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瘟疫已至(1 / 1)

瘟疫已至

“咚咚!”

外面传来脚步声,随即又有敲门声。

林觉和扶摇都转头看了过去,食银鬼更是变成一溜烟,又钻进了木雕中,只剩一些官银碎银掉在床上。

“谁?”

“道长这么晚才到,可有吃过晚饭?”外面传出客栈伙计的声音,“可要在店里吃点什么,小人可以为道长送到房里来。”

“有什么方便实惠的吃食吗?”

“有汤饼和杂烩饭,汤饼十文钱一碗,顺口养胃杂烩饭十五文钱,有肉,油水足。”

两人隔着一扇木房门说话。

林觉思考了一下:“那要两碗汤饼吧。”

以这年头底层百姓的习惯,杂烩饭真有可能是别的客人吃剩的饭菜做的,而且无论是店家还是吃杂烩饭的客人,都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只是林觉不到特殊时候还是不愿吃人剩的。

“两碗?”

“是。”

“好嘞!”

脚步声又缓缓离去。

“出来吧。”

“呼……”

食银鬼这才重新出来,变成大头小孩鬼的模样,钱袋,应该已是高深的水平了。

“浮丘观啊……

“果然只差大阴阳法。”

林觉摇了摇头,捏住书页,详细听讲一遍。

只是以他如今的水平,已经不再唯权威论,不再因为古书的作者可能道行很高、见识广博,就将他说的一切都奉为真理。而是理性的认识到,古书的作者可能确实道行很高又见识广博、活得也久,可是自家师兄们也是天资卓越,又主修一门,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而且师兄们就在现实中,就在身边。

因此两种学习渠道角度不同,各有优势。

古书的作者胜在道行高,见识广,他的眼光角度要更高,又能旁证左引,使后来者触类旁通,甚至激发新的感悟。

师兄们则是可以更贴切的、手把手的教自己,随时解答自己的疑问,甚至根据自己遇到的问题来分析,给他想办法出主意。

两个都是极好的学习渠道。

双方结合,便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听着听着,狐狸便醒了,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又在地上打滚,于打滚间逐渐变回和此前差不多的大小。

差不多,但一次比一次小,一次比一次接近猫的体型。

接着外面又有脚步声。

林觉出于警惕,微微睁开了眼,手也松开了书页,看向门外。

像是那伙计的脚步声。

可是细听又不像。

那脚步声要拖沓虚软很多,像是行尸走肉,又像疲劳至极时、走不动了扶着墙拖着脚走,在地上拖出细微声响。

脚步声停在他们门口。

狐狸认真好奇的盯着外头。

门动了一下。

随即有碗筷碰撞的声音。

林觉这才松了口气,能够想象出门外伙计扶着门、弯腰下去捡碗的画面。

刚想感叹这年头真是生活不易,这名伙计怕是从天还没亮就开始忙活,一直忙到现在,月亮高悬时,可是下一瞬间,便听噗通噼啪两声。

仿佛有人摔倒在地,碗筷也随之跌落在地,接着是碰撞碎裂的声音,又有人的呕吐声。

“嗯?”

林觉右手立马多出几颗豆子,左手也捏了一颗,瞬间变成一柄长剑,提在他的手里,过去推门一看。

门外不是别人,正是客栈伙计。

伙计摔倒在地,呕吐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