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新人风波(1 / 1)

归玄青踏入皇宫,华丽的宫墙与雕梁画栋都无法驱散她此刻复杂的心情。当听闻父后皇太后竟是打算给自己相亲纳侍时,她先是一愣,随即满脸的无奈与无语。

归玄青自幼在宫廷权力斗争的漩涡中摸爬滚打,一心扑在治理国家上,感情之事向来被她搁置一旁。

但面对父后皇太后的一番心意,她还是保持着身为帝皇的优雅与客气,微微欠身道:“儿臣知道了,让父后操心了。”

话虽如此,她心中却暗自思忖,自己这段时日忙于国事,确实禁欲已久,或许像父后说的,也该“开开荤”,放松放松了。

归玄青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嘴角微微上扬,脑海中不禁开始想象那些即将出现在相亲场合的美男们。

“不知这次父后能给我搜罗来怎样的妙人。”她低声自语,眼中带着几分期待,毕竟在这压抑的宫廷生活中,一场有趣的相亲纳侍,说不定能为她平淡的日子增添不少色彩。

父后皇太后坐在华丽的宫殿内,手中轻轻翻看着那本花名册,眼神中满是挑剔与审视。他深知,要为归玄青挑选合适的侍君,长得好看乃是最基本的必要条件。

在这世上,哪个女人会钟情于长相平庸之辈,更何况归玄青身为女皇,肩负着皇室开枝散叶的重任,若侍君相貌不佳,又怎能让她为之心悦,进而怀孕诞下子嗣?

于是,父后皇太后的眼光不自觉地愈发高了起来。他逐行扫视着花名册上的名字,每看到一个,便在心中细细琢磨其家世背景、才情容貌。

看到那些门第虽高,但长相评价稍逊一筹的,便毫不犹豫地略过;遇到听闻有几分姿色,却才情匮乏的,也不禁微微皱眉,轻轻摇头。

他的手指在花名册上缓缓滑动,仿佛在寻找一件世间罕有的珍宝,非要找到那各方面都堪称完美,足以与归玄青相配的二郎不可。

就在父后皇太后沉浸在挑选之中时,门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紧接着,大宫男恭敬地走进殿内,微微躬身,声音清脆又带着几分谨慎:“父后皇太后,各家未婚配的儿郎都已到齐,此刻正在外头候着呢。”

父后皇太后听闻,微微抬眼,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合上册子,起身整了整衣袍,迈着优雅的步伐朝殿外走去。

他心中暗自思忖,不知这一批年轻人里,是否能有让归玄青心动之人。

待他来到殿外,只见一群年轻的儿郎们整齐地站成几列,个个身着华丽服饰,神色间既有紧张又带着一丝憧憬。

父后皇太后目光如炬,从他们身上一一扫过,开始在心中默默评估,盘算着哪个儿郎能在女皇的相亲中脱颖而出,成为归玄青的侍君,为皇室添砖加瓦。

在这群等待女皇相看的儿郎中,叶家九公子叶沐晨无疑是最为出众的那一个。他身着一袭月白色(浅蓝色)锦袍,衣摆绣着精致的云纹,走动间仿若云雾缭绕。

那脸庞精致如画,五官柔美却不失英气,竟生得雌雄莫辨,叫人乍一看,很难分清究竟是男是女。

叶沐晨站姿笔挺,仪态端庄,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风范。他微微低头,长睫如羽扇般轻颤,神色间带着恰到好处的羞涩与矜持。微风拂过,撩动他额前几缕碎发,更添几分飘逸之感。

其气质文雅,周身似有淡淡的书卷气萦绕,仿佛是从诗画中走出的人物,在一众儿郎中格外醒目,引得旁人不时侧目。 父后皇太后一眼便注意到了叶沐晨,心中暗暗点头,觉得此子或许能入归玄青的眼。

在皇宫的一隅,那些在归玄青还是皇太女时便被纳入后院,如今被封为贵人的男人们听闻父后皇太后要给归玄青纳新人的消息,顿时炸开了锅。

李贵人平日里最是受宠,此刻气得满脸通红,猛地将手中的茶杯狠狠砸向地面,“哗啦”一声脆响,碎片四溅。

他双眼通红,咬牙切齿地骂道:“这父后皇太后安的什么心,难道还嫌陛下后院不够热闹?”

那模样,仿佛一头被激怒的狮子,满心的忌恨溢于言表。

而一旁的张贵人则一脸淡然,他正悠闲地摆弄着手中的书卷,听到这消息,只是微微挑眉,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轻声说道:“陛下要纳新人,也是常理。

咱们这些人,能得陛下一时眷顾,已然知足,又何必为此烦恼。”说罢,继续沉浸在书中世界,对这事儿似乎毫不在乎。

陈贵人则皱着眉头,满脸苦恼之色。他在房内来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词:“新人一来,陛下的宠爱必定会被分走,往后咱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这可如何是好?”。

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神色焦虑,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失宠后的惨淡生活。一时间,这后院之中,因着即将到来的新人,气氛变得格外复杂。

听闻归玄青要纳新人的消息后,众人反应各异,对张贵人的态度也在这微妙时刻变得更加露骨。

王贵人本就嫉妒张贵人育有子嗣,此时阴阳怪气地开口:“有些人呐,以为生了个儿子就高枕无忧了,也不看看陛下心里到底怎么想。指不定这新来的,更得陛下欢心呢。”

说罢,斜睨了张贵人一眼,眼神中满是怨毒与不屑。

陈贵人也跟着附和:“哼,这宫里啊,父凭子贵可不一定长久。陛下要是有了新宠,还能记得你那儿子?”

他双臂抱胸,下巴微扬,言语间尽是对张贵人的挑衅。

面对这些不客气的言语,张贵人却只是轻轻一笑,并未动怒。他缓缓放下手中书卷,目光平和地扫过众人,不紧不慢地说道:“各位贵人,陛下的心意岂是我们能揣测的。

这后宫之中,争来斗去又有何意义?咱们还是各司其职,好好侍奉陛下才是正理。”

然而,他这番看似豁达的言语,并未平息众人的忌恨,反而让有些人觉得他是在故作姿态,心中的不满愈发浓烈。

一时间,屋内气氛剑拔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