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许是传太医请平安脉吧!(1 / 1)

宫里酸话甜言越来越少,沁柔耳边也清净了几分,宫里的日子并没太大变动,若说有,就是日子更好过了。

只是这样的日子终究被打破了,这一日里下午,春日太阳正好,天气晴朗,昨儿才落了一泼春雨,今儿又是一个难得的大晴天。

但大晴天里,却也出了些不好且无可预料的事。

沁柔尚且不知时,还舒适仰躺在榻上,怡然自得地看着身旁的宫女做着刺绣。不止沁柔好奇,身旁伺候的其余宫女太监也好奇,便也都好奇地看着。

“巧儿姐姐绣得真好!”小满有几分羡慕,怎么旁人什么都会,她就没那个机会去学,也没那个本事学会,羡慕人家在这个年纪,已经被指去照顾怀孕的宫嫔,可见其本事。小满艳羡道:“这个绣工,都可以去做绣娘了。”

“你若想学,我也教你。”巧儿大方道。她便是是内务府送来伺候沁柔的四个宫女之一,还有另三位叫蕙儿、蔷儿、菱儿。

都是相貌平平,然而俱是十足平和之人,见之不让人生厌,免了看的第一眼便印象不好,免得叫主子们看着生气。

当然,这自然不是她们的本名,俱是进宫之后,由掌事嬷嬷另取的,此前换了多少个名儿,旁人也难以得知。

“唔……”小满忙不迭摇头,她确实羡慕,但小满更清楚自己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故意想了想,小满还是连连回绝道:“我看你绣一绣,看一看开开眼界就好了,我着笨爪拙眼的,可干不来这样精细的活儿。”

她还分得清好歹,庶妃正是紧要的时候,她必须不错眼地盯着,哪有功夫去学什么刺绣,万一有个什么,她后悔都来不及。

虽说内务府里送来的这些个奴才,都还看不出什么坏心来,但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变了,或是露出马脚来。

事实也是,她对刺绣,也确实没什么天赋,天赋平平,不然当初指不定也能进针线房了。总比她初时做小宫女强得多!

小满也不可能随意找个理由打发巧儿,日后少不得还有倚仗她的时候,随意找个理由打发她,那不是在明摆着告诉她,她信不过巧儿吗?

事儿不能这么干!太伤人心了些,庶妃虽则不说,但陈姑姑耳提面命,庶妃没表态,就是最好的态度了,小满还真不敢不放在心上。

自庶妃有孕后,陈姑姑就看得不是一般地紧,倘若她危害到了庶妃、危害到了庶妃腹中的皇嗣,陈姑姑绝不会容下她。庶妃也不会!

心里有这么一遭,小满面上都不带一点出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更何况有李公公和陈姑姑时不时地敲打和教导。小满继续自我吐槽道:“在别人手中,是石榴花开、石榴皆过,到了我手里,只怕只能看出是一株杂草了,看不出花果的样子。”

围着伺候的几人皆笑了起来,小满说得也太形象了些。

就是在这般热闹地气氛下,福顺进了殿里来,面色凝重,不是所有人都一开始就看到了进来的福顺,但看到的人看着福顺脸上的凝重,也俱都收起了笑颜。

他们都清楚,若是出了事,福顺不会是这个面色。环境是能造就人或是改变人的,人也自来最善于看眼色,宫中伺候的奴才们更是精于此道。

不然是能要小命的,一开始没停下的几个人,见势头不对,也都停了下来,还转过头来,也正好看到刚进殿里的福顺。

陈姑姑正了脸色,颇有大将之风,稳住了询问,“怎么了?”

颇有种不慌,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气势。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总有办法解决的。

看着榻上的沁柔,还有一旁面色沉稳的陈姑姑,想着庶妃如今正怀着龙子,正受不得刺激,福顺赶紧着脸色轻缓了一瞬,这才行着礼,并回道:“奴才听着恍惚是小李庶妃处传太医了。”

福顺说是恍惚,但这个消息从她嘴里出来,又回禀了沁柔,那就十有八九了,大概假不了。

沁柔一瞬间的思索,小李庶妃?如今也是四个多月的身孕了,虽然福顺没有明说,沁柔也知,小李庶妃此时传了太医,只怕不是好事。

那是个孕妇呢?

沁柔思索了一瞬,转瞬道:“许是小李庶妃传太医去请平安脉!”

总归一动不如一静,总不能急吼吼地跑到小李庶妃那儿去吧,皇嗣没事,去的人该是居心何为了。

那可不是好事,再说了,还有皇后在呢?要真是需要她们过去,皇后自会懿旨传诏。

“庶妃说的是,”另一位伺候的嬷嬷也是开了口,劝慰道:“女子怀胎十月,到底在腹中孕育着新生的孩儿,母体总会有些许不舒服,……小李庶妃是头一次怀胎,四个多月的皇嗣,在母亲肚子里生长着呢?可能引起了些不适,小李庶妃不放心,传太医去瞧瞧,也好放心些。”

四个嬷嬷俱经验丰富,也大都是汉军旗包衣,一刘姓、王姓、巴姓,还有一个则是满包衣,还有一位包衣嬷嬷,正是出自那拉氏。

开口说话的这位,便是刘嬷嬷。语泰平和,小李庶妃怎么样,着实与她们干系不大,她们紧要的是伺候好庶妃,万万不叫庶妃腹中的皇嗣有所损伤才是要紧。

至于小李庶妃身边那的安胎奴才,刘嬷嬷只能叹一句他们命不好,本事不够,叫伺候的庶妃皇嗣出了差错,定然是要被罚的。

不过她也只会为他们默哀,万万紧要,他们这些人,不要步上小李庶妃身边奴才的后尘才是。

小李庶妃不得宠,庶妃正是得宠;小李庶妃有孕后,皇上没去看过几回,庶妃有孕后,皇上时时赏赐看顾,就这么段时日,也时不时来看看。

倘若真有差错,他们的身家性命,只会比小李庶妃身边伺候的奴才惨淡。天子盛怒,血流成河不是假话!

先帝的荣亲王、太宗皇帝的八阿哥夭折的身边,带下去多少包衣世家,他们都数不清了。

得不得皇上看重,就是区别这么重。

巴嬷嬷明白其中好坏,明白最紧要的,就是稳住庶妃的情绪,也是紧跟着就劝慰道:“正是如此。奴才们伺候了好些有孕的妇人了,孕期都免不了些许不适,还是庶妃腹中的小阿哥乖巧孝顺,庶妃也体质好,可谓是奴才见过的难得舒适的孕妇来。”

沁柔笑了笑,这事就此揭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