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匆忙吃完早饭,江老爷子领着一家人穿上蓑衣往田里走。
雨后的泥土又湿又滑,他时不时用拐杖戳戳地里的积水。
“爹!您慢着点!”江恒仁小跑着追上来,伸手要扶,却被老爷子一拐杖拨开。
老爷子蹲下身扒开稻丛。
浑浊的水流正顺着新挖的排水沟缓缓流动,沟的侧边用石头都夯住了。
“这沟谁挖的?”老爷子用拐杖量了量沟宽,刚好一拃。
江恒仁支吾着没答话,远处突然传来哗啦的水声。
只见江玉燕卷着裤腿站在田中央,正用铁锹疏通一段淤堵的水沟。
泥水溅在她脸上,她也顾不上擦。
老爷子眯眼望去,纵横的排水沟像蜘蛛网般铺展开来。
每走二十步就有一条横沟,深度刚好没过脚踝。
“东头还差两条竖沟。”
江玉燕抹了把汗,竹竿指向一片积水区。
江恒礼不知从哪冒出来,嘴里叼着烟杆,铁锹往肩上一扛:“我去!”
江玉燕倒是很意外,她爹竟然这么老实。
结果一脚踩进泥坑,溅起的水花泼了旁边江书屹满脸。
“活该!”张氏在田埂上幸灾乐祸。
老爷子忽然咳嗽一声,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他弯腰抓起把沟底的泥,在掌心搓了搓,泥团散开成均匀的颗粒。
\"嗯。\"老爷子把泥巴甩回水里,背着手往下一块田走去。
众人面面相觑,只有江玉燕瞧见了他转身时嘴角抽动的那一下。
看了老爷子挺满意的……
连下了两天的雨,一直没有消停的意思。
江老爷子见家里的田没事,昨天就回县里上任。
雨幕中传来马蹄声,江玉燕开门一看。
李寺戴着斗笠跨进院门,蓑衣上的水哗啦啦流了一地。
“江姑娘,县尊有请。”
江书屹驾着牛车送她去县里。
李寺骑马跟在一旁。
刚过界碑两人就愣住了。
王家庄的稻田像被碾过的麦秆席,黄澄澄的稻子全趴在了泥水里。
“这……”江书屹忍不住出声。
几个王家庄的汉子正蹲在田埂上抽旱烟。
转到李家村时更惨。
排水沟全塌成了烂泥坑,有个老汉正跪在地里刨被埋的秧苗,指甲缝里都是血。
“咱村……”江书屹话说了半截又咽回去。
要不是江玉燕带人疏通,现在趴在泥水里的就是他们家的稻子。
进城的路被雨水泡成了烂泥潭,牛走了许久。
远远望见县城门楼时,李寺突然指着一处塌方的山坡:“昨儿刘家庄的人在那儿埋了七个。”
牛车在县衙门前停下时,江玉燕的布鞋已经湿透了。
衙门口的青石台阶上汪着水,她小心翼翼地提起裙角,却还是溅了一腿的泥点子。
江书屹在外头等。
“江姑娘这边请。”李寺引着江玉燕绕过正堂。
檐下的雨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砸在青砖地上。
穿过两道回廊,李寺在厢房外停下,轻轻叩门:“大人,江姑娘到了。”
门\"吱呀\"一声开了。
县太爷谢明欲愁眉苦脸地坐在主位,官服下摆还沾着泥渍。
江老爷子则站在一旁低头沉思。
江玉燕整了整衣衫,恭敬地行了个福礼:“民女拜见县尊大人。”
谢明欲微微颔首:“江姑娘免礼。”
他抬手示意看座,袖口沾着的泥渍在官服上格外显眼。
江玉燕心想,县令大人应该是刚从田间巡视回来。
谢明欲这两日因为这场大雨忙的焦头烂额。
这场雨……再这么下下去,百姓的饭碗都要泡烂了。
他在心里盘算着,附近七个村子已经报了灾,淹了将近二百亩良田。
若是处置不当,轻则赋税收不上来,重则闹出饥荒...
却听闻月前提拔起来的仓大使家的田没有被淹。
告假回家的第二天就没事人似的回县就任。
不仅如此一个村子都没有报灾……
他这才把江老爷子请来一问。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谢县令正襟危坐,手指轻叩案几:“江姑娘,本官听闻青石村的沟渠在此次暴雨田中排水顺畅……”
“听江大人说,是你主持修葺的。”
“不知是如何修葺的?”
江玉燕答道:\"回大人话,是民女是照着农书上的古法,在田间开挖'遂'与'列'。\"
“大人,可否借纸笔一用?”
谢明欲点点头,命李寺取了纸笔 。
李寺取来纸笔,江玉燕接过。
她蘸了蘸墨,在案几上画起来,边画边解释:“每隔十五步挖一条横沟,称为'遂';再每隔二十步挖一条竖沟,称为'列'。”
谢县令倾身细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江家小姑娘不过八九岁的样子竟懂得这么多!
若是在以前,他怎么可能会信一个小姑娘也懂得如何通沟?
可事实摆在眼前,他又不得不信。
“不知这书是从何处看到的……”他问。
江玉燕眼帘微垂,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回大人话,民女...民女也不记得是哪本书了。”
她声音轻柔,带着几分迟疑,\"许是...许是从旧书铺翻到的杂书?\"
“那这沟渠的深浅宽窄可有讲究?”他又问。
“横沟挖一尺深,竖沟挖八寸。”
“沟底要略向出水口倾斜,每丈低一寸。”
“沟宽一拃,刚好容得下铁锹进出。”
老爷子此时轻咳一声,补充道:“最重要的是沟与沟要连通,像蜘蛛网似的,一处通了,处处都通。”
谢县令若有所思地点头:“这田角的排水口……”
“大人明鉴,”江玉燕接话道,“田角要挖得深些,做成喇叭口,这样水出得快又不会冲垮沟沿。”
“民女还在出水口插了竹篾编的拦污栅,免得杂草堵了水道。”
“不过要编的疏松一点……”
这时窗外雨声渐急,谢县令望着檐下如注的雨水,叹道:“若是早用此法……”
话未说完,谢明欲突然起身:“江姑娘,本官欲请各村派人来学此法,不知……”
县令大人都开口了,江玉燕肯定是满口答应。
“能为大人分忧是民女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