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那阳光明晃晃地透过窗户,直直地就照在我脸上。我迷迷糊糊地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这才慢悠悠从床上爬起来。
洗漱完,走到客厅的时候,就听见外面那一阵热热闹闹的声响,像是煮沸的水似的。
我赶紧打开门,嘿,原来是隔壁的王大妈正跟几个邻居在院子里唠着嗑呢。
“哟,苏晓,起来啦!”王大妈大着嗓门笑着跟我打招呼,那声音响亮得很。
只见王大妈穿着一身宽松的花衬衫,那衬衫上的花朵大得都快赶上她的脸盘子了,她手里还拿着一把蒲扇,一边扇着一边咧着嘴笑,脸上的褶子都跟着一颤一颤的。
“王大妈早啊!”我也赶忙回应道。
她旁边站着李大爷,李大爷穿着件白色的汗衫,那汗衫都洗得有些发黄了。
他手里拎着个鸟笼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笼子里那只画眉鸟,嘴里还念念有词:“别叫,别叫!”
可那画眉鸟才不理他呢,在笼子里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扑棱着翅膀,像是要飞出来似的。
这时候,对门的刘嫂风风火火地提着一篮子菜走了过来。刘嫂那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有几缕还散了下来,她也顾不得捋一捋。
“苏晓,我刚从菜市场回来,买的菜可新鲜了,给你拿点。”
“刘嫂,不用不用,您太客气了。”我赶忙推辞。
刘嫂瞪圆了眼睛,双手叉着腰,大声说道:“啥客气不客气的,你这孩子!
这菜都是我精挑细选的,新鲜着呢!你瞅瞅这青菜,绿得发亮,那萝卜,一个个胖嘟嘟的,可水灵啦!
拿着!”说着,又使劲把菜往我怀里塞了塞。
我接过菜,感激地说:“那谢谢刘嫂啦。”
正说着,张叔骑着自行车回来了,车把上挂着一袋水果。只见张叔那脸上淌着汗珠子,头发被风吹得有点乱,他咧嘴笑着,露出一口大白牙,说道:“苏晓,这是我刚从果园摘的,可甜了,给你们尝尝。”
边说边从袋子里拿出几个苹果递给我,那苹果红彤彤的,还带着梗儿和叶子呢。
我笑着接过苹果,“张叔,您总是这么客气。”
张叔拍了拍我的肩膀,“邻里邻居的,这算啥!”
中午的时候,我正在厨房做饭,突然发现酱油没了。正准备出去买,就听到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是王大妈。王大妈穿着件旧旧的蓝布褂子,袖口还沾了点面粉,她满脸笑容,眼角的鱼尾纹更深了,说道:“苏晓,我看你家厨房窗户没烟了,是不是缺啥调料啊?
我这有多余的酱油,给你拿过来了。”说着,把一瓶酱油递给我,那瓶酱油还带着她手心里的温度。
“哎呀,王大妈,真是太谢谢您了,您想得真周到。”我感动地说道。
王大妈摆摆手,“这孩子,说啥谢啊,邻里之间不就该互相照应嘛!”
下午,我看到李大爷在院子里修凳子,便走过去帮忙。
李大爷戴着顶破草帽,弯着腰,正眯着眼仔细瞧着凳子腿儿,手里拿着锤子叮叮当当敲着。
“李大爷,我来给您搭把手。”我说着,拿起工具。
李大爷抬起头,笑了笑,眼角的皱纹像一道道沟壑,“好闺女,有你帮忙,这凳子一会儿就修好了。”
我蹲下身,和李大爷一起摆弄着凳子。李大爷一边干活一边念叨:“这凳子啊,用久了就不结实,修修还能用。”
我应和着:“是啊,李大爷,您手艺好,修完肯定跟新的一样。”
李大爷哈哈笑起来,“丫头会说话!”
我俩忙活了一阵,终于把凳子修好了。
李大爷笑着说:
我们一边修凳子,一边聊着家常。
“苏晓啊,你们家最近过得咋样?”李大爷停下手里的锤子,抬眼瞅着我问道。
他那双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窝里,眼角满是岁月刻下的纹路。
“挺好的,李大爷,您呢?”我笑着回答,手里的工具也没闲着。
“我也不错,就是这身子骨不如从前咯。”李大爷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花白的头发在风中微微颤动。
“想当年,我年轻那会,扛着一百来斤的粮食,走个十里地都不带喘粗气的。
现在啊,干点轻活都觉得累。”说着,李大爷捶了捶自己的腰。
我赶忙说道:“李大爷,您别这么说,您这岁数能有这精神头已经很不错啦。”
李大爷咧开嘴笑了笑:“丫头会说话。”
这时候,李大爷的老伴儿李奶奶从屋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个水壶,大声喊道:“老头子,歇会,喝点水。”
李奶奶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
李大爷应了一声:“知道啦。”
我俩接过水,咕噜咕噜灌了几口。李大爷抹了抹嘴,接着说道:“苏晓啊,你这孩子懂事,招人喜欢。
不像我家那小子,一年到头也回不来几次。”
我安慰道:“李大爷,年轻人都忙事业,等他闲下来就回来看您啦。”
正说着,李大爷突然一拍大腿:“哎呀,忘了个事儿。”说着起身走进屋里,不一会儿抱出几个大西瓜,“这是我自己种的,可甜了,拿回去尝尝。”
我连忙推辞:“李大爷,这可使不得,您留着自己吃。”
李大爷眼睛一瞪:“咋?跟大爷还客气上了,拿着!”
没法子,我只好收下。
修好凳子,天也快黑了。晚上,刘嫂家做了红烧肉,特意给我们送了一碗过来。
刘嫂风风火火地走进门,大声说道:“苏晓,尝尝我做的红烧肉,看看味道咋样。”
刘嫂穿着件花衬衫,系着围裙,脸上还沾着点油渍。
“谢谢刘嫂,闻着就香。”我说道。
刘嫂笑着说:“香就多吃点,我做了一大锅呢。”
过了几天,王大妈家的水管坏了,我让林摇过去帮忙修。林摇二话不说,拿着工具就去了。
王大妈站在一旁,急得直跺脚:“这可咋办哟,水漏得到处都是。”
林摇安慰道:“王大妈,您别着急,一会儿就修好。”
只见林摇挽起袖子,熟练地摆弄着工具,不一会儿,水管就修好了。
王大妈拉着林摇的手,一个劲地感谢:“林摇啊,真是多亏了你,不然这水管还不知道啥时候能修好呢。”
又有一次,张叔家的孩子生病住院了,我们一家人去医院看望。
“张叔,孩子咋样了?”我问道。
张叔一脸疲惫,但还是挤出一丝笑容:“没啥大碍了,多亏了你们来看望,这心里啊,暖和。”
张叔说道。
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经常能看到邻居们互相打招呼,
有一天,我看到李大爷在楼下乘凉,他眯缝着眼,靠在那把老旧的竹椅上,手里慢悠悠地摇着蒲扇。
我走过去坐下,笑着说:“李大爷,这天气不错啊。”李大爷睁开眼,嘴角上扬应道:“是啊,大家都出来透透气。”
正说着,刘嫂牵着她那虎头虎脑的小孙子过来了。刘嫂头发随意地盘在脑后,额头上还挂着几颗汗珠。
小孙子挣脱刘嫂的手,撒欢儿似的跑过来,奶声奶气地叫着:“爷爷,阿姨。”
那胖嘟嘟的小脸,眨巴着的大眼睛,让人忍不住想捏一把。大家都被这小家伙逗得哈哈大笑。
还有一回,小区组织义务打扫卫生,邻居们那叫一个积极。王大妈穿着件宽松的花褂子,手里紧紧握着扫帚,弯着腰,认真地清扫着路面,那劲头儿仿佛要把地上的每一粒尘土都扫干净。
李大爷呢,戴着顶草帽,拿着把大剪刀,在修剪花坛里的花草。他这儿瞅瞅,那儿剪剪,嘴里还念叨着:“这花啊,就得好好拾掇拾掇。”
林摇和我也没闲着,我俩拿着抹布,仔细擦着小区的健身器材。林摇挽起袖子,胳膊上的青筋都冒了出来,边擦边说:“这可得擦干净喽,大家用着才舒心。”
干活的时候,大家嘴上也不闲着。王大妈直起腰,抹了把汗,大声说道:“咱们这小区啊,就得靠大家一起爱护。”
李大爷接话道:“就是,人多力量大嘛!”我也跟着说:“对,以后咱们小区肯定越来越好。”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笑声在小区里回荡,气氛别提有多融洽了。
在这样和睦的邻里氛围中,日子过得温馨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