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短裙密码(1 / 1)

冰雯文在周明远办公室的真皮沙发缝隙里,发现了半片带血的短裙布料。粉色涤纶边缘呈锯齿状撕裂,蕾丝花边处绣着极小的字母“Lh”——与沈砚秋电子烟、25号钢琴键上的标记完全一致。“这尺寸是儿童码,”陈默用物证袋夹起布料,“而周明远公开资料显示没有女儿。”

林夏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布料荧光检测发现氯胺酮残留,和郊区废弃医院的麻醉剂成分相同!”冰雯文猛地想起25号实验室的冷藏箱——里面曾存放过编号“25-07”的儿童实验体档案。她将布料对着台灯,纤维间隐约浮现出用血迹写的数字:0714。

“是密码!”罗铮推门而入,手里挥着刚缴获的周明远日程本,“7月14日,他标注了‘小公主生日’——但出生证明显示,当天A区福利院有七名女婴‘因病夭折’。”陈默调出监控,发现周明远当天抱着粉色礼盒进入福利院,出来时礼盒变成了冰氏集团的基因样本箱。

冰雯文摸出从福利院带回的玩具熊,拉开拉链掉出枚微型U盘——里面是七名女婴的基因改造记录,每个名字后都跟着“短裙计划”的标注。“他们给健康女婴植入25号的再生基因,”罗铮声音发颤,“用童装店监控、舞蹈课录像,远程操控这些‘完美女儿’。”

凌晨三点,行动组突袭A区某童装仓库。货架上整齐排列着粉色短裙,每件内衬都缝着微型电极——当监控识别到“不完美行为”时,电极会自动电击。冰雯文掀开货架暗格,里面躺着七个穿相同短裙的女孩,颈后蝴蝶纹身正在发光——那是定位追踪器。

“别怕,”她摘下警徽放在女孩掌心,“这个亮晶晶的东西,是用来保护你们的。”陈默关掉控制器电源的瞬间,女孩们突然抱住彼此,最瘦小的那个掀起裙摆,露出大腿内侧的刺青:SoS 25。林夏远程破译:“25号曾在这家仓库留下生物信号,她救过这些孩子!”

日出时分,冰雯文看着女孩们在警车上分享糖果,染血的短裙被叠成纸船放进喷泉。罗铮捡起漂在水面的纸船,船底用巧克力写着“谢谢”——那是25号教她们的第一个词。陈默指着远处的童装店招牌,霓虹灯管坏了两根,“童”字变成了“重”——仿佛在为这场沉重的童年悲剧盖章。

手机震动,林夏发来最终线索:周明远的电脑里存着“短裙计划”宣传片,背景乐是25号弹过的《致爱丽丝》。冰雯文望着渐亮的天空,忽然明白25号为何总在危险时刻弹琴——因为音乐是唯一无法被基因编辑的灵魂共振,而这些带着伤痕的短裙,终将在阳光下舒展成自由的翅膀。

省厅新闻发布会上,罗铮将十二支基因试管摆上展台时,台下的记者们发出倒抽冷气的声音。试管里的淡金色液体微微晃动,映着背后大屏幕上的监控录像——周明远正将标有“缺陷胚胎”的冷藏箱推进焚化炉。“这些不是医学样本,”她敲了敲试管,“是A区三百名孕妇被偷走的孩子。”

直播间弹幕瞬间爆炸。冰雯文盯着实时数据,#基因黑市#、#区长办公室藏克隆体#等话题以每分钟十万的速度攀升。林夏在后台比了个oK手势:“已经黑进省台直播系统,现在每个电视观众都能看到试管里的细胞在发光——那是冰氏集团用来标记实验体的荧光基因。”

“这是诬陷!”周明远的律师冲上讲台,却被陈默拦住。律师西装内袋掉出的翡翠原石滚向镜头,上面“明远航运”的刻字清晰可见。直播间里,某码头工人突然连线:“这石头我见过!他们说里面藏着‘能让人永生的宝贝’,每次运输都用婴儿摇篮当包装!”

正午时分,A区政府门口聚集了上万名市民。冰雯文举着扩音器,身后的大屏幕循环播放沈砚秋的审讯录像:“我们用基因筛选出‘完美市民’,不听话的就做成干细胞......”话未说完,人群中冲出个抱孩子的母亲:“我女儿出生时被说‘基因缺陷’,原来你们想偷她的骨髓!”

罗铮趁机举起25号的断唇证据:“这个女孩用生命换来的芯片里,藏着所有参与基因犯罪的官员名单——包括现在还坐在会议室里的‘人民公仆’。”话音未落,省厅纪委的人已带着搜查令走进发布会现场,镜头精准捕捉到某副局长试图从后门溜走的狼狈身影。

网络上,潘淼的暗网论坛突然解封,匿名用户纷纷上传“体检报告异常”“孩子莫名失踪”的证据。冰雯文注意到其中一条顶楼留言:“我儿子的胎记和周明远的一模一样,原来他才是真正的‘完美克隆体’。”这条留言附带的dNA比对图,瞬间点燃了全民自查热潮。

傍晚,当夕阳将省厅大楼染成金色时,罗铮带着冰雯文走上天台。远处,市民们举着“拒绝基因独裁”的标语游行,手机闪光灯组成的光带比基因实验的冷光温暖千万倍。“知道为什么选择在白天公开证据吗?”罗铮指着天空,“因为黑暗中的怪物,最怕看见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有多丑陋。”

陈默发来消息:“周明远的保险箱里,除了基因报告还有本《育儿百科》——他居然想学怎么当‘完美父亲’。”冰雯文笑了,想起发布会上周明远看见群众愤怒眼神时的颤抖,那才是真正的“基因缺陷”——缺乏作为人类的基本良知。

手机震动,林夏发来最后一段监控:周明远在看守所里对着墙发呆,手指反复画着蝴蝶图案——那是25号留在他记忆里的最后印记。冰雯文望着楼下仍在抗议的人群,忽然明白:当权力的藤蔓试图用“完美”定义生命时,最有力的反击,就是让每个不完美的普通人,都成为照进黑暗的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