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总会断然打断:\"达康书记,不必多言,您也知道,这些话无法弥补我们的损失。
\"
\"在京州这片土地上投资多年,我们看到的只有被忽略和您的不作为。
\"
\"对光明峰的投资让我们深感遗憾。
\"
\"达康书记,如果您认为我误解了您...\"
话音未落,他指向会议室中的每一个人,对李达康说道:\"达康书记,只要您能叫出其中一个人的名字,说出他们的公司名称以及他们负责的光明峰区域,我便收回我的话。
\"
李达康听完,脸颊泛红。
他知道,张会长已不留一丝余地。
然而,他真的叫不出除了张会长外任何一位投资商的名字。
见李达康沉默不语,张会长开口说道:
\"达康书记日理万机,认不出我们这样的小人物再正常不过。
我也不会借此刁难您,但在如今京州如此恶劣的投资环境下...\"
说着,他目光扫向在座的投资商们,问道:\"诸位,还有谁愿意继续投资?\"
张会长一句话掀起了轩然 ** 。
投资商们立刻群情激奋。
\"投出去的钱被人骗走,达康书记却坐视不理,难道还要我们继续投入?我们又不是傻子!\"
\"我要撤资!\"
\"达康书记,即便我们全都撤资,之前的损失也得给我们个交代!\"
看着投资商们愤怒的表情,李达康感到天旋地转,眼前一片漆黑,几乎要晕厥过去。
\"我投!\"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大门被猛地推开,王大路与易学习携手而入。
站到众人面前,王大路再次坚定地说:\"我们大路集团绝不撤资!\"
二人推门进入会议室,相较之下,朴实稳重的易学习虽为吕州知府,却毫无架子。
商界大佬王大路西装笔挺地站在那里,仿佛是某种无形的存在。
李达康注视着他的目光中透出一种如获救赎般的神采。
然而,当王大路与易学习突然现身时,会议室里的投资人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疑虑。
易学习他们并不认识,但王大路却是他们的熟面孔。
这些年凭借与李达康的老交情,王大路的事业蒸蒸日上,早已成为商界的巨头。
这些投资人不禁好奇,王大路究竟意欲何为?他这是铁了心要投身这个烂摊子吗?还是单纯为了给老同事撑场面?这种举动似乎太过轻率。
还未等众人发问,王大路便神情严肃地环视在场的投资人,与易学习一同站到李达康身边,坚定地说:
“各位,请听我一句,大路集团绝对不会退出光明峰项目!我相信达康书记有能力带领我们走出困境。”
张会长按捺不住内心的困惑,问道:“王总,事已至此,大家的投资已经血本无归,而光明峰项目的重启遥不可及,您为何还要坚持?”
商人以逐利为天性,无论争端如何激烈,终究离不开一个“利”字。
张会长难以理解,如今李达康自身难保,京州局势混乱不堪,王大路却在此时挺身而出为其助阵,并且如此高调地宣布绝不撤资。
要知道,即便有些投资人的全部身家加起来也未必比得上大路集团投入金额的零头,而现在不仅亏损严重,还要追加投资?难道他对光明峰项目如此有信心?
事情似乎有了些眉目,与李达康交情甚笃的王大路竟提前知晓了某些隐情。
张会长话音刚落,其他投资人便按捺不住情绪,纷纷出言。
“没错,王总,据我了解,你们大路集团在这笔投资上的金额堪称天价,难道您不怕因此项目让大路集团陷入困境吗?”
“王总,今天我们来,就是要讨个说法!”
“对,李书记,京州方面到底要如何处理我们的投资款项?”
“李书记,我觉得咱们最好尽快签署撤资和退款协议,再拖延下去,我的企业恐怕连维持运营都成问题。”
“王总,我们态度已定,您无需多言。”
眼见众投资人撤资的决心如此坚定,李达康刚刚稍显好转的脸色再度阴沉。
他本想劝慰众人,却不知从何说起。
然而,王大路却抢先一步说道:“我明白,大家此刻的想法或许受外界舆论影响较大,导致有些情绪化。”
“光明峰可是 ** 重点扶持的项目!”
“我王大路以名誉保证,光明峰的建设绝不会就此搁置!”
“请诸位再给李书记一些时间,也给我王大路一份信任,给光明峰一次重新启动的机会,为京州提供一次面向世界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也为自己争取一个创造辉煌的机会。”
“当初大家选择投资时,满怀希望,若此时撤资,必将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就算李书记想要弥补你们的损失,恐怕京州也难以承担这样的压力。”
不得不说,原本只打算止损的投资人此刻确实如梦初醒。
他们可以对李达康施加压力要求撤资。
但已经投入的资金成了沉没成本,谁也不想白白放弃这笔钱。
这些钱不是凭空而来的,不少投资人还等着这笔资金维系企业的生存。
此刻听王大路这么一讲,众人恍然大悟。
如果光明峰项目失败,势必会在京州引发连锁反应。
短时间内,京州恐怕得耗费大量资源处理撤资带来的麻烦。
他们的资金……
抱有这种心态的投资人不在少数。
像张会长等人,虽然能接受丁义珍携款潜逃造成的损失,前提是他们确信光明峰项目能够重新启动。
相比起潜在收益,这点损失微不足道。
然而,也有些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动摇撤资的决心。
见投资人陷入沉思,李达康敏锐察觉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波动,目光随即发生变化。
他脑中灵光一闪,想到在这混乱局面下,利用利益关系分化庞大的投资群体。
此时,由于王大路和易学习的到来,已有类似张会长这样的人不再那么坚决地选择退出。
接下来,他需要做的就是争取这些人站在自己这边,分化瓦解,逐步安抚剩下的顽固分子。
当那些坚持撤资的群体发现自身孤立无援时,即便再闹腾也掀不起太大风浪。
李达康向前迈了一步,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
“光明峰项目是未来几年京州发展的关键工程。
无论是京州还是朝廷,都对此高度重视!”
“当然,目前我们面临诸多困难,但我向大家保证,这些都是暂时的。”
“在开完会之后,我已经核查了各位的投资情况。
请大家放心,光明峰项目必将重新启动!”
“已经有人制作好了相关报表,如果光明峰项目完工,大家能得到的年度收益是多少;而一旦撤资,又会给各位带来多大的损失!”李达康说到这里,突然转头怒视身后秘书,高声质问:“那个光明区区长孙连城呢?!我之前不是交代过,让他立刻整理好报表,尽快送来吗?他现在人在何处?”
看着李达康满脸怒气的模样,秘书心中一紧,以为是自己疏忽了,未接到相关的通知,因此对此事全然不知。
然而,见李达康情绪激动,且事态紧迫,他也不敢多言,低声试探着问:“李书记,要不要我去催催孙区长?”
“不必了!”李达康更加恼怒,“等他到齐了,看他如何向我解释。”
听闻此话,投资商们互相交换眼神,心中满是疑惑。
他们不清楚李达康所言的真实性,但当得知光明峰项目即将重启的消息时,顿时紧张起来。
早前,他们已一致决定撤资,毕竟项目长时间毫无进展,而现在,王大路公开支持,李达康更是亲口担保,难道高层真的有意推进此事?
若是如此,他们若执意撤资,不仅会错失赚钱良机,还可能面临资金损失的风险!
“李书记,光明峰项目何时重新启动?”有投资商急切地询问。
“李书记,上级是否已有相关扶持计划?”另有人补充。
“没错,单靠我们的投入根本无法完成项目。”还有人附和道。
李达康察觉到多数人心中的犹豫逐渐消退,松了一口气,连忙表态:“请各位安心,上级定会有相应的扶持措施。
不仅京州高度重视,整个汉省对光明峰项目同样十分关注。”
即便请求朝廷支援的文书尚未递出,李达康此刻已顾不上太多。
他必须先稳住眼前这些人的情绪。
至于项目重启的难题,以及资金链断裂后的应对之策,只能留待日后解决。
话音刚落,易学习便紧接着说道:“没错,请相信达康书记!我是吕州知府易学习,我向大家郑重承诺,吕州必将与京州携手共渡难关!”
“我将始终与达康书记保持一致立场!”
易学习话音刚落,李达康忍不住回头看了他一眼,满是惊讶。
他清楚记得前晚自己否决易学习迁建大风厂提议时的坚决态度。
易学习此番表态不仅让李达康震惊,更在投资商群体中引发强烈反响。
他们难以置信,这位看起来朴实无华、如同普通农夫般的人物,竟是吕州的知府?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竟公开宣布吕州将与京州并肩作战。
这完全超出了投资商的预期。
作为一方父母官,易学习此举无疑传递出明确信号:无论经济差距多大,吕州都选择与京州共进退。
这种表态在官场实属罕见。
毕竟大多数官员都会选择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