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柏林医院,消毒水的气味混着潮湿的空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施密特副官挣扎着从病床上坐起,伤口的疼痛如电流般传遍全身。
他伸手摸向枕头下藏着的笔记本,那上面潦草地记录着遇袭当晚看到的可疑细节——一枚与众不同的袖扣,还有隐约听到的只言片语。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轻轻推开,一名护士推着治疗车走了进来。“施密特先生,该换药了。”
护士温柔地说道。施密特警惕地看着她,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刻,他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然而,当护士小心翼翼地为他处理伤口时,施密特注意到她的眼神中透着真诚与关切,这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
换药结束后,施密特向护士打听外面的消息。
护士压低声音说:“全城都在为‘火焰’行动的庆祝活动做准备,街上到处都是党卫军在巡逻,气氛紧张得很。”施密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将自己知道的线索传递出去。
与此同时,在总理府,希特勒正盯着桌上的“火焰”行动宣传方案,眉头越皱越紧。戈培尔站在一旁,不停地介绍着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试图得到元首的认可。“元首,我们还准备了一场特别的青少年宣誓仪式,让孩子们在众人面前宣誓效忠帝国,这将极大地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戈培尔兴奋地说道。
希特勒却打断了他:“戈培尔,安保方面真的万无一失吗?施密特遇袭案还没有结果,我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盯着我们。”戈培尔连忙保证:“请您放心,海因里希已经调集了最精锐的党卫军,每一个进入活动现场的人都会经过严格检查,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在柏林中央广播电台,赫尔曼·克虏伯正为绝密宣传片的播放问题焦头烂额。技术人员们尝试了多种方法,还是无法确保信号传输的绝对稳定。“台长,我们已经尽力了,除非更换整个发射系统,但时间根本来不及。”一名资深工程师无奈地说道。
克虏伯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突然他停下脚步:“联系军方,请求他们提供备用的通讯设备。告诉他们,这是元首亲自关注的‘火焰’行动直播,不能有任何闪失。”就在这时,他的副官匆匆跑来,带来了一个更糟糕的消息——有两名参与直播的工作人员失踪了,只留下了未签署的保密协议。
克虏伯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意识到,敌人可能已经渗透到了电台内部。他立刻下令封锁电台,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逐一排查,并加派警卫看守设备和文件。
而在柏林的地下世界,那群密谋的军官们也在紧锣密鼓地行动着。少校带着几名亲信,潜入了一家废弃的工厂。
这里早已被改造成了他们的秘密据点,墙上挂着地图和各种情报资料。“庆祝活动当天,我们分成三组行动。第一组负责切断广播电台的备用电源,第二组制造混乱吸引党卫军的注意力,第三组则趁机混进勃兰登堡门广场,执行最重要的任务。”少校详细地布置着计划。
“可是,我们怎么混进广场呢?那里的安检太严格了。”一名军官提出疑问。少校神秘地一笑,从口袋里掏出几张伪造的证件:“这是我们最新搞到的通行证,上面有党卫军的绝密印章,足够我们蒙混过关。”众人看着证件,眼中露出兴奋的光芒。
回到柏林医院,施密特的病情稍有好转。他决定冒险一试,趁着护士不注意,偷偷溜出了病房。他换上便装,小心翼翼地避开医院门口的守卫,混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的第一站,是去找自己曾经的老战友,一个在情报部门工作的上校。
当施密特来到上校的办公室时,却发现办公室一片狼藉,文件散落一地。他心中一紧,四处寻找线索,终于在抽屉里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小心身边人,我已被监视。”施密特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比想象中更加危险,但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揭露真相的决心。
夜幕降临,柏林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各个势力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火焰”行动庆祝活动做着最后的准备,无论是心怀鬼胎的密谋者,还是力求完美的执行者,都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夜色下,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它将席卷整个柏林,改变许多人的命运,也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