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我大明并不适合迁都(1 / 1)

还好!

这次伪装得相当成功,没有让妹妹察觉到真相。

此刻的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感觉,和韩成今天面对他时的情绪差不多。

正在想着这些,准备开口安慰几句,却发现马皇后的神情有些异样。

朱元璋心中一紧,连忙查看,却发现马皇后转过头去,已悄然落泪。

见状,朱元璋顿时慌了神,不知所措。

“妹妹,你怎么了?无缘无故哭什么?”

说着,赶紧靠近马皇后身旁,轻轻环抱住她。

然而马皇后身体微微挣扎,不愿靠入他的怀中,泪水反而流得更凶,从无声哭泣变成小声抽泣。

这让朱元璋更加紧张,脑袋也开始发胀。

“妹妹,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别哭了好吗?”

即便与她共同生活了许多年,面对哭泣的马皇后,朱元璋依然手足无措。

“你……你以前不是答应过我吗?

你说,从韩成那里得知标儿他们的消息后,会第一时间告诉我。

可你呢?你……你到底做到了没有?

朱重八,年纪大了,就开始说话不算话了吗?”

哭了一阵后,马皇后终于哽咽着开口。

听到这句话,朱元璋重重叹息一声。

自己一直以为伪装得很完美,这次毫无破绽,怎么还是被妹妹识破了?

而且她这么确定,问的肯定是标儿的事情。

“好吧,是我们错了。我们不该隐瞒你。

其实……我们是怕你知道后会担心……”

马皇后的身体这才放松下来,缓缓靠向朱元璋怀中。

“我知道你们的顾虑,但你越不告诉我,我越担心。

说出来吧,哪怕结果不好我也能接受。

我心里就会平静许多。”

朱元璋听罢,长叹一声,抬手拭去她脸上的泪痕,凝视着她说:

\"妹妹,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啊!千万别激动,可别被我们说的话吓到!\"

马皇后使劲点头,表明自己已做好准备。

朱元璋这才勉强回忆起那些不愿触及的记忆,开始向马皇后讲述朱标的事情。

“今天我去见了韩成,问他关于标儿的情况,想知道标儿登基后做了哪些大事,我们也好跟着高兴高兴……

没想到,那小子居然说,标儿没能成为天子,反而先我们而去……”

朱元璋声音沙哑地说出这件事。

马皇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握住朱元璋的手也下意识地紧了紧。

竟是标儿……标儿先走了!

重八竟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她还以为标儿可能登基没多久就去世了,却没料到竟是在自己之前离世!

“标儿还能活多久?是不是得了绝症?”

关键时刻,马皇后比朱元璋想象的更坚强。

她只是愣了一下,便马上问出了最核心的问题。

“韩成说,是洪武二十五年四月,按时间算,距离现在不到十年……”

呼……

马皇后听到这里,心里稍稍放松了一些。

还有将近十年的时间,还好不是立刻发生的!

“韩成说,标儿得的也不是什么绝症,而是被一些常见的小病夺去了生命。”

被小病夺命?

马皇后闻言一怔。

这怎么可能?

在普通人家,如果得了小病,又没钱看病,只能硬撑,缺医少药的话确实能致命。

但标儿可是太子!

能让大明最好的医生诊治,难道连小病都能致其死地?

朱元璋说道:“确实是小病,韩成提到,那个小病只是个诱因,真正的原因在于标儿身体早就不行了,所以才被小病给夺了命……”

说着,他就把从韩成那里听来的标儿生病的种种原因,全告诉了马皇后。

当然,韩成提到的后来他用天子剑掷向标儿的事,没有对马皇后讲。

不然,他觉得马皇后一定会用鸡毛掸子狠狠打他一顿。

当然,他没有坦白自己其实害怕老婆,怕被责罚。

开什么玩笑!他可是赫赫有名的洪武皇帝,怎会是那种怕老婆的人?

他只是担心累着了女儿家罢了……

(本章完)

------------

坤宁宫中,朱元璋把自己今天从韩成那里得知的关于朱标去世的原因,全都告诉了马皇后。

随着朱元璋的话语结束,坤宁宫陷入了寂静。

片刻之后,马皇后看着朱元璋问:“老二那孩子……真的做了这么多荒唐事?”

朱元璋咬牙切齿地点头:“应该没错。

韩成和他以前从未谋面,没有任何交集,不可能无缘无故针对他。

而且,这事已经有迹象了。

他已经就藩两三年了,我也收到一些关于他的消息,知道他犯了些错。

有些行为相当过分。

不过还能忍耐。

我还写过信训斥他,以为能让他改过自新。

如今看来,那些信恐怕都没用,全被他当作耳边风了!

这小子表面答应得好好的,实际上依然我行我素!

而且越演越烈!”

“他是不是快回来了?”

马皇后问朱元璋。

到现在,她已经知道之前朱元璋觉得自己撑不住了,派人把在外就藩的儿子们都叫回来的事。

“就这两天吧。”

马皇后站起来,把屋子里的鸡毛掸子递给朱元璋。

“打完后,再用它好好抽一遍!使劲抽!别手下留情!”

马皇后很少亲自对儿子们动粗,她用这个鸡毛掸子打朱元璋的次数比打儿子们还多。

通常朱元璋要是打得狠了,她还会拦着。

可这次不仅不拦了,还打算让朱元璋在教训老二时,连她的那份一起受。

这也是因为马皇后身体还没完全康复,担心近距离接触会让病传染给朱樉。

不然的话,她肯定会亲自上阵,和朱元璋一起,来一场男女混双。

让秦王朱樉重温一下幸福的童年。

将那些残缺的童年时光,尽力填补完整。

“别担心,这次我们一定要好好教训那个混账小子,让他记住教训!”

朱元璋是真的生气,直接就骂开了。

马皇后点头表示同意,她相信朱元璋在这方面的能力。

“不过,下手的时候要掌握分寸,千万别伤得太重。而且,他之前做过不少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多教育一下,还是有很大机会让他不再犯错的……”

马皇后叮嘱道。

虽然生气,但不至于闹到非要杀了他不可的地步,毕竟他是自己的儿子,不能真的伤害到他。

朱元璋点头表示理解。

看到马皇后依然忧心忡忡,朱元璋继续说道:“妹妹,标儿的事情确实让人难过。但你也不必太过忧虑。我们已经想出了应对的办法。以后在标儿面前,我们要收敛一些脾气,不要给他造成太大心理负担,也不会让他那么忙碌。我们已经有很好的方案,既能避免大权臣的出现,又能减轻皇帝的压力……”

朱元璋讲起了从韩成那里了解到的内阁和军机处的想法。

马皇后虽不常过问朝政,但也知道一些朝廷运作的情况。听了朱元璋介绍军机处后,她很快就明白了这个机构的好处。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真的很不错!

重八,你可以找个合适的时机尽快推行军机处。这样,你和标儿都不会那么辛苦了。”

马皇后亲眼目睹朱元璋和朱标父子的工作强度,心里非常清楚。

以前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存在的时候,情况还好一些。自从前年废除了胡惟庸以及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改为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后,朱元璋的工作量陡然增加了很多。帮助朱元璋处理政务的朱标,压力也随之增大。

马皇后之前也很担忧,怕他们父子俩因此劳累过度。但除此之外,她也无计可施,只能尽力管理好后宫事务。

三百二十一

为了不让后宫滋生是非,也不让那些杂务扰到重八。

她其余的事,即便心急如焚,却也使不上什么劲。

此刻,听闻朱元璋提及军机处之事,得知韩成所言后,双眼骤然明亮。

顿觉豁然开朗。

若有军机处,重八等人定会轻松不少。

“此外,这都城就别迁了。当年想迁至凤阳,命李善长等人修建中都,可他们为建中都,根本不拿百姓当回事,致使许多家庭破碎,人亡家败。

还一味遮掩,不让我们知晓真相。

谁知洪武二十四年,我让标儿去陕西查看西安是否适合作都城,结果又出了岔子,标儿也因此陷入险境。

显然,我大明并不适合迁都。

我兴起于南京,此后便在此长居。

韩成也说,我大明存在两百七十多年才终,看来定都南京并不会让我大明像东吴、宋齐梁陈等南朝一样短命。”

迁都劳民伤财,马皇后其实不太赞同朱元璋频繁折腾。

但她明白,重八对此始终难以释怀。

这等关乎国家社稷的大事,她不便多言。

故而未曾多加干涉。

如今,听闻韩成解开了朱元璋的心结,迁都一事就此作罢,她心中大喜。

“除此之外,韩成还要传授标儿一套强身健体的法门,名为八部金刚功。

这八部金刚功竟是极为深奥的道家锻体之法。

坚持修炼下去,确实能够增强体质,减少疾病。

让标儿每日勤加练习,锻炼得健健康康的,看他还能不能被小病困扰!”

朱元璋的话让马皇后同样振奋起来,心头的忧虑减轻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