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交公粮(1 / 1)

薛成远挥动镰刀,干脆利落地从根部切断,毫不迟疑。

什么先收后砍,他不管那些规矩,直接把所有的玉米全砍倒再说,不管有用没用。

随着他的左右挥舞,就像一台移动的收割机,不一会儿便倒了一大片。

“哎哟,成远,你这速度太厉害了!谁想到你上山如此娴熟,进村如此灵活,干起农活更是内行,哪像个首都来的!”

“咱们都在红旗底下长大,低头干活才能学到更多。”“之前确实不行,自从到了咱们村才学会的。”

“你们城里人就是思维敏捷,说话也好听,我们这些乡巴佬笨嘴拙舌,学不来你的巧法。”

几个年轻人正说着,其中一人举起镰刀猛地砍下一根玉米,却忽然僵在原地,脸色大变,嘴唇颤抖不已。

“你怎么了?病了吗?”旁边的人推了推他,却发现他浑身都在发抖,抖得厉害。

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另一个人也愣住了,拉着年轻人往回跑。

“快跑!拿枪!有熊瞎子!”

薛成远听到不对劲的声音,提起枪就冲了过去:“怎么回事?说话!”

“熊瞎子下山偷苞谷了!”

赶到现场时,众人看见远处玉米地里有个黑影坐在地上,身边散落着七八根玉米,正在剥开啃食。

“秋天的黑熊囤积脂肪过冬,跑田里来啦!”

“以前来过吗?”

“来过!不然老队长不会让我们带枪来。”

“怎么处理?”

“先把熊吓跑!要是熊不走,那就只能打死它!”“无论如何都不能糟蹋庄稼!”

山村里一年的辛苦劳作,就在这几天见分晓。

这只熊要是继续这么啃苞谷,村民绝不可能容忍。

听闻消息后,薛成远朝天鸣枪示警。

这熊还没反应过来,远处正在割稻的众人瞬间紧张起来。

“老队长!”

黄挺高喊着:“出事了!”

说着,他放下镰刀,抱起刚割下的稻谷放到一边,抄起枪迅速奔向玉米地。

“还愣着干什么……”

老队长话未说完,又是一声枪响传来。

“都过去看看怎么回事!是不是真的出问题了!”老队长背起枪,紧跟在黄挺身后赶去。

这两声枪响吓得正在进食的熊直接呆住,手中的玉米掉落在地。

“滚开!”

旁边的人吆喝着端起枪向前逼近。

只要熊有一点危险举动,这群人就会齐射,确保它必死无疑。

原本大家以为这么大的熊一定很危险,毕竟上次有只熊下山,凶猛得很,村民们费了好些子弹才解决掉。

然而,这次这只熊被众人持枪逼近时,竟然灵巧地一转身,把身上的玉米丢在地上,四肢着地快速逃向反方向。

这一路如同车撞一般,玉米地里的秸秆被撞得东倒西歪,它一头扎进山林中消失不见。

“成远!怎么回事?!”

黄挺快速赶到薛成远面前,确认他无恙后松了口气。

“熊瞎子下山了,我刚才开枪想把它吓走。”薛成远指向远处,“看,它正跑呢,很快就要进山了。”

黄挺顺着方向看去,那熊一路狂奔,仿佛背后有人追赶一般。

眼下正是玉米成熟的时节,山里的熊和野猪都下山来觅食,掰玉米、拱玉米的,得当心着点,要不然你想想,为啥老队长让我们带枪上山呢?

老队长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黄挺连忙安慰:“别担心,那熊早就被吓跑了。”

“那就好。”

老队长盯着血沉管说道:“下次要是再碰见,不用多想,只要感觉有危险,就开枪,懂了吗?”

“明白了,老队长。”

黄挺回头看见其他人也赶来了,喊道:“你们跑这儿干啥?快回去!人都在这儿,那边怎么办?有人留下帮忙吗?”

“都回去吧,我和老队长在这边帮忙掰玉米,你们赶紧把那边的收完送到村子里,然后立刻回来收这边的玉米。”

黄挺吆喝着,低头一看,镰刀忘了带,还得回去一趟。

等到太阳偏西,这边的稻谷已经收完了,玉米只收了一小部分。

村子里的人(赵好赵)正用骡子拉的平板车运送稻谷和摘好的玉米回村里。

来回折腾,直到天黑才把东西运完。

“累死我了!”

薛成远进门放下东西,把鱼篓放到一边:“你瞧瞧想吃什么,先处理一下,我先去洗个澡,回来给你做螃蟹。”

“行,你赶紧洗吧!”

薛成远走出门,打算去后面冲个澡。

“成远!不赶紧做饭尝尝今天捞到的好东西吗?”

薛成远刚出门,就看见王伟强从旁边走过:“听说你今天捞了不少鱼。”

“老药要是来,让他带酒来换,不然别想吃!”

薛成远笑着说道:“可不能让老药占我的便宜,得好好敲他一笔!”

“羊都快被薅秃了,你还薅啥?”

“没关系,薅不到别人,但老药肯定逃不掉。”

薛成远总想着从采药人那儿拿点东西走,看着他们一脸无奈的表情就觉得有趣。

后来再去取些东西送过去,看着采药人接过东西时那古怪的神情,薛成远就想笑。

给羊薅秃了,再给它送点生发剂。

哎,就是玩!

接下来的几天,村子里的人都忙着秋收,地里的稻谷和玉米全部收完运回村里。

把玉米掰下来,稻谷脱粒后,剩下的就是晾晒粮食,等准备好交公粮。

这时的公粮占粮食总量的大部分,剩下的按人口分配。

根据村子的人数、壮年劳动力和老人孩子的数量来分粮食。

毕竟包产到户还没开始,农民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因为干多干少都跟自己没关系,干着也没劲。

交完公粮后,每人还能分到一点钱,但也不算多。

这里是在深山里,山下的管不到这儿。

种多少粮食就交多少,实际上没外人的情况下,都是自己人说了算。

老队长愁眉不展,田地面积明摆着,如果亩产提高,粮食虽多,但村里人口定额不变,口粮分配依旧有限。

虚报亩产又愧对良心,还可能惹麻烦,这可不是小事。

“队长为何唉声叹气?”薛成远悠然擦拭着猎枪,“年纪越大越纠结,只会加速衰老。”“我在想如何分配粮食。”老队长盯着手中的枪,“是否如实上报实际产量?”“即使上报,村里口粮依旧如从前,没变化。”“谎报风险大不大?”“你觉得呢?”薛成远心知肚明结果。

“那就如实上报,还能怎么办?按规矩,不该养的家禽牲畜都得清理。”“只是因为我们地处偏远,没人检查。”薛成远放下枪站起,“不过不能全报实情,玉米照实报,水稻和红薯可稍作调整。”“怎么说?”“今年水稻普遍倒伏减产,不过我们这儿还算不错。”“产量降一点,每户多分点影响不大,就当损耗了。”“玉米不行,红薯挖出来每户多分些也无妨。”薛成远为老队长计算,“咱们村就这么几户人家,人均分这点儿够干嘛的?”“我们是山村民居,怕什么?”老队长有些动心,但还是摇头,“这里人多嘴杂,只要一人泄密,后果不堪设想。”“成远,你去年来时已入冬,公粮已交,没经历过。”“这里粮食上缴管理最严格,出问题性命攸关。”听罢老队长的话,薛成远理解了,“那就按原计划交粮,咱们可以去湖里捕鱼、设陷阱打猎补充。”“唉!”老队长抽着旱烟,“以前好好的,交完税还能剩不少,现在反而少了。”“若不是靠山,真不知多艰难。”“放心,会变好的。”“再过十年就好了。”“队长,你去交粮不?”黄挺上前,“水稻和玉米都晒好了,咬一口嘎嘣脆,没问题。”“当然去!交粮哪能不去!”老队长精神焕发,“山下公社的人越来越嚣张,总说山下比山上好,我也要去看看他们过得怎样,粮食产量如何。”“我去准备,咱们准时下山,顺便让老木匠修修板车,到时候运粮下山。”“行,忙去吧。”“队长,咱们先回去吃饭吧。”“你先回,我在这守着,待会你婶子送饭来。”“回去吧,他们在干活,你在这守着干嘛?”薛成远应声告别众人回村。

“不是看你啥?”薛成远发现辛琇晶期待地看着自己,好奇地问:“想吃什么直说,这么看我怪不好意思的。”“你还有不好意思的时候?”

辛琇晶整理了一下鬓角,目光落在薛成远身上:“家里不是还有干辣椒之类的嘛,要不要把昨天抓的螃蟹处理一下?顺便还有毛蛋上山捉的野鸟也送来了,我中午已经炒好了。”她接着说,“再煮两个绿皮咸鸭蛋,咱们一起弄,既快又好。”

昨日不知何时,辛琇晶去了一趟稻田,捞了半篓螃蟹,黄鳝和泥鳅倒是没多看一眼就放过了。

“还没吃够?”薛成远听罢,笑道:“咱们这是哪户富贵人家,说吃的尽是荤的。”

“你不是说要多摄入肉蛋奶吗?肉和蛋多点对身体好呀。”薛成远摇头,“唉,这话倒像是全让我背上了。”

他放下东西:“你去准备辅料,这些你最清楚不过。”“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