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火了(1 / 1)

夜色渐渐深浓。

白日里热闹的安城县渐渐的寂静下来。

忽的,像是平地上掀起炮竹。

街头巷尾接二连三的传来“砰砰”的敲门声。

“怎么了?”

“怎么回事?”

“那边怎么亮了?”

“……”

原本是小声的嘟囔,因为夜里的寂静,竟是格外的清晰。

“砰砰砰。”

平安小栈的门口也传来敲门声。

守在平安小栈外头屋子的伙计开了门,里面已经睡着的汉子们也都闻声出了来。

内院里,灯火亮起。

随着细碎低声,两个人影也出现在内院门口。

没一会儿,小栈的门关上,伙计见掌柜也醒了,过来道:“回掌柜,外头敲门的是张弓兵,说是县令宅子着火了,县令大人正满城里找放火的凶人呢,张弓兵说叫咱们关紧了门窗,小心门户。”

苏棠惊愕:“什么人这么大的胆子?”

“不知道。”伙计低声,“俺看八成是主簿大人。”

苏棠脸上更惊,也低声:“为何?”

“自主簿大人来了之后,就和县令大人不和,两三年了。”伙计道,“外头的不知道,若非是常住县里的也摸不准。”

伙计颇有自得,紧跟着又低声:“掌柜的,今儿晚上总要闹一会儿了,我出去瞧瞧,也给掌柜的探探口风。”

苏棠看着他双眼冒出来的熟悉的八卦光芒,点头:“小心些。”

“掌柜放心。”伙计转身就往外跑,还不忘叮嘱旁人,“你们睡,没事没事,我就出去瞧瞧。”

伙计关上小栈的大门,里面也有人给虚虚的关锁上。

随着外头的呼喊声渐渐远去。

苏棠和李清田回去内院。

李清田关上房门,直奔自己房间,把先前胡乱塞到被子里的黑衣服收了起来。

苏棠静静的看着。

李清田有些讪讪:“县里虽说不大,可咱们这边远了些,所以绕了些路。”

“不是迷路?”苏棠。

李清田嘿嘿的挠了挠头,那神情竟是一时像极了那位“公爹”。

苏棠叹气:“下次李姐姐再出门,务必要记熟了地图才是。”

“一定。”李清田斩钉截铁,只是随后听着外头仍不见消停的动静,还是有些忧心,“不会出别的事儿吧?”

苏棠也隐隐有些担心。

虽说之前李清田带着她逃难的路上也干过类似的事情,可那时候原身迷迷糊糊,也都是李清田干完了才和她说,但这回是她提的。

喝了半壶茶,她也没压下那股邪火。

和李清田一说,一拍即合。

只是原本她们做完了就走,这回却是要常住。

苏棠心神一动,看向窗户外面的夜色。

夜色中,明月高悬,还有点点星辰辉映。

……

星光辉映,毫不逊于月色。

平安镇,小院子里。

陆静渊抬头望天。

一旁,卢大山挠着头看看天,又看看小主子,半响憋出一句话:“夜深了。”

陆静渊点头:“今儿夜里,不会太平。”

卢大山看看脚边上的大黑,又侧耳听了听四周。

什么动静也没有啊~

忽的,卢大山脑中灵光一闪,一拍巴掌:“小主子是说县里,对了,白日差点儿出了事儿,就那小娘子的性子必然是忍不了,今儿晚上啧啧……”

卢大山迟疑:“那个姓刘的,身边也有高手,怕是不会得手。”

“明儿一早我就过去,必不会叫她们出事。”

卢大山肃声道。

“我也去。”陆静渊。

卢大山怔愣。

陆静渊嘴角微绷:“夫子明日要去县学堂,身为弟子,理应同行。”

“小主子去,那就正好不过了。”卢大山咧嘴笑。

陆静渊瞥过脚旁边摇着尾巴的大黑狗,抬头看向穹宇的星辰辉映。

北落师门就在夜空中熠熠发光。

**********

青灰色的天边才透出一线鱼肚白,安城县便醒了。

浮着薄雾的城门口已排起挑担的乡农,新摘的菜滴着露水,扁担压得咯吱作响。

早市正热闹起来,笼屉揭开时白汽混着黍米香直冲街心,各种香甜的气味混杂着各种的话说纷纷。

“昨儿怎样?”

“别提了,四更天才睡,县令跟主簿差点儿打起来。”

“到底是咋回事?”

“谁知道是谁放的火,也没查出来,说不准也是风大。”

“咱们县令可不会白折腾,找到几个替罪羊,又是这个数入了袋子。”

“啧啧啧……”

“这么下去可怎么得了~”

“瞎说什么呢,哎,这什么味道?好香啊~”

“……”

眼见着早市的一角多了两个小摊子。

两个摊子都是带轮子的小车,都是精巧别致。

每个摊子两个人,一个高大魁梧一看就是力气样,另一个就是寻常了,正在给旁边的食客们端碗收钱。

一边的高大的汉子手里拿着一块儿面团,另一手拿着像是铁片的东西正在面团上来回的拨弄,像是在弹弦,可每一回总有面片落入汤里,在远处听不到声音,可好像就能听到面片落到汤里的动静。

另一边的汉子粗壮的双臂一抖,手中的面团就软了下来,而后就在那汉子的双臂挥使之下越来越细,越来越细,最后细的好像是蚕虫吐的丝,云里的瀑布。

这是吃食,还是杂耍?

随着好奇的,还有闻着香味而来,再近处才发现汤里刀削的汤里头似乎不是面片,而是鱼儿在汤里头起起伏伏,另一边的云丝落到汤里云雾缭绕的,好像还真就是落到人间的九天银河,更是让人想要尝一尝味道。

心下左右,各有偏倚。

“来一碗。”

很快,两个小摊子前面就围满了食客。

两份面钱一样,高低各有不同,便宜十文,最贵的三十文,寻常就是十五六文。

便宜的味道醇厚,就是量少了些。

最贵的量足够,汤料也足,麻辣的味道香浓,勾搭着肚子里的馋虫明明都吃了一碗,还想再来第二碗。

可旁边的还没尝呢。

只看那些食客们的模样,肯定更好吃啊~

“这叫什么?”

“刀削面(龙须面)。”

“俺们掌柜在城里开了‘平安小栈’,老少爷们若是有喜欢的,想要挑挑毛病的,去咱们平安小栈里尝尝,那里的才是好呢~”削面的汉子道。

再仔细一看,小车子上可不就挂着“平安”两个字。

……

还不到晌午,就有人找到了还没有开门的“平安小栈”门前。

“抱歉了,客官,咱们平安小栈后日开业。”

“……”

不到中午,伙计们就应对了几十人的问询。

早就在县里混迹了多年的伙计嘴巴子都咧到了耳朵根。

这家铺面,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