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礼物(1 / 1)

就在这时,大门被啪啪啪的敲响了,一个师弟打开大门,看到来了一队当兵的,立马立正敬礼道:“首长好!”

为首的一个军官,身着笔挺的军装,面容严肃,他扫视了一圈院子,然后目光落在了那台崭新的拖拉机上。他径直走到拖拉机旁,仔细地端详起来,不时地点头表示满意。

王伟民的师弟们见状,连忙上前敬礼。

军官转过身来,看着他们说道:“你们谁是王伟民,听说你们制造了一台性能卓越的拖拉机,我们部队正好需要这样的设备,能不能让我们试试?”

王伟民心中一喜,连忙点头答应,走上前去:“首长好”。

军官上前拍拍王伟民的肩膀道:“不错,小伙子,很有想法,我叫孔捷,听说你们这造出来了拖拉机,我想看看”。

王伟民稍稍愣神,随机反应过来:“孔军长好,我听李抗日说起过您,你请看,我给您介绍介绍”。

说着领着这些人到拖拉机旁,讲解了一遍,并且说了研究拖拉机的初衷,孔捷试驾了一圈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说道:“这拖拉机确实不错,国家正是需要的时候,你们能不能尽快生产出来?”

王伟民稍稍一愣,和林工对视了一眼道:“孔军长,不是我们不生产,实在是没有这个条件”。

接着林工也说到:“这位首长,我们这里是维修厂,要想生产最好找专业的生产厂,而且,目前我们的材料和技术也有限,制造出的拖拉机数量有限,质量也可能无法完全保证。”

孔捷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但他很快便想到了一个办法:“那你们能不能把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交给我,我们部队可以联系专业的生产厂家进行生产。”

王伟民和林工对视了一眼,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便点头答应了下来,严肃的说道:“孔军长,大街上都在宣传国家要举行开国大典,这是我们送给祖国的礼物,请务必收下”。

他们知道,如果能够将这台拖拉机推广出去,不仅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还能帮农民兄弟多种粮食。

孔捷敬了个军礼:“我会把今天的所见所闻写成报告汇报上去,给你们请功,并且你们把这么重要的发明上交,组织上一定会给奖励的,请安心等几天就会下来”。

“孔军长,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时王伟民说道:“并且,我们这不光制造了拖拉机,还设计了:翻转犁,小麦收割机,小麦脱粒机,抽水泵,还有我正在设计小麦播种机,计划设计简易的打井机,这些都能配合着拖拉机使用”。

孔捷听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说道:“好,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小李联系我”。

王伟民和师弟们送走了孔捷一行人后,便立刻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他们知道,虽然拖拉机已经制造出来,但要想真正推广出去,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测试和改进。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伟民带领着师弟们对拖拉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试和优化。他们不断地改进着拖拉机的每一个细节,从发动机到传动系统,再到车身和轮胎,都进行了精心的调整和完善,还制作了可以拆卸的车斗,可以拉货,也能拉人。

同时,他们还开始着手制造王伟民提到的其他农机具。翻转犁、小麦收割机、小麦脱粒机、抽水泵等一一被制造出来,并且都与拖拉机进行了配套测试。

经过多次的测试和改进,这些农机具都展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王伟民又开始研究打井机,他决定采用液压原理,利用拖拉机的动力来驱动打井机的钻头进行旋转和液压装置进行打井。

经过几天的努力,第一台简易的打井机也被制造出来。王伟民和师弟们拉着打井机到了王家村自家的地头上,开始进行测试打井,只见钻头在拖拉机的驱动下,迅速地钻入地下,没多大不一会儿,一股清澈的水流便从井口涌了出来。

村民们都围过来看稀奇,看到没多大一会就打了一口井出来,都很兴奋,大伯看着村里第一口用机器打出来的井道:“老少爷爷们们,这是咱村里打出来的第一口井,虽然在我家的地里,但大家都能用,这回是小九这孩子为了测试机器打的井,等以后机器定型了再让他过来多打几口”。

村民们都很高兴,老村长道:“我说爷们们,咱得把这口井保护起来,我家里还有点城门砖,去几个小伙子拉来,给这口井盖间房”。

说干就干,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立刻去老村长家里拉来了城门砖,开始动手给这口井盖起了房子。

王伟民又在村里打了几口井,用于对打井机进行测试和改进,他们不断地调整着钻头的转速和液压装置的压力,力求让打井机的性能更加稳定和完善。

经过几天的努力,打井机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仅钻井速度更快,而且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井的深度和直径。

王为民把一整套拖拉机留在了村里,毕竟他是从这个村子里走出去,给村里留一套农机具,也是想为村里做点贡献,让乡亲们都能用上先进的农机具,提高生产效率,过上更好的日子。

看着村里人高兴的样子,王伟民心里也充满了欣慰,这些农机具虽然简陋,但却蕴含着他们团队的心血和汗水,是他们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贡献。

学校放假了,明天国家将要迎来一个最最重要的日子,开国大典。整个学校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到处张灯结彩,红旗飘扬。

王伟民和同学们商量好明天也都穿上了整洁的衣服,准备明天一起参加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走在大街上,满大街都是热闹的氛围,到处都挂满了五星红旗,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不时还能听到鞭炮声。

先去了趟厂里,厂子里也是喜气洋洋,大家都在大扫除,师弟们特意将拖拉机和其他农机具擦拭得干干净净,摆放在厂子的显眼位置,以此向国家献礼。

新来的掌柜风风火火的跑过来,见王为民到了:“为民来找你师父了”。

“是啊,陈掌柜,出什么事了,您走这么急”,王为民问道。

“这不是明天开国大典,大街上家家都在挂红旗,贴对联,我找林工讨副墨宝,贴到大门上,沾沾喜气”,让他给写副对联。

“走,我和你一起去”,来到师父屋里,他正在挑衣服,看看哪件衣服合身,打算明天上街穿。

陈掌柜说明来意,林工稍微沉思,就在红纸上写到:

‘维修厂内造农机,技术革新显神威’,开国大典庆盛世,万众欢腾迎解放’横批:喜迎解放。

字写的是苍劲有力,王伟民和师弟们看着师父写的对联,纷纷鼓掌称赞,这幅对联不仅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祝福,也展现了他们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成就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