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这次的收获量之大出乎意料(1 / 1)

“林中华大哥、艳姐,乡亲们听说消息后都拿出了家里的存货,后面还有不少会赶来。”

随着燕子领来十几个乡亲,林中华微点了一下头并示意张艳。

她心领神会站起身直接说:

“各位乡亲们,我们来的目的想必燕子已经告诉大家了……”

“我们就不多说什么多余的话了。

只要是符合要求的药材……无论是用现金还是各种票据,我们都能换……没错,就是‘换’!虽然实际上也是买卖,但我们说好了就是换。”

“有需要交换药材的,请送到我这儿……若有古董字画要换的,可以直接交给韩春明同志……”

等她说完,赶来的乡亲彼此对视一眼,一时间谁也没勇气第一个上前。

最终,一位大约五六十岁的老者缓缓走来,一边上前,一边从怀中掏出一件用红布包裹的东西。

他走到张艳面前,把那包裹递给张艳,并说:“艳儿,你看看这株人参值多少……”

张艳一脸慎重地接过这包裹,解开红布,一株完整的人参便显露出来,其密密麻麻的根须宛如人形四肢。

仅仅匆匆一瞥,不论是张艳还是林中华,都明白这是株百年罕见的珍稀药材。

尽管如此,张艳仍然仔细查看了一番,最后确定此人参药龄大概在150年左右,但因为保存不当流失了一些药力,相当于损失了至少30年的功效。

“大爷,这株人参与有百年药龄,不过因为保存得不好,有一些药力流失……”

她接着提出,“但是我可以给你三百块,外加五十斤粮票,你觉得如何?”

对于这样偏僻的山区来说,以三百元的价格换一百年人参已经远远高于城里的药铺价格。

再加上还有额外的粮票补偿。

确定了报价后,张艳询问林中华意见:“小中华,你觉得这个价钱怎么样?”

尽管金额不少,但也未超出林中华的心理预期。

林中华点头认可:“医药的事,你来做主吧。”

得到了肯定后,张艳松了口气,转向老大爷问道,“您觉得这价格合适吗?如果合适的话我们就交易……”

那位老大爷点了点头,满是激动地说:“好、好、好……就按你说的价格来。”

他接过三百元及五十斤粮票,感激不已。

随着这株人参递到林中华手里,在场众人见状也开始纷纷展示自己带的人参、灵芝、何首乌等珍贵药物,现场迅速摆满了各类珍稀药材。

韩春明和阎解矿看到场面变得热闹,心里不免紧张起来。

只见韩春明咬了咬牙,站起身来对着大伙们宣布:“如果家里还有什么古玩旧物如瓷器、书画或玉石也可以来这里换取现金或其他物资……一定会给乡亲们合理的价格。”

此言一出,更多人被吸引,原本冷清的一边也热闹了起来。

韩春明耐心地为乡亲们介绍着自己需要的物品。

随着一位位乡亲用藏了多年的药材换得满意的价格后,看到韩春明那真诚的脸庞,他们也纷纷忍不住前来询问更多关于所需物品的细节。

经过韩春明详细的指点和解说,大家渐渐明白了他所需要的到底是些什么。

“小同志,你稍等一下,我家似乎有些东西也许能用上……”

“对啊,我家好像也有几只碗……”

没过多久,在场不论是已经换过药材的,还是专门来凑热闹的村民们都二话不说回家翻找起来。

很快他们又都回来了,手里拿着各种各样数量不等的瓷器:瓷碗、瓷杯以及瓷盘。

韩春明快速浏览了一遍这些东西后发现,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实实在在的老古董!虽然比起那些昂贵的药材,这些古董的价格相对低廉很多——一般只值几块或者十几块钱。

尽管这样,韩春明还是尽可能地给村民们开出了较高的价格以示公道。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张艳那里便已经收集到了近二十种药材,大部分是超过百年的珍贵药材,反倒是百年以下的药材占比较少。

而另一边,韩春明与阎解矿俩人也获得了大约四五十件的器物,以各种精美的瓷器居多。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竟然还有三件林中华所缺失的花神杯,这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喜连连。

无论是药材还是古董,这次的收获量之大出乎意料。

最终林中华拿出了准备好的三千元人民币和相应的票据才勉强将所有东西交换完成。

他还掏出了几根金条来补充不足。

直到太阳落山岗岗营子的村民们陆续散去,看着渐暗下来的天色,一行人心中充满了感慨。

\"啧,真是没想到在这小地方能藏着这么多宝贝呢...\" “是啊,谁会想到这些乡亲们家里还藏着如此多珍贵的东西…”

讨论过后,众人目光一致聚焦到了林中华身上,“这些东西接下来怎么办?...\"

“你们先帮燕子把这些桌椅送回去吧,其余的我来处理...”

林中华说完,从自己的存储空间里拿出来先前备下的两只会野兔和一只野鸡交给了张艳,“嗯。”

接过林中华递来的猎物,张艳什么也没说便转身招呼两位:“春明、解矿,帮个忙搬下东西......”

两人毫不犹豫,立即动手帮忙整理物品。

看着他们先走,带着东西消失在逐渐昏暗的打谷场,林中华成为了唯一留下的那个人。

他再次环视四周,确认无人后,轻轻一挥,将药材、古董瓷器等物都收入了储物空间中,确保没有遗漏之后,拿起剩下的两张凳子,转身朝燕子家走去。

当林中华抵达燕子家时,张艳等人已经摆好了一桌饭菜。

看到燕子在厨房里忙碌,林中华感激地说:“谢谢你,燕子。”

燕子指了指桌上的菜肴,笑着说:“别客气,这些都是你们带来的食材,我今天也借光尝尝鲜。”

这时林中华也不再推辞,大家坐下来开吃。

晚饭后,林中华等人借宿燕子家。

离开的第二天早上,林中华悄然留下五十块钱和一张字条,并告知如果燕子有难处可以去找他。

等到燕子回来发现这两样东西时,她愣了很久,才缓过神来,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路上,林中华看了看张艳和韩春明,叹息道:“没想到在一个岗岗营子里就花光了现金……”

“回靠山屯休整几天,我想找个机会去县城一趟,换些现金,然后再行动……”

虽然他有满满的金条存着,但是直接用金条交易显然是不现实的,还是需要一些现金和票证。

听罢,韩春明与阎解矿立即点头回应:“一切听从中华哥的安排。”

随后的日子,林中华一行人走访了靠山屯周边地区,耗费不少财力换取上百年的宝药及上千件古董书画。

直到农忙季节到来,才暂时停歇。

而这时,关于知青回城的消息不知何处传起,一时间不仅仅是在靠山屯,十里八乡无数知青都动了心,有些人已经开始翘首以盼,不再干活,更有人闹出了不小的动作,场面有些混乱。

如今的靠山屯,因为林中华的存在,那些去年没能考上大学的知青纷纷给他面子。

干活时认真劳作,教导村里的孩子也没有任何情绪。

闲暇时间,他们也总会找上林中华讨论关于知青回城的话题。

经过一番讨论后,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林中华:“中华哥,你说这事儿是真还是假?”

林中华无奈地翻了个白眼,说道:“传言就是传言, ** 终会水落石出。”

“我们该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地过日子。”

“真事自会成真,谣言也掩盖不了 ** ,最重要的是保证靠山屯的安宁。”

“若各位给我林中华个面子,就按我说的去做。”

听到林中华的话,周围的知青们彼此对视后,齐齐点头表示认同。

随着时间流逝,这件事情不仅没有平息,反而越发沸沸扬扬。

眨眼大半年过去,林中华与张艳、韩春明等人走遍周围十里八乡,几乎收集了所有藏在老乡家中的药材和古董字画。

直到秋收过后,有关知青回城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由于林中华的缘故,靠山屯这段时间格外稳定,并且被列入了首批返城的对象,受到重点照顾。

张老三一从县城归来便迅速将此消息告知所有知青,大家都激动异常。

高兴之后,大家异口同声对林中华表达了感激之情。

“我们能够作为第一批返城的知青,都得亏有中华哥的引导。”

面对如此热情的感谢,林中华微微一笑但并没有因此自居功高。

张老三大喊道:“诸位回去收拾收拾,等通知正式下来我立马告知大家。

到那时拿着介绍信就可以启程回城了。”

安排完毕后,张老三叫住林中华:“你跟着我去散散步。”

尽管未发一言,林中华却猜到了张老三要谈的内容。

无非是因为知青回城的事情,还有他和张艳的事。

此时此刻,在两人离开之际,韩春明与阎解矿互相看了一眼,随即说到:“中华哥,我们晚上会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