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成远自我介绍完后继续说道:\"黄哥,我想知道咱们这支护林队总共有多少人?\"
\"加上你一共九个,在整个长白山,至少也有几百人。
\"
\"还有周围山村的民兵队,都是我们的后备力量,一旦有事,招呼一声马上就到。
\"
\"平时就是上山巡逻,防止有人乱砍滥伐,还有偷猎。
\"
\"这里的规矩很简单,那就是上山 ** 不能用枪,最多只能用一些旧式 ** 。
\"
\"可以用网、笼子、陷阱,但不能用药、不能用枪。
\"
薛成远烤着火,点头表示同意。
\"你现在刚来,枪暂时不能给你,给你你也开不了。
\"
\"等过完这个月,找个时间教你**。
\"
\"上山后,这边有一把弩,你拿着,还有**和**,这些巡山必备的东西一定要带。
\"
几个人断断续续地聊着。
随着一阵说话声传来,房门被推开。
\"今天真是倒了大霉了,不知道哪个傻瓜在路上设了陷阱,大雪覆盖下什么都没发现,直接一脚踩上去。
\"
\"幸好雪厚,不然我就废了!\"
黄挺看到进来的人笑着说:\"快进来烤烤火,驱驱晦气,我们这儿来了新人,你来看看。
\"
\"哎呀对对对!差点忘了这事,说好这两天到的。
\"
进来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看着薛成远把背上背着的枪放下,搓了搓手伸出来:\"我叫蔡家用,你就叫我老蔡就行。
\"
\"这次听说是从首都来的,直接加入我们的护林队。
\"
\"你是高中生吧?\"
\"还没毕业。
\"
\"没毕业也是高材生啊!我们这一帮大老粗,一个护林队八个人,加起来写不出八个字!\"
蔡家用笑着说完后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对了,回头我想给家里写封信,你看能不能帮我写?\"
\"没问题,为人民服务!\"
\"看,这就是首都人民的大气。
\"
\"来,我刚刚抓到一只傻狍子,今晚加菜!\"
说着从后面的背包里拿出一只介于鹿和羊之间的动物:\"这只傻狍子真是傻乎乎的,一路跟着我走,结果一脚踩空,掉进山沟里去了。
\"
\"掉进山沟的冰层里可不好处理。
\"
\"当我把它弄上来的时候,已经冻成了冰棍。
\"
\"丢了也可惜,拿回来给我们加个菜吧。
\"
说着蔡家用蹲下身,用刀给傻狍子剥皮去血,取出内脏,把肉取出来。
\"成远,我们这儿平时允许上山打猎,如果你嘴馋的话,可以自己打些飞龙或者野兔,没关系。
\"
那天,薛成远一直静静地听着屋里的谈话和笑声,偶尔也插几句,但大多数时候都在观察和倾听。
周围的中年人都很健谈,有的甚至喜欢分享一些趣事,荤段子也不少见。
“我们这山上没什么好调料,凑合着吃吧。”
“来,多吃点。”
饭菜很简单,除了盐,再无别的味道。
虽然吃得勉强,但也算是热乎。
薛成远没有急着拿出空间里的调味品,大家已经动筷了,这个时候拿出来,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饭后,他用融化的雪水洗了脚,然后躺到自己的铺位上。
没多久,其他人也开始各自休息,屋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的柴火噼啪声和轻柔的鼾声。
“咕噜。”
咦?
薛成远被这奇怪的声音惊醒,顿时清醒过来,竖耳聆听外面的动静。
“嘎吱嘎吱。”
声音越来越近,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试图推开门!
屋内黄挺睡得很沉,房门也紧闭着,除非是大型动物冲进来,否则像这种小家伙是进不来的。
薛成远起身穿好衣服,走到门口,拔出顶门的木棍,打开门一看——一只长约一尺、黄褐色的圆筒形动物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关上门后,他回忆着刚才那东西的样子,总觉得似曾相识,却一时想不起来。
“成远!起床啦,吃饭咯!”
迷迷糊糊间,薛成远被推醒,猛地坐直身子。
“不错嘛,动作挺快的。”
黄挺笑道:“赶紧吃饭,一会儿跟你一组出去转转,让你认认路。”
“好嘞!”
穿戴整齐后,他们围坐在桌边,享用着昨晚炖的狍子肉汤。
桌上还有一瓶胡椒粉。
“对了,这是我从城里带过来的胡椒,放汤里能去腥增香。”
说着,黄挺递了一小瓶给旁边的人:“尝尝看。”
“这玩意儿得不少钱吧?”
“不贵,就是普通的香料。”
“成远对你这么客气,你可不能辜负人家的好意啊。”
黄挺接过胡椒,往自己碗里撒了些。
“你少倒点,这是成远大老远带过来的,你这一顿就把它吃光了!”
“知道了知道了。”
黄挺分给大家后,舀了一勺汤喝下,咂巴着嘴:“果然,汤的味道变得更好了,也不腥了,更清爽。”
“厉害,这东西真不错。”
“对于我们这种生活的人来说,确实是好东西。
不过太少了,下次我再去城里看看能不能多弄点回来。”
听到这话,薛成远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冬天你们吃菜怎么办?”
“吃什么菜?”
蔡家一边喝着汤一边说:“我们山上哪有菜,想吃菜的话,就带着肉去王家屯换点土豆、萝卜和白菜,其他的冬天都没有。”
薛成远听了眼睛一亮。
对呀!
东北的冬天漫长,蔬菜种类本就有限,新鲜绿叶菜更是难得。
至于大棚种植,现在更是不可能,连塑料薄膜都紧缺,更别提玻璃。
如果没有这些材料,要种什么大棚蔬菜呢?
但如果他在空间里种点青菜,岂不是比肉还要珍贵!
不过为了不引起怀疑,还是得借用一下大棚的概念。
思索片刻,薛成远已经有了主意。
“要是冬天能吃到青菜就好了。”
话音刚落,周围瞬间安静,所有人目光齐刷刷投向薛成远。
“看什么呢?”
“成远,这种话可不能随便说。”
黄挺轻咳一声:“吃完饭就散了吧,待会我带你出去转转,这么多年头一遭来这儿,得好好教教你。”
“成远,别说了,休息一下跟我出去。”
“刚才那话以后别提了。”
“长白山,或者说整个东北,一旦下雪,想种菜就很困难。
天气太冷,土地冻住了,又没太阳,再好的地也难成活。”
薛成远微微一笑:“黄哥,我说的是实话,这青菜确实可能种出来,但有条件限制。”
“什么条件?”
蔡家的脸色严肃起来:“如果你能在长白山这样的季节种出青菜,别说别的,你在长白山附近就能横着走。”
“不对,应该是整个东北。”
“你知道冬天吃到新鲜青菜有多难!青菜比肉还贵,这是真的。”
“这话有点夸张了吧。”
在这个时候,人们更缺油脂和肉类,冬天的蔬菜短缺倒不是主要问题。
北方冬天有了土豆、萝卜和大白菜这三样就够了。
薛成远想起自己家里以前的大棚情景:“需要塑料布,需要平整土地,需要肥沃的土壤。”
“当然,最重要的是塑料布,不然根本无法保温。”
这时的北方已有少数蔬菜大棚出现,但非常稀少。
“好!回头我去打听一下,看看哪里能弄到塑料布。”
“这东西不容易搞,是石油化工产品。”
“老黄!”
蔡家突然开口:“你不就有个本家兄弟在北边油田工作吗?回去给他写封信问问。”
“我们现在有人识字,让成远帮你写不就行了吗?”
“我们自己试试,能成功最好,不成的话也不声张。”
“行,就这么办。”
黄建喝完碗里的肉汤,站起来:“走吧,成远,先去写信,写完信跟我上山巡逻,然后去王家屯,回头找人帮忙把信送下去。”
写完给黄建的信并填好地址后,薛成远突然想起一件事。
从包里拿出一张纸条。
陕北,石川村。
走的时候,钟跃民一边跑一边写,字迹很潦草,薛成远差点没看清写了什么。
“怎么了?还有事?”
“给我的那些四九城玩伴回封信,回头让人帮忙一起带过去。”
“没事,你先写,不急。”
等到薛成远给钟跃民和郑桐的信都写好,随便包了一下。
这个地方没有信封,到时候让人邮寄时再专门去买。
“出发!进山!”
薛成远跟着黄挺走出聚集区,沿着一条踩出来的路往前走。
“对了黄哥,昨天晚上你们都睡着了,我碰到了一件事。”
“什么事?”
黄挺背着枪走在前面,呼出的白气在寒冷中飘散:“昨天晚上是不是有女人钻进了你的被窝?”
“哈哈,黄哥,别把你的想法往我身上套。”
薛成远想起昨晚的事:“昨天晚上我听见房门嘎吱作响,起来一看,发现一个像大耗子一样带尾巴的黄褐色东西嗖的一下跑了。”
黄挺停下脚步,转身问道:“昨天晚上你遇到黄大仙了?”
“黄大仙?”
薛成远突然意识到什么:“你是说那东西是黄鼠狼?”
“那东西最好不要招惹。”
黄挺继续往前走:“在东北,关于黄鼠狼的说法很多,有人说它是成精的动物,会法术,懂人性,还会带来厄运,各种说法都有。”
“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黄鼠狼记仇。”
“如果你杀了一只黄鼠狼,它同族会集体报复你,把家里养的鸡鸭全咬死,一只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