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江玉燕如愿挎着竹篮出了门。
江玉珠看着江玉燕的背影忍不住质问二哥:“哥,你怎么叫她去不叫我去?”
“我可是你亲妹妹!”这么好的一个偷懒的机会,她昨天被太阳晒得脸都红了。
二哥倒好,把出门的机会留给了二房那个小丫头。
这下好了,今天她又要去田里晒太阳了。
江书行看了眼江玉珠忍不住摇摇头:“大妹妹,那时候三妹在书房,我就直接找她了。”
言下之意,江玉珠又不来书房,他干嘛要舍近求远。
江玉珠可不管这些,她气得跺了跺脚:“她算什么三妹!不过是个隔房的丫头……”
“大妹妹!”江书行突然沉下脸,手中的书册“啪”地合上,“这种话也是你能说的?”
江玉珠被兄长的脸色吓住,咬着唇不说话了。
她绞着帕子站在窗前,心中很是不服。
“你要真不想下田,”江书行放缓语气,“不如跟爷奶说身子不适……”
“我才不要装病!”江玉珠猛地转身,提起裙摆就要往外冲。
况且装病被发现了可怎么办,昨天的二叔就是最好的例子,她才不要那么丢脸呢!
江书行看着江玉珠的背影,叹了口气。她这个妹妹被惯坏了。
江玉燕刚出门,就被蹲在墙角的身影吓了一跳。
“大哥?”她压低声音惊呼,“你在这儿做什么?”
今儿吃早饭的时候大哥就不见了,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江书屹从阴影里蹦出来,发梢上还沾着露水:“等你啊!”
他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两个还冒着热气的菜包子,“快吃,趁热。”
江玉燕把包子还给江书屹:“你吃吧,我在家里吃饱了!”
江书屹撇撇嘴接过包子:“不吃算了!”
到了作坊。
江玉燕赶到时,工地上已经热闹非凡。
晨光穿透薄雾,洒在崭新的青砖墙上,映出一片金灿灿的光晕。
旁边还摆着香案,供着猪头和酒水。
江玉燕踮着脚张望,只见崭新的青砖墙上,工人们正在给大梁系红绸。
“你们来啦!”张铁柱眼尖,老远就挥手,“正好赶上吉时!”
江玉燕仰着头,看那根刷了红漆的房梁被众人合力抬起。
阳光透过梁上的铜钱孔,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慢着点——左边再抬高点!”张铁柱站在梯子上指挥,嗓门洪亮得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不知是谁起了个头,工匠们突然齐声唱起了上梁歌:
“金梁架起福满堂——”
“东家富贵万年长——”
红绸在风中猎猎作响,梁上挂着的铜钱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江玉燕仰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根大梁,心跳随着工匠们的号子声越来越快。
“上梁喽——”随着一声吆喝,汉子们齐声发力,大梁稳稳当当地架上了屋顶。
围观的村民们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几个半大孩子蹦跳着拍手,惊得树上的知了“吱”地一声飞走了。
江玉燕站在人群中,忽然觉得眼眶发热。
这是她的作坊,真真切切属于她的地方。
刘生财的媳妇端着酒碗挤过来,粗糙的手指在围裙上擦了擦:“姑娘,喝口甜酒,保佑咱作坊红红火火!”
江玉燕接过碗,甜糯的酒香扑面而来。
她抿了一小口,热辣辣的感觉从喉咙一直烧到心口,脸颊顿时飞上两朵红云。
“砰——啪!”突然炸响的鞭炮声吓得她一个激灵,手里的碗差点摔了。
江书屹哈哈大笑,顺手往她嘴里塞了块芝麻糖:“压压惊!”
甜味在舌尖化开,混着未散的酒香,江玉燕眯起了眼睛。
她鼻子一酸,慌忙用袖子抹眼睛。
“傻丫头,”江书屹见状揉乱她的刘海,“这可是你的作坊,哭什么?”
哭她的钱啊,她的银子都快花完了!谁知道这作坊这么烧银子!
幸好还拿着江玉芙的分红,不然她可真是只出不进了。
江玉芙一批发带一千条,一个六文钱,一共赚了六千文,江玉燕得了两成,到手的钱怎么不要,况且她现在缺钱的很。
肥皂的生意倒是还好,是个长久的可惜,她一个人做也太累了。
也许到时候也开个作坊做。
她看了眼眼前的作坊,希望这个作坊能给她带来好运。
“发喜钱喽!”张铁柱拎着个布口袋走来,给每个工匠抓了钱。
轮到江玉燕时,他特意多抓了一小把:“东家姑娘也拿些,讨个吉利。”
因为张铁柱住在石泉村,管理这些作坊的事情比较方便,所以张铁柱跟江玉燕签了十年契约,帮江玉燕做事。
所以张铁柱叫江玉燕东家。
张铁柱自从见识了江玉燕的能耐,跟着江玉燕做事那是一百个愿意,二话不说就签了契约。
至于那些备注啥都张铁柱通通没看,主要他也看不懂。
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酱油作坊。
张铁柱被任命为作坊的管事,帮着管理作坊的招工和人员管理。
至于跟钱有关系的,江玉燕自己管。
铜钱还带着体温,沉甸甸地压在掌心。
微风拂过,送来新木料的清香。
参观完作坊的上梁,江玉燕看着买下田里的作物犯了难。
五亩田,有两亩大豆,有三亩小麦。
这么多东西她一个人肯定是没办法收的。
那就得找人收了!
下定主意,她找到张铁柱:“铁柱,你帮我招个长工,把地里的小麦和大豆都收了吧!”
张铁柱挠挠头,想了一会:“东家要不这样,你这地是王叔那里买的,就请王叔给你收?”
江玉燕想了想觉得也行:“你去跟王叔说,收完我给他一百文。”
去码头上干苦力一天差不多二十文,五亩地可能五天能收完。
江玉燕觉得给一百文差不多,如果收不完到时候给他加钱就是。
张铁柱点点头:“一会我就去找王叔。”
十天过去,江家的二十亩水田收完了,已经都在晾晒。
江玉燕又给镇上王掌柜那送了一批肥皂,又拿了上次的利钱。
又是一千七百五十文进账。
新田那边的水稻和大豆都收完了。一共收了七天,江玉燕多给了王叔五十文。
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江玉燕种下的辣椒已经结果了!
新田那边她打算一亩地放干水种点辣椒下去。
成熟的辣椒她已经全部摘下来了,就放在新建的作坊里。
不过也没有多少,可能一两斤左右。
今天她就把辣椒籽全部掏出来,晾干。
“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