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县试九(1 / 1)

看的林泽祖又是一阵心软,但是这回说什么也得挺住。

否则这个丫头不分好歹。到时候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事端来。

“佩兰你也别藏着了,速送小姐回去,五日内不得出门”。

林泽祖说完一狠心转过身去,一仰脖把姜汤喝了个干净。

佩兰知道小姐这回可闯了祸了。

忙跳下马车对赶车的小伙伴说道:

“速回书坊”。

书场小伙计虽然是两头做难,但也分得清形势,动作麻利的驾车就走。

“公子哥哥你也快上马车暖和暖和身子”………

小馨儿带着哭腔但是最终还是没敢下车。

“公子切莫动气,小姐也是太关心公子了,才不听我等的劝阻,冒着雨来迎接公子回去的”。

“唉!这丫头越发的有主意了”。

“泽祖兄”。

一声吆喝

林泽祖便见续断正带着王继学四人走了过来。

“诸位兄台快过来!紫苏快给他们上姜汤热身祛寒”。

谢有生四人就站在路边,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一仰脖子把姜汤灌了下去。

不到一会儿了,四个人就像都重新活过来了一样。

林泽祖这才扫了一眼四人的脸色。

谢有生李本典两人虽然看着困乏,但却面带喜色,

王继学本就生的黑人又长的着急了些,一如往常让人看不出端倪。

只有李本道苦着脸。

林泽祖不禁担心地问道:

“本道兄可是答题之时淋了雨”?

“唉!那倒没有,我见这天阴的不妙,就不停的赶写答卷,还好在下雨之后不大的功夫就收了笔”。

林泽祖闻言没好气的就想对李本道踹上一脚,这不是大喘气吗?

“唉!就是那道判词写的不尽吾意也”。

王继学开口道:

“本道兄这有何介意的?律法一道你我几人因无典可读,作答的不详尽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况且你看这雨势,还有好些个同年定是被这雨水所困扰,他们或还比不吾等”。

李本典也开口道:

“继学兄说的是,我出龙门之时就听得哀声成片”。

林泽祖闻言抬头一瞧。

李本典和谢有声这两个鬼机灵鬼,肯定也是赶在大雨之前,做完了所有的答卷。

所谓时也、运也、命也!

就这场大雨说不定能冲走小半数的竞争对手。

“诸位兄台快上马车回客栈,换下的衣物就交由我的人为你们连夜烘烤”。

“看这雨势三天后再覆时也不定能够放晴”。

“雨币你们也别操心了,我让家里人给你们各自备上一份”。

四人闻言忙要道谢,却被林泽祖不由分说的赶上了马车。

朱文昌和柳自如说不定早就被他们的家人接走了。

林泽祖也无心逗留上车就走。

回到了茶语楼的后院。

林泽祖因为刚喝了姜汤和吃了糕点打了底,也没有第一时间急着吃饭。

而是美美的洗了个痛快的热水澡。

去掉了一身的乏累。

晚上吃的清淡又喝了一盅临江醇,这才踏实的睡下。

到了寅时林泽祖自然醒来。

但是一翻身啥也不想又睡了过去。

待林泽祖再次醒来时,已经到了辰时三刻了。

这一觉睡得可谓是踏踏实实。

“公子你可算醒了,续断刚去看放案回来,公子又高中了内圈”。

“姑夫人高兴的都来过好几趟了,见公子睡得沉没敢叫醒你”。

紫苏高兴的连说带比划。

姑夫人曾经说过。

就算挣来金山银山,都比没有公子考取功名重要。

这大喜事一桩接一桩她怎能不高兴呢?

“王公子他们四人和朱柳两公子也都中了榜”。

“呵呵……这还倒真是个大喜事,还得谢谢这场大雨”。

“公子这场雨不知坏了多少学子的大好前程呢”!

紫苏不解。

“是啊,但也成就了不少学子的前程”。

“啊?…是哦”!

紫苏仔细地想了想这才恍然大悟。

林泽祖没有在磨叽,一翻身下了床,在院子里运动拉伸锻炼。

而且加大了运动量。

练了近半个多时辰,全身大汗淋漓通透感十足,方才停了下来。

林泽祖刚刚结束锻炼,江姐就端着参汤碗进了后院。

林泽祖也是习惯了一仰脖喝了个干干净净。

“江姐中午让馨儿过来陪我吃午饭。我就这么一个人吃饭没什么胃口”。

“公子你不是罚那丫头五日不能出门吗?怎么这才过了一个晚上心又软了。你倒是惯着她快要上天了”。

“昨日天冷又下着雨,我也是气话”。

“馨儿总在书坊别窝出个好歹来”。

“唉!也不知道这丫头上辈子是修了什么德,得公子这么挂念她”。

“不过我丑话可说在前头,这丫头回来老实呆着便罢,若是又胡闹,吃完饭我就赶他回书坊去”。

江姐说完不待林泽祖回话转身就走。

江姐在林泽祖科举考试这个事上原则性极强。

任谁也别想动摇她一丁点儿。

…………

三天后

第三场考试再覆试如期到来。

再覆考题内容分为经义题、策论题、判词题、诗赋题四大题。

再覆就是考学子们不但要注重理学同时强调实务。

再覆作为第三场考试具有承前启后的核心作用。

其内容侧重考察学子的综合素养、经典理解与实务能力。

经义题:

是从《四书》、《五经》中抽取语句命题,要求阐释儒家经典义理。

答卷时破题精准首句须点明题意核心。

结构严谨遵循\"破题一承题一起讲一入手一中比一后比一束股\"的八股程式。

引经据典时需引用经典原文或圣贤言论佐证观点以体现学术正统性。

策论题:

其涉及到吏治、边防、赋税等时政问题,学子需结合历史案例提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