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孤城(1 / 1)

建安二十四年腊月,麦城。

寒风吹过城头,将关羽的战袍鼓得猎猎作响。他手扶城垛,望着城外绵延十余里的东吴大营,嘴角泛起苦涩的笑。积雪覆盖的护城河结着薄冰,映出城头残破的“汉”字大旗。

“将军,该喝药了。”周仓捧着陶碗走来,断了半截的铁枪在地上划出刺耳声响。

关羽接过药碗,浑浊的药汁里漂浮着几缕草根。他仰头饮尽,喉结滚动时,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周仓急忙扶住他,却见咳出的血沫里混着冰碴。

“将军,您这是何苦……”周仓声音哽咽。

“医者说,这是当年刮骨疗毒留下的旧疾。”关羽推开他的手,丹凤眼依旧明亮如炬,“传令下去,把所有酒坛都搬到城楼。”

“可那是最后的存粮……”

“要让东吴贼寇知道,我等虽死,也要醉杀百人!”

夕阳西下时,麦城四门突然洞开。关羽亲率八百死士冲杀出城,每人腰间都挂着酒葫芦。东吴军阵中响起梆子声,三万大军潮水般涌来。

“杀!”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劈开第一具东吴士兵的胸膛,酒葫芦被刀风震碎,浓烈的酒香混着血腥气弥漫战场。他的赤兔马踏碎薄冰,所过之处,东吴士兵的头颅如熟透的葫芦滚落。

“关云长在此!贼子速速来战”

这声怒吼惊得东吴前锋阵脚大乱,吕蒙急令弓箭手放箭。羽箭如雨而下,却被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尽数斩落——刀身上凝结的血冰竟形成无形气盾。

“这...这是妖术!”东吴裨将丁奉惊呼。

关羽趁机率军突入敌阵,刀锋所指,连斩东吴三员裨将。正杀得兴起,赤兔马突然发出哀鸣,前蹄陷入陷阱。关羽不及防备,被甩落马下。

“将军!”在不远之处的周仓拼死来救,却被东吴长枪手刺中肩膀。关羽强忍剧痛起身,却见数百东吴士兵已将他团团围住。

“云长,可还记得许昌围猎时的射鹿之约?”

熟悉的声音从敌阵后方传来,关羽抬眼望去,只见徐晃身着银甲,手持大斧立于麾旗下。

“公明!”关羽目眦欲裂,“你我相交二十载,竟要在此刀兵相向?”

徐晃长叹一声:“我食魏王俸禄,你守汉寿侯印,各为其主,不必多言。”说罢将大斧往地上一顿,“云长若降,某愿以项上人头保你周全。”

关羽仰天大笑,笑声震落枝头积雪。他单膝跪地,将青龙偃月刀深深插入雪地,刀身突然发出龙吟。刹那间,方圆百丈的积雪腾空而起,化作漫天冰刃。

“生为汉臣,死为汉鬼!”

冰刃风暴席卷敌阵,东吴士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关羽趁机翻身上马,却见徐晃的大斧已至眼前。两员虎将战作一团,刀光斧影间,徐晃的护心镜被斩成两半。

“好刀法!”徐晃退后半步,“云长若肯归降,魏王必...”

话音未落,一支冷箭破空而来。关羽侧身闪避,却见关平已扑到他身前。

“父亲快走!”

箭镞透胸而过,关平的血喷在关羽脸上。他抱着儿子逐渐冰冷的身躯,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恍惚间,他仿佛又回到涿郡桃园,看到刘备折下桃枝说:“二弟,这就是我们的兵器。”

“大哥...三弟...”

青龙偃月刀突然脱手飞出,在空中划出凄美弧线。关羽抱着关平的尸体,缓缓闭上双眼。在失去知觉前,他仿佛听见长江的浪涛声,看见一艘孤舟载着自己的头颅,顺流而下。

建安二十五年春,东吴都城建业。

孙权站在点兵台上,望着台下十万将士。在他身后,关羽的头颅被盛放在檀香木匣中,双目微阖,仿佛仍在沉睡。

“诸位爱卿,”孙权举起酒樽,“今日大宴群臣,一来庆贺荆州大捷,二来...”

话音未落,木匣突然无风自启。关羽的头颅睁开双眼,两道精光直射孙权。孙权大惊失色,手中酒樽跌落摔碎。

更诡异的是,匣中突然飞出一道青芒,在半空中凝结成刀形。刀身上的血槽缓缓渗出鲜血,在地面汇成“还我头来”四个大字。

建业城顿时陷入大乱,孙权在侍卫簇拥下逃回宫中。当晚,有士兵看见青龙偃月刀悬停在关羽头颅上方,刀身浮现出“汉寿亭侯”四字,随后带着头颅冲天而起,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至此一代名将和他的青龙偃月刀就此消失不见,从此再无人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