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东北三宝(1 / 1)

\"有什么辛苦的?山上都是姑娘媳妇的,整天说说笑笑的,平时还能同住一间屋,别提有多舒服了。

\"

听着薛成远说的话,辛琇晶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几秒后又笑了:\"你们城里人真是嘴贫,山上护林队全是爷们,你以为我不知道。

\"

\"去我家坐坐?\"

\"做啥?\"

\"看看。

\"

薛成远朝着屋里喊:\"黄哥,我在村里转转!\"

\"随意走,有事喊一声,直接报我名字!\"

\"我的名字不管用,你报老队长的名字,在王家村,百分百管用。

\"

薛成远一路跟着辛琇晶走在山村间。

\"薛成远,我告诉你,前两天我刚来,村里听说我是高中生,就给我安排了个 ** 的小泥屋,门口还有栅栏,老队长还让人上山给我捉了两只野鸡。

\"

\"把翅膀和羽毛剪掉,放在草棚里,说是养着,等到春天能下蛋。

\"

\"春天你来,就能吃到新鲜的鸡蛋了。

\"

看着辛琇晶高兴的样子,薛成远无奈地笑了笑:\"有必要这么激动吗?山上到处都有这些,走出去没几步弯腰就能抓一只。

\"

\"不一样,我在辽沈的时候,从来没养过,这是我自己养的。

\"

经辛琇晶这么一说,薛成远才想起,她家是因为成分问题,才被下放到王家屯的,家里以前也没养过这些。

走到房门前,薛成远停住了脚步。

\"站着干嘛,进来!\"

辛琇晶见薛成远站在原地不动,直接上前把他拉进了屋。

\"不对劲,辛琇晶同志,这大白天的,太不妥了!\"

\"有什么不妥的!进来坐坐怎么了?\"

说着,辛琇晶拿起暖水瓶给薛成远倒了一杯热水:\"呐,新杯子,还没用过。

\"

\"我们城里人没这么多讲究。

\"

薛成远打量着屋里的布置。

外屋是灶台和水缸,锅碗瓢盆还没摆上。

再加一张桌子,两张椅子相对而坐,桌子上还有一盏煤油灯。

内屋则是一张大炕,上面铺着崭新的粉红色棉被。

辛琇晶在一旁注视着薛成远,开口说道:\"你知道吗?我认识最早一批下乡插队的人,因为出身问题,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

\"天还没亮就起床干活,累到腰椎受损,后来收到的信里提到,很多人撑不住,**了。

\"

\"我绝不会这样的!我要保持乐观!我还想回家看看父母,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

薛成远抿了口热茶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

\"对吧!我们真是想到一块去了!\"

辛琇晶笑着回忆:\"我上火车时第一眼就注意到你了,你跟其他人完全不同。

\"

\"他们有的兴奋,有的失落,还有的郁郁寡欢,看我的眼神带着些异样,唯独你很平静。

\"

\"你的穿着,你的谈吐,都与众不同。

仿佛有一种神秘感,吸引着我去**。

\"

察觉到辛琇晶的话越说越离谱,薛成远转头看向她,发现她的目光有些奇怪。

\"说实话,你是不是对我有别的想法?\"

\"嗯?\"

辛琇晶愣住了,回过神来脸色微变:\"薛成远同志,请注意措辞!我们都是Gm同志,别胡思乱想。

\"

\"那你为什么一直盯着我看?\"

\"我……\"

辛琇晶回想刚才的场景,不知如何回答。

刚才她的确动了心,想要接近薛成远,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但她是个黄花大闺女,即便家里开明,也无法接受那样的言语。

\"算了,不逗你了。

\"

薛成远放下茶杯,对辛琇晶说道:\"这次来,我可能要在王家屯长期驻扎了。

\"

\"啊?真的假的!\"

辛琇晶顿时来了兴趣:\"那你住哪儿?怎么吃饭?有人安排吗?\"

\"没呢,我就两头跑,山上带东西下来,屯里送生活物资上去。

\"

\"这样也不错,总比在山上强。

\"

辛琇晶思索片刻:\"要不然回头我跟老队长提提,让你住我隔壁?那些泥巴房本来是留给后来人的,条件虽然差些。

\"

\"反正现在没人住,你正好可以住。

\"

\"具体还得听老队长安排,今天只是过来送信送东西的。

\"

辛琇晶还想继续聊,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喊:\"成远!过来一下!\"

\"黄哥叫我,我过去看看什么事。

\"

\"我和你一起去。

\"

辛琇晶放下手里的东西,紧跟着薛成远走出门外。

\"黄哥,什么事?\"

\"哦,你带来的信呢?拿出来,屯里有信封,待会送过去。

\"

薛成远答应着,将信从衣兜里取出放在桌上。

\"行了,别走了,你嫂子饭快做好了,一会儿就开饭。

\"

黄挺封好信封笑着说:\"中午咱们就小酌一杯,留点肚子晚上喝。

\"

\"晚上老队长那边可热闹了,保证让你喝个痛快!\"

封好信封后,薛成远又写上了寄送地址。

\"二蛋!\"

\"哎!\"

一个小男孩跑进屋里。

\"去,把信交给栓叔,他后天下山,让他帮忙带下去!\"

\"爸!\"

看到小男孩伸手,黄挺愣了一下:\"干嘛?\"

\"花生!不是说好送一趟给两颗花生的吗?\"

听到二蛋的话,薛成远忍不住笑了:\"付出就有收获,没错!\"

\"别找你爸要花生了,这里有!\"

二蛋接过东西一看,连连摇头:\"不要!不认识!没有花生好吃!\"

“成远,别给这小子糖。

这东西多珍贵,不是过年过节的,不合规矩。”

“黄哥,你也太小气了吧,我来蹭饭,给孩子带点糖怎么了!”边说边把三颗大白兔奶糖塞到二蛋手里。

一听是糖,二蛋两眼放光,连包装都不撕就往嘴里塞。

“剥皮!纸不能吃!”

听到薛成远的话,二蛋剥开包装,放进嘴里,笑得眯起了眼。

“甜吧。”

“嗯嗯嗯!甜!”

“甜还不快谢谢成远叔!”

黄挺没好气地说。

二蛋笑着答:“谢谢成远叔!”

“喊哥!”

黄挺听薛成远这么说笑了:“让你儿子叫我哥,你又叫我哥,这辈分怎么算?”

“各算各的,我才18岁,叫叔的话都显老了。”

两人聊着天,辛琇晶进了里屋帮黄挺媳妇干活。

“姑娘,你是城里来的,别忙这些,让我来。”

“嫂子,城里人怎么了?城里人也要吃饭干活,都是父母养大的,没什么不行的。”

“哎,这么娇嫩的姑娘送到我们村来,真是受罪啊。”

“不过我听我家男人说,那个从城里来的娃,后来也常下来,你在村里不认识人,可以多和他聊聊,读书人说话肯定不一样。”

“嗯。”

没多久,饭做好了,端上来直接上炕。

黄挺三个孩子在一旁吃,他们四个人坐炕上吃。

“条件有限,就这么多了。”

薛成远看着炕桌上摆的东西,猪肉炖粉条,野猪肉,小鸡炖蘑菇,野山鸡,鸡蛋焖子,清炖白萝卜,四个菜都是用盆装的。

“黄哥,你这是不想过了吧,弄这么多?”

薛成远看着眼前的东西,难以置信地说。

“你这话怎么说呢,什么叫不想过了,在我们东北,家里来了客人就要拿出最好的招待,一定要好好招待你!”

黄挺给薛成远倒了半碗酒,说道:“你看,这野猪肉是冬天时村里分的,萝卜是囤的,鸡蛋是从飞龙窝取的,没花多少钱。”

这确实是薛成远没想到的,原来这里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

“来,一起干一杯!”

举杯和黄挺碰了一下,薛成远喝了一口:“这酒怎么有点甜?”

“我知道我知道!”

二蛋在一旁伸手说:“我跟我哥去摘蓝莓酸果,是我娘酿的。”

“什么时候能摘?”

“等到春天夏天吧,那时野果多,村里的小孩都在山边摘着玩。”

“山里的孩子和城里的不同,想吃甜的只能去摘果子,过了季节就吃不到。”

“挺好,到时候我陪你一起去山里摘东西。”

大家正聊着,忽然听见外面有人敲门。

“推门,没插!”

“我在门外就能闻到屋里香喷喷的。”

看着来人,大家笑着说:“老队长,一起吃点吧。”

“不用了,我是来找成远说点事的。”

“今天你们下山我去山里下套子后,已经跟你们山上的人说了,以后成远三天在王家屯,再上去一天,两边都不能缺,上面的规定,多少还是得遵守的。”

“住的地方就在那姑娘旁边的屋子,我等会让老婆子去收拾一下,放些干净的乌拉草进去。”

“就这么点事,你们吃吧,别喝太多,晚上还要去我家!”

“行,谢谢老队长!”

“你们吃吧。”

看着老队长走远,薛成远疑惑问:“什么是乌拉草?”

“你知道东北三宝吗?”

“不是人参、鹿茸、貂皮吗?”

“鹿茸配不上三宝之一。”

“东北三宝为人参、貂皮与乌拉草。”

黄挺饮了几杯酒,兴致渐浓:“人参乃宝物,只需挖出一棵十年以上且完整的野生人参,送到县里的收购站,便可卖出十几块银元。”

“年岁越大,价值越高。”

“貂皮更是无需多言,水獭不易猎捕,这东西冬天保暖效果极佳,如今价格也不低。”

“至于乌拉草,在我们这儿是用来保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