应。

“有何不合规矩?你是内阁大学士,直接送内阁处理再递上来不就好?何必当众拿出来惹人厌?”

李伟恍然大悟,是啊,我可是内阁大学士,好久没去内阁了,都快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内阁少了他照样运转自如,与他在此时并无两样,他忘记了内阁,或许内阁中人也快将他遗忘。

“你这蠢货,你知道你这一举动得罪了多少人吗?那些文臣定会恨你入骨!真是糊涂至极……”

李伟心中冷笑,这不是你一直想看到的吗?

若是换作以往,李伟如此冲动,朱元璋必定会龙颜大喜,在朝堂上对他大力夸奖,并且顺势让他陷入更深的困境。

然而自从马皇后提及安庆的事情后,朱元璋的态度就悄然发生了变化,他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后,丈夫早逝,她将来孤苦无依。

虽然嘴上总是说着李伟这样的货色配不上自己的女儿,但朱元璋心里清楚得很,李伟是个有才能有能力的人,甚至可以说是那种如果不能为自己所用,就必须除掉的存在。

而且这个穿越者在大明毫无根基,要是能招为驸马,与自己成为一家人,那将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有了这个念头后,朱元璋便开始在明里暗里着手准备,以前是挖坑,现在则是不断提醒,希望他能明白过来,从困境中走出来。

可这傻小子不仅不领情,反而一头扎进去,根本拦不住!

当然,这只是朱元璋生气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在朝堂上受够了被当成乞丐般羞辱,只能把怒火发泄到李伟身上。

不过李伟这次的行为并没有错,朱元璋自己也痛恨贪官污吏,他刚才在朝堂上的发言完全出自真心。

李伟被他的大嗓门震得耳鸣,就知道这次来准没好事,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过是借口,真正的目的只是找个出气筒。

骂了半天,朱元璋终于消了气,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

“你是怎么发现范敏家每年花销如此庞大的?”

待心情稳定后,朱元璋又问起正事。

“啊?哦,这个啊。\"

李伟原本对朱元璋的斥责充耳不闻,此刻突然被问及正题,一时愣住,缓过神来后才回答道:

“这是通过抽样调查,再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罢了。\"

朱元璋:“……”

说实话,他根本没听懂,但又不能表现出来。

“详细解释一下。\"朱元璋平静地说。

“这个……”

李伟挠挠头,忽然想到电脑里还保存着自己的统计数据,于是急忙取出电脑递给朱元璋。

“陛下请看,这是我做的统计表。\"

朱元璋好奇地凑近一看,只见屏幕上左边是数据表格,右边是曲线图和柱状图,可以清晰地看到范敏家每个月的消费状况。

“陛下,您看,先看这些数字,像盐、油之类的,最近他买了不少。

然后后边有些天的数据丢失了,不过这类生活必需品肯定是需要的,可以推测他是从我打听不到的其他店铺买来的。

按照之前一段时间的使用频率给他补充完整,至于香水、肥皂……”

李伟先是讲数字,接着说明图表的内容,在分析完近两个月的消费模式后,结合实际情况,就能大致估算出全年的情况。

当然,这种方式会有一定的误差,所以当时李伟给出的范围是六百到八百贯,但这已经足够作为参考依据了。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图表,眉头紧锁,他现在大概明白了李伟得出结论的过程,但这些东西显然需要很强的数学能力才能完成,而且他还用了电脑,这种东西就更难模仿了,数学不是短时间能学会的。

可惜了,这东西不能抢!

其实要是他非得得到这个结论,只需要让范敏家全年记录下来就行,这样反而更准确,但那样既费时又费力,得不偿失。

话说这小子对数学如此精通,倒是很适合放到户部去,只是工部眼下也离不开他,唉,要是能把他分成两半就好了……

李伟并不知道自己差点被一分为二分到工部和户部,依旧兴致勃勃地讲解着图表的作用。

不过朱元璋已经听够了,他知道这些东西目前只有李伟能用。

“行了,懂了,收起来吧。\"

“哦,好咧。\"

李伟乖乖地收起电脑,尽量不去触怒这位心情不佳的老头。

“你知道今天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吗?”

等李伟把电脑放好,朱元璋又皱眉提醒道。

李伟想了想,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得罪那些文官嘛,反正早得罪了,不在乎多这一次。\"

他作为下属的心态和老板不同,反正我的工作,谁惹我就怼谁,闹僵了也是老板头疼收拾残局,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哪里都能混饭吃,没什么大不了的。

“哼,这次可得罪狠了,要是我没猜错的话,经你这么一折腾,以后这些权贵们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至少表面上谁都不敢再奢侈浪费了!”

话说他这个皇帝多次提倡节约,这些人根本不听,毕竟那是他们的钱,你管不住别人怎么花。

但经过李伟这一操作,你有钱是吧,那你说说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来源不明的我就要查你!

这谁能不害怕呀!

“哦,这是好事呀!”

李伟摆出一副做好事就有功劳、等着表扬的模样。

朱元璋冷哼一声,看来不给这家伙点教训,他就不知道好歹了。

等着瞧吧,文官们也不是任人欺负的,用不了多久就会反击回来的。

过了一会儿,太子朱标也来到乾清宫,是朱元璋特意让人叫来的。

虽然范敏已经被拿下,但还有其他的行贿者没有处理,朱元璋可不会就此简单地只杀了范敏就罢休。

小猪拜老猪,李伟拜小猪,祭拜结束,摆上贡品……呸,开始谈正事。

“朝中的事你都知道了吧?”朱元璋问。

“是的父皇,儿臣已经得知消息,李大人足智多谋,竟通过这种方式为朝廷揪出这个蛀虫,这可是大功一件!”

李伟一听,立刻看向朱元璋,你看你看,人家多懂事啊,刚上来就给大功,再看看你,同是姓朱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朱元璋冷冷地瞪了他一眼,李伟那眼神是什么意思他一眼就看明白了。

“先别说功劳的事,现在咱们来说说那些丞相贪官该怎么处置!”

不顾李伟满含怨念的目光,朱元璋直接跳过功劳部分,对朱标说道。

朱标听后,微微皱眉,他知道父皇的性格,这又要开始大规模杀人了。

------------

“父皇,儿臣认为还是要查清楚情况,对于罪行较轻的,最好是轻微惩罚以示警戒,毕竟那些送礼的官员也有自己的难处。\"

朱标已经处理政务多年,朝中的许多内幕他也有所了解,像这类给掌权的大臣送礼的事情,也是难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