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新政完善(一)(1 / 1)

大楚咸和二十年,冬至前夜,凛冽的寒意悄然笼罩着紫禁城。御书房内,新磨的墨香悠悠弥漫,萦绕在每一个角落。苏明薇将短刀轻轻搁在《大盛新政三十三条》的黄绫之上,刀刃倒映着摇曳的烛火,仿佛将“算学入官”这一条款切割成了两半。这可是她与夜无痕历经三日激烈争执才最终定下的条款,此刻黄绫边缘那微微的焦痕,恰似她腕上残镯裂痕的弧度,仿佛在诉说着这段波折的决策历程。

“长公主可知道,”吏部尚书站在一旁,山羊胡在微微颤抖,好似秋风中瑟瑟的芦苇。“若让算学与《周礼》同列科考,”他一边说着,手中的象牙笏板轻轻敲在黄绫上,发出清脆声响,“恐会让天下儒生,”他略微停顿,脸上满是忧虑之色,“误以为朝廷重商轻礼啊?”

苏明薇神色镇定,手中算珠镖在掌心缓缓转动,算珠绳上的寒蚕丝与黄绫上的朱砂批注产生着奇妙的共鸣。“重商?”她嘴角忽然泛起一抹轻笑,却带着一丝嘲讽,刀刃轻轻划过“商税平准线”的公式,眼神中透着坚毅。“当年萧成业私自铸造寒铁,”她的声音陡然转冷,仿佛带着冬日的冰寒,“正是借着《周礼》中‘泉府’的名义,”她轻轻晃了晃腕上的残镯,那残镯在烛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微光,“暗地里却行那血祭的恶行。”她忽然手指坚定地指向黄绫末页,神情严肃。“如今新政设立的‘算学监察司’,”她的指尖微微发颤,似是激动,又似是愤慨,“不过是要让账册上的数字,”她微微停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比起儒生们那些之乎者也,”她冷笑一声,“多几分对真相的揭示,多几分警醒的血色。”

更漏声在砚台磕桌的清脆声响中仿佛瞬间凝滞。夜无痕身着赭黄袍,大步流星地走过满地的奏疏,袍角随风扬起。鹰扬令牌的冷光在空气中闪烁,映照出苏明薇眉间那颗醒目的朱砂痣。“吏部若觉得算学推行艰难,”他忽然从袖中取出一片鱼骨笺,笺上刻满了江湖盟独有的算学密语。“朕倒觉得,”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混着窗外呼啸的北风,更添几分威严,“让诸位大人,”他手指指向笺上的“盈不足术”,目光坚定,“运用算学去核查商税,”他微微顿住,眼中闪过一丝厌恶,“总好过看着他们借着‘三年清知府’之类的典故大肆贪墨,”他转头看向苏明薇,眼神中透着默契与信任,“这样的做法,可要干净得多。”

午时初刻,暖阳洒落在太和殿。金銮宝座之下,玄玑长老手持算盘,算盘珠子有节奏地跳动,敲打出“新政推行”的韵律,每个算珠上都精心刻着“鹰莲双生”的暗纹,仿佛在为新政的推行赋予神秘的力量。苏明薇凝视着新铸的“算学官印”,它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印纽处骷髅与莲花交叠的地方,忽然隐隐显形出一个极小的“离”字——这与楚离昨日送来的、刻着双生子生辰八字的镇纸上的印记一模一样。

“第三款‘女子入仕’,”苏明薇轻轻抬起短刀,轻点在黄绫之上。“凤仪书院的算学弟子,”她目光投向台下站得笔直的云若璃,后者腕上的莲花护腕已然换成了户部官牒,标志着身份的转变。“可凭借算学策论,”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仿佛在为女子的未来开辟一条光明大道,“担任六部计吏,”她微微停顿,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而不应被困于,”她忽然冷笑,“那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腐朽牢笼,如同深陷骷髅阵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