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1 / 1)

冰山雪莲一接触肌肤便立刻融化,尉迟瑶儿的脸上传来一阵冰凉,酷暑带来的燥热彻底消散,李庆网张扬的模样也逐渐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希望他真的能给朕彻底解决江南遗患。”

尉迟瑶儿叹了口气,想到明日早朝定会有人对刚刚太医院支出的那批药材发难,不禁一阵头大。

江宁府衙,陆子期和赵可仔细阅读了李庆阳的计划书,眼神中都充满了兴奋的光芒。

这以工代赈的方法可谓绝妙至极!

若真能按计划推行,确实能以极少的代价安置灾民。

有如此妙计在身,难怪李庆阳喊向陛下夸下海口,声称不需要钱粮便能挽救江南百姓与水火。

“若是两位大人对此没什么意见,便请尽快着手此事,水泥厂的选址尤为重要,除了密闭,首先地方要足够大,能够安排满足厂内上工百姓的一切需求。”

李庆阳道出最基本要求,这水泥厂只是他宏伟蓝图的第一个计划,若是进行得顺利,纺织厂,茶叶厂,食品加工厂等便也能一一落实。

届时非凡能解决灾民的安置问题,朝廷也会多一大笔收入,他已经想好国库充盈后,向女帝早什么赏赐了。

“李大人说得在理,工厂的占地面积不能太小,百姓们的新居也不能离工厂太远,况且江南百姓世代农耕,骤然让他们脱离种植,恐怕灾民们一时间难以接受,不利于我们安置,因此这工厂的附近,还需要有一些水田,我倒是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几位大人如何看。”

赵可分析的同时拿出地图,在一个名叫不周山的地方画了个圈。

“下官曾走遍江南六府,只有不周山脚符合上述所有条件,李大人可要亲自前往考察一番?”

“考察自然有必要,但得先解决盘踞在江南世族。”

所谓后方不稳必将军心大乱,李庆阳可不想自己如火如荼搞水泥厂,世家大族在背后捅刀子。

“大人说的是,可是这些世族在江南的势力盘根错节,除了王家还愿意给下官几分薄面,另外张家,白家和吴家,不愿出半分救济粮,我们若是想从他们手里讨粮食,怕是要多费几番功夫。”

陆子期将江南局势一一分析给李庆阳,希望他不要将救济百姓的希望寄托在世家大族上。

“陆大人放心,一切都在本宫的掌控之中,明日一早,王家便会成为江南世家的表率,江宁府只需要组织好百姓,确保大家都能有序的吃上饭。”

李庆阳想到自己的大礼包,不由得笑出了声。

王家,王一宁跪在王耀武面前,向王耀武讲述了水患以来王家众人的所作所为,气得王耀武直直从病床上滚下来,久久喘不上气来。

“一宁,你快少说两句,看将你爹气的。”

王夫人赶紧给王耀武顺气,同时又给了王一宁一个眼色,让他不要瞎说惹王老爷生气。

“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让他说,我倒要看看,二房三房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趁我病倒,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江南大灾,尔等非但不帮助陆大人赈灾,反而抬高粮价,增加赋税,兼并田产,欺男霸女,这简直是要将我王家百年清誉毁于一旦。”

“还有你,明明知道江南百姓连饭都吃不上,竟然还给我端上来一盘糕点,这是生怕钦差大人不知道我王家粮仓满溢吗?”

“除了二房三房做下的这些破事,松山书院又是什么情况,望叔老老实实在书院教书育人,又怎么引起了钦差的注意?”

王耀武在王夫人的怀里顺过气后接着发问,每一句话都让王一宁不知如何作答。

作为孝子的王一宁最先看不惯的是自己母亲受到责难,忍不住为王夫人辩解了几句:“糕点的事也不怪娘,她并不知道外面什么情况,这盘糕点应当是三房准备的,由娘的手端了上来,没想到竟会引起李大人如此不快。”

想到三房竟然借自己母亲的手试探钦差,王一宁的眼中也闪过一丝精光。

这三房,太不像话了!

王一宁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恨自己在治家方面,手段太不强硬。

“哼!只要朝廷来的钦差不打算和他们同流合污,便都会对这盘糕点有意见。”

王耀武冷哼一声,没在苛责他这个很少出门的夫人,但是其他事,王耀武决定今日定要弄个清楚。

对上父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眼神,王一宁叹了口气,将王千望以江南水患,学生家中需要帮忙为缘由,将学生们放回家与家人团聚一事告知王耀武。

果然,王耀武在听到后,又是半天咳嗽。

“糊涂!简直太糊涂了!”

“松山书院乃我王家先祖一手建立,如今已有两百年及时,望叔怎能因为一己私利,弃书院百年清誉不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江南水患严重到如此程度,作为江南第一学府,儒生的表率,也为了书院学生能够安心读书,望叔只是应当将学生的家人们接到书院暂避,怎么能…”

王耀武摇摇头,忍不住叹了口气,难怪钦差大人会在城门口公然打脸他们王家,若真是任由他们这么发展下去,他百年以后少怕是都没脸去见列祖列宗。

“爹,我们如今该如何做!”

王一宁还未正式掌家,即便王耀武病重期间有意放权给他,希望这个优秀的青年能够趁此机会多历练,好早日撑起王家这个百年望族,只是没经过风雨的年轻人,根本斗不过二房三房那些老狐狸。

“我已经让人拿着我的对牌去西镇取粮了,西镇三座粮仓同时开放,刚好能凑齐李大人所说的十万担粮食。”

“明日一早,你便带着火管家前往江宁府,帮助李大人发放赈灾粮。”

王耀武早在察觉李庆阳状态不对时,便让心腹管家前往西镇调取粮食,若是路上顺利,十万担粮食现在应该已经到了江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