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吕州真能接纳大风厂,我也……”
看着李达康一副笃定吕州绝不可能的模样,孙连城感觉手机振动了一下,紧接着邮箱提醒声响了起来。
他抬手示意李达康稍等。
掏出手机,打开邮件后,他嘴角微微上扬,满意地点点头。
然后把手机转过来给李达康看,一脸无辜地说:
“达康书记,吕州知府易学习同志给我回信了,表示他们非常欢迎大风厂前往吕州设厂,并且承诺提供政策支持。”
“你刚才不是说如果他们愿意接收大风厂的话……”
孙连城略显疑惑地盯着屏幕,尽管他不清楚郑西坡是如何将事情捅到李达康那儿的,但他意识到大风厂的问题错综复杂,若落在自己身上,该补救的步骤还是要完成。
一大清早,他便草拟了一份邮件发给了易学习。
哪知道,李达康很快找上门来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邮件,李达康一时语塞,脸色铁青。
他万万没想到,孙连城的动作如此迅速,甚至绕过了自己直接联系了易学习。
自从年轻时因履历问题被调离后,他就再未与易学习有过联络,因为他向来看不起这个同僚。
如今京州大风厂事件闹得满城风雨,孙连城跳过他直接去找易学习接手大风厂,即便他没有明确表态,易学习那边恐怕也会误认为这是他的主意吧?这不是在往自己脸上抹灰吗?
看着孙连城得意地站在面前,李达康气得浑身发抖。
谁让孙连城擅自行动的?难道他就不在乎自己的颜面?
李达康强压怒火,直截了当地拒绝道:“我不赞成这件事,我始终认为,大风厂的事务属于我们京州内部的事情,不需要外人插手。”
孙连城听罢,虽内心怒火中烧,却依旧摆出一副不解的模样,反问道:“易学习可是您的故交,怎么能算外人呢?”
稍作停顿,环顾四周皆是看热闹的下属,孙连城忽然装作恍然大悟,说道:“哎呀,书记,外界都说您和易学习是老友,原来都是误会啊!难怪易学习这样的官员会待在偏远之地,谣言终究不可信。”
李达康瞪了他一眼,对这种故意煽风 ** 的行为十分不满。
孙连城这番意味深长的话刚说完,周围围观的光明区下属们顿时惊得张大了嘴。
有人聚在一起低声议论,似乎对易学习与李达康的关系毫不知情;而另一些人则强忍笑意,显然他们对此事了如指掌,更明白孙连城此言的目的所在。
从李达康那几乎被气到乌黑的脸色便能察觉一二。
李达康愤怒至极,全身颤抖,怒发冲冠也不足以形容此刻他的状态,因为他整个人仿佛快要燃烧起来。
表面上看,孙连城是在澄清他对易学习与李达康之间关系的误解,但实际上,他这是借机将李达康推入深渊,意图毁掉他的名誉!
原因在于——
当年两人共事时,因修路问题引发了一场涉及人命的官司。
易学习和王大路为他李达康顶罪。
之后,李达康成为京州知府,鲜有人敢提起这段往事,但稍微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如今,孙连城旧事重提,并公开表示以李达康现在的地位,不该有像易学习这样的老友。
这无疑是在指责他忘恩负义,只顾自身仕途,却抛下曾经帮他担责的朋友!
本来,李达康早已将此事抛诸脑后,但经孙连城这一挑拨,恐怕不用多久,整个光明区甚至整个京州的基层都会对此议论纷纷。
他李达康又将面临无数下属背后的非议。
不用多想,他的威信必然再次受损,人心尽失。
这段时间接 ** 生诸多变故,李达康已失去不少民心。
如今又因这陈年旧事再次受损名声,想到此处,他心中仿若刀割般疼痛。
即便对孙连城恨得咬牙切齿,甚至想将他碎尸万段,李达康依旧告诫自己保持冷静。
他强压怒火,语气严厉地质问道:“你简直是胡说八道!”
“孙连城,别在这里蛊惑人心、强词夺理!什么时候我否认过与易学习的关系?我不过是说,大风厂是光明区的问题,工人大部分来自京州,难道你要让他们背井离乡去外地发展,于心何安?”
“什么?”
“孙连城,你想过没有,这些工人生活本就艰难,现在又要离开家乡,他们的父母子女怎么办?这不是你逃避责任、对百姓诉求置之不理,还在这里装模作样地指责我吗?”
听到这话,孙连城内心满是无奈。
妈的,说到无理取闹,谁能比得过你?
这事儿还是陈岩石带着郑西坡找上门来的。
不然的话,这不是你李达康在沙瑞金面前拍胸脯保证能处理好的么?跟我有何干系?
当年大风厂起火时,我根本不在现场好吗?要不是担心你们两个没事就来找麻烦,我才懒得管这种闲事!
有机会你就破口大骂,简直畜生!
孙连城心中虽有怨气,但脸上依然镇定自若,冷静分析道:
“李书记,话不能这样说。”
“当年国家推行环保政策时,京城周边的重工业企业都被迁到了外省。”
“当初那些重工企业里的人,个个都积极主动,争相要求投身国家建设,为减轻国家负担尽一份力。
光明峰项目若想推进,达康书记您也清楚,光明区已经没有太多可供开发的工业用地了。
我只是提议他们搬迁至邻近县区,并未超出汉东省范围!”
“居然不愿意了?”
“仅仅是搬去隔壁县,就说是要离开家乡,舍弃一切?”
“况且易学知府已提前安排妥当,那边愿意提供政策支持,帮忙建造厂房与员工宿舍,甚至解决子女教育和老人就医问题,就是为了让他们安心投入工作。”
“做到这个份上,还有怨言?还敢来找你 ** ?是谁给你添乱?你告诉我,我亲自去找他好好说道说道!”
“这些人还有没有奉献精神?还有没有把共同富裕的方针放在心上?”
“闭嘴!”
李达康听出了孙连城话中的深意,越说越觉得不妙。
他心头一震,额头瞬间渗出冷汗。
关于大风厂用地的事情,是沙瑞金亲自打来电话叮嘱的。
仔细一想,定是陈岩石那老狐狸又在背后进谗言了。
虽然沙瑞金可能并未完全了解事情全貌,但绝不能让孙连城这样胡乱指责。
孙连城若是真要挑事,他李达康的仕途岂不是毁于一旦?
呵斥完孙连城后,李达康试图迅速转移话题。
这件事本是他故意利用矛盾去压制孙连城才挑起的,虽说是沙瑞金的意思,但想要升迁,就得遵循一个原则:老大永远是对的!即使错了,自己也得先主动认错。
否则任由孙连城继续说下去,事情闹大了传到沙瑞金那里,丢的可不仅是沙瑞金的脸,更会牵扯到他自己。
一旦沙瑞金得知实情,那些他曾竭力掩盖的小动作,恐怕很快就会被人举报揭露。
再过一天,因为踏入京州大楼的右脚,他的仕途可能就此画上句号。
“孙连城,我发现你总喜欢把芝麻大的事放大成西瓜,死死咬住一点小问题不撒嘴!”
“这些事儿明明可以好好谈,慢慢定夺嘛。”
“你这是明摆着跟我唱反调,还在这里诉苦,你是区长,得带个好头啊!”
听罢,孙连城差点笑出声来。
“李达康书记,您这不是一贯的做法吗?揪着小问题不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只是实事求是罢了。”
无奈地摇摇头,孙连城心想,与其在这和李达康争辩,倒不如去处理点正经事。
比如接下来可以接见几位访客,喝茶看书岂不更好?
但此刻,他必须先把李达康可能抓住的漏洞堵死。
孙连城立刻点头哈腰,装作十分认同的样子:“达康书记说得很对。”
“不过光明区确实缺地,我的建议是把大风厂搬到吕州去。”
“不过如果您觉得吕州不合适,这事也还有转圜余地。”
“毕竟,达康书记您要是愿意,完全可以从光明峰项目里匀出块地给大风厂!”
“光明峰可是您亲自负责的国家级重点项目呢。”
“行啊,您要是决定了,直接签字就好,我双手赞成。”
四周的下属听到这里,早已憋不住笑出了声。
谁不知道李达康一心要把光明峰当招牌,借此往上爬?
在光明峰项目上开这个口子,这不是直接要了他的命吗?
看着众人掩嘴偷笑,孙连城依然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
李达康深吸一口气,强行克制住握拳的冲动。
毕竟,是他自己说过别纠结小事的;再说,也是他先提出来批地建厂的事儿。
此时自然不宜继续纠缠先前的话题,但李达康绝不会容忍任何人对光明峰项目的觊觎。
他背负重压,倾注大量心血,甚至为此做出了诸多令自己不安的举动。
若光明峰项目再生变故,他恐怕真会从高楼跃下。
李达康目光如炬,直视孙连城,语气严厉:“批地的事以后再说,我今日前来,是受命调查你!”
“调查我?我有何事可查?”孙连城一脸茫然,心中暗忖,这李达康又玩什么花样?没事总找茬,不如回去喝茶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