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17日凌晨2点08分,儋州湾填海工地的探照灯将海面照得惨白。谢一扬站在新浇筑的防波堤上,脚下混凝土里掺着的海南矿场废渣正渗出幽蓝荧光。技术员老周递来辐射检测仪,数值在0.37毫西弗处剧烈跳动——这是允许标准的十二倍。
“按《长江水利报》那女人的追踪速度,三天内就会查到这。“老周声音压得极低,远处推土机正将印有“三峡工程专用设备“字样的钢桶碾入填土层。谢一扬摩挲着口袋里苏晚的钢笔,笔帽蓝光透过布料,与混凝土里的量子标记产生共振。
“让徐家明准备‘玄武d预案’。“他转头对财务总监吴天青说,“把红树林死亡报告改成赤潮灾害,环保署那个实习生处理掉。“海浪拍打着堤岸,二十米外就是环保组织“蓝海“的取证船,船尾摄像机正对着倾倒废渣的挖掘机。
三亚湾游艇会密室里,谢一扬将钢笔插入特制解码器。全息投影展开东京大学医院的器官移植清单,49例Rh阴性血供体编号与三峡移民名单重叠。公关总监林曼妮推门进来:“《东方财经》要发红树林报道,记者是苏晚的学妹。“
谢一扬按下量子通讯器:“启动‘珊瑚方案’。“十分钟后,儋州海事局雷达屏出现不明光点,三艘挂着“环保监测“旗帜的快艇撞向“蓝海“组织船只。落水的摄影师王洲抓住漂浮的相机包,里面装着废渣样本和标记着央行某副行长签字的倾倒许可。
“目标已控制。“对讲机里传来徐家明沙哑的声音。谢一扬看着监控里被电击枪击中的王洲,对林曼妮说:“送他去海口精神病院,病历写妄想型精神分裂。“窗外,推土机正将最后一片红树林埋入掺着核废料的填海区。
武汉扬帆大厦地下三层,王莉盯着突然熔毁的硬盘发呆。蓝色雾气中浮现最后一行代码:tSmc-486→三峡大坝→49例移植。她不知道这正是谢一扬通过量子标记远程触发的销毁程序。
与此同时,沪铝期货突然异动。谢一扬看着三亚实验室传来的辐射数据,命令用离岸账户做空环保材料板块。“让《科学前沿》发论文,说红树林死亡是新型弧菌导致。“他对吴天青吩咐道,手指划过刚收到的央行30亿环保专项拨款文件。
儋州湾海底,沉船中的储存罐正缓慢泄漏。伪装成渔政船的海警快艇用声呐扫描着沉船位置,船长不知道自己的检测仪已被三亚实验室的量子信号干扰。谢一扬在电子海图上画了个红圈:“这里建‘海洋科研基地’,用外交部特批通道。“
宜昌海事局值班室,调查员小李盯着突然黑屏的监控系统。三小时前,载有“医疗器械“的货轮在雷达上消失。他不知道此刻货轮正沉在长江口,特制储存罐上的量子标记正将数据上传至近地轨道卫星。
谢一扬在三亚湾游艇会顶层,看着央行刚批复的“金融创新试点“文件。文件附件里,填海造陆项目被包装成“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工程“。林曼妮带来新消息:“环保组织那个德国顾问在机场被查出‘间谍设备’。“
“让海关总署发表彰通报。“谢一扬将镀金的钨砖扔进保险箱,里面还有五份空白的“863计划“批文。窗外暴雨倾盆,被放射性废料污染的海水正涌向新修的度假酒店,而游客们浑然不知地享受着“天然温泉“。
三峡大坝左岸,监理主任老周颤抖着签完最后一份质检报告。混凝土芯样已被调包,真正的样本沉在导流底孔,与苏晚的尸体一起。他口袋里的辐射检测仪数值停在1.24毫西弗,这是谢一扬给的“安全阈值“。
儋州湾精神病院,王洲的病房突然断电。保镖们没注意到窗外的无人机,它正将拍摄到的“治疗画面“传输至东京。这些影像将在三天后出现在国际环保组织的服务器里,附带完整的量子标记证据链。
谢一扬站在扬帆生物实验室,看着培养皿中变异的海藻。这是用红树林残骸培育的新物种,能吸收重金属却检测不出辐射值。“发给《自然》杂志,“他对穿白大褂的研究员说,“标题写《中国科学家突破生态修复技术》。“
央视早间新闻播报着儋州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的奠基仪式。画面里谢一扬与官员们铲起的“改良土“,正是昨夜掺了废渣的填海料。字幕打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环保材料获国际认证“。
三亚实验室里,最后一份血样被装入外交邮袋。标签上印着“人道主义医疗援助“,而邮袋夹层藏着记录49例器官移植的量子芯片。谢一扬签完海关申报单,对吴天青说:“下周做多日本医疗股。“
暴雨中的儋州湾,新填的陆地上竖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牌子。海底,沉船的储存罐开始第二次泄漏,蓝光透过浑浊的海水,与卫星轨道上的数据链完成最后一次量子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