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自私自利的疑心男5(1 / 1)

厨房里,蒸笼里透出淡淡的白汽,带着老面馒头特有的香味。

江屿揭开锅盖,看着圆滚滚的馒头膨胀得恰到好处。

郁文静走到水缸边舀了瓢水出去洗脸。冷水拍在脸上,她精神了些。

屋里小小的床上,江直安翻了个身,揉着眼睛迷迷糊糊地醒了,嘴里嘟囔着听不清的话。

“妈妈。”发现郁文静不在,他也没有哭闹,就静静坐在床上等着。

江屿听到动静去看他。

看到是江屿,江直安懵懵的,怎么是爸爸?

把孩子抱起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背,感觉小家伙还有些没睡醒,软乎乎地靠在他肩上。

郁文静擦干脸,接过孩子,熟练地替他整理衣服,又摸了摸他的头发:“饿了吧?妈妈先带你去洗脸。”

江屿端着馒头和一点腌菜摆上桌,家里这个厨房没有窗户,屋里光线昏暗,但桌上腾起的热气让这顿简单的早餐多了几分温暖。

两岁的江直安坐在小板凳上,安静地抱着一个馒头,黑亮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江屿,带着些许陌生和探究。

他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见过这个“爸爸”了。

江屿也在看他。

小家伙的脸晒得黑黑的,皮肤底下透着健康的小麦色,但仔细看,鼻梁和脸颊上已经被太阳晒出了浅浅的雀斑,农村的孩子,没那么娇贵,风吹日晒是常事。

江直安没怎么亲近江屿,吃饭时也不吵不闹,只是安安静静地咬着馒头。

偶尔抬头看看他妈,像是想确认什么,又像是在衡量眼前的“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江屿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按照原身的记忆,他这个当爹的确实没尽过多少责任。

平时是他妈帮忙带孩子,可家里田地要忙,她也不可能时时看着孙子。

郁文静带着江程下地,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农村没有托儿所,家家户户的孩子都是这么长大的,背着、抱着、牵着,摔了自己爬起来,饿了啃一口馒头,渴了就喝凉水。

想到这儿,江屿垂下眼,轻轻叹了口气。

“馒头好吃吗?”他伸手摸了摸江直安的脑袋,掌心下的发丝有些硬,带着阳光和风吹过的干燥触感。

江直安咬着馒头没吭声,瞅了他一眼,慢慢点了点头,又低头认真地继续啃。

“爸爸跟你说话呢。”郁文静低声提醒。

江屿脾气并不好,不过郁文静也不是怕他生气,只是她想教育好孩子。

江屿察觉到她的防备,心里有些复杂。

他当然不会生气,但这副身体的原主人,显然不是个耐心的父亲。要不然,江直安也不会对他这么陌生。

江直安含着半个馒头,抬起头来,眼神里透着点犹豫。他似乎在衡量江屿的情绪,过了几秒,才闷闷地喊了一声:“爸爸,馒头好吃。”

这声“爸爸”不熟练,也不太自然,像是被提醒后不得不喊的。

江屿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他伸手揉了揉江直安的脑袋,轻声道:“吃吧,吃完了还能再吃。”

江直安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他没有不高兴,而是又低头继续啃馒头。

郁文静看着这一幕,抿了抿嘴,没说话。

吃过早饭,郁文静收拾碗筷,江屿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她忙碌的背影,犹豫了片刻,还是开了口。

“文静,”他的声音低了些,“之前的事……对不起。”

郁文静手里的动作一停,冷冷地瞥了他一眼:“现在知道说对不起了?”

江屿被她的语气噎了一下,知道她是憋着气的,也没反驳,只是点了点头:“以后不会了。”

“以后?”郁文静放下碗,语气有点嘲讽,“这话你以前说过多少次?哪次不是‘以后不会了’?”

江屿没接话,原主以前怎么承诺的他不知道,但他确实得拿出点诚意。

“这次不一样。”他沉声道,“我不会再去那些地方,也不会再乱花钱,安心在家干活。”

郁文静双手抱胸,冷笑了一声:“是吗?你要是能做到,太阳都能打西边出来。”

她显然不信,也不愿意再被几句轻飘飘的话糊弄过去。

江屿也不急,毕竟原主的烂账在那里,光靠几句话肯定换不来她的信任。他点了点头,语气平静:“行,那你等着看吧。”

“呵,有这闲工夫你不如去接点水等会带去地里喝。”

郁文静转身继续收拾东西,动作比刚才大了几分,像是在发泄心里的不满。

太阳还没升高,田野间就已经热闹了起来。

正是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在地里忙活着,玉米地里时不时传来掰玉米的“咔嚓”声,还有乡亲们隔着地头的招呼声。

江屿跟着郁文静来到地里,江直安也一块儿跟着。

婆婆今天要下田,没时间带孙子,这种情况在农村很常见,孩子没人看,就只能带到地里。

郁文静熟练地把一个肥料袋子铺在地上,让江直安坐在上面,又顺手从旁边扯了一枝黑色小野果递给他。江程接过小野果,低头摆弄,掐了一颗放在嘴里。

江直安很好带,很乖,一个人也能玩的很开心,就是一根野草他也能摆弄半天。

“别乱跑,有什么事儿就叫妈妈,等会太阳大了就给你撑个帽子。”郁文静叮嘱道,见江直安点点头,乖乖坐着,这才转身开始干活。

江屿看着她手脚麻利地扒开玉米叶,一拧一掰,玉米就落到了手里,几下就摘满了一篮。

他抿了抿唇,跟着学。

原身干过这活,他可还有点不适应。

刚开始动作还有些别扭,不是玉米掰不下来,就是力气没控制好,带着半根秆子一起拽断了。

郁文静看了一眼,没说什么,只是动作不停地继续掰着自己的玉米。

江屿脸上有点挂不住,干脆稳下心思,照着她的节奏一步步来,没多久终于熟练了一些。

掰满一篮,他学着郁文静的样子,把玉米背到田边倒好,再回来接着掰。

就这样忙了一上午,等太阳升高,郁文静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回家吃饭吧,下午再接着干。”

江屿点头,背起一篮玉米,郁文静牵着江程,三人往家走。

中午还是吃的早上的馒头。

午饭后,郁文静继续掰玉米,江屿则换了个活,把上午掰下来的玉米背回家。

一路上,他肩上的玉米沉甸甸的,却比起赌博时的空虚,踏实了许多。

上午在地里忙活的时候,陆陆续续遇到了不少村里人。

乡下收玉米都是全家上阵,田埂上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有人背着装满玉米的筐往回走,有人蹲在地头剥玉米皮,见着江屿,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