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张嫣治病(1 / 1)

“众卿家免礼!”

百官山呼声尚未散尽,张嫣已捧过鎏金云纹食盒。

揭开盖子的刹那,新粳米混着桂花蜜的甜香冲散甲胄铁锈味。

十二层攒盒里码着玫瑰酥、松瓤卷,最下层温着的碧粳粥正腾起氤氲热气。

\"陛下且看,\"

张嫣指尖划过漕河舆图上一道朱砂标记,金镶玉护甲挑起半卷河道工图。

云鬓间九凤衔珠步摇纹丝不动,却惊起舆图上墨迹未干的运兵路线:

\"通州至临清段漕渠疏浚完毕,今岁漕粮可直抵太仓。\"

话音未落,忽有清越钟鸣自龙亭传来。

青铜日晷的晷针正指向辰时三刻,十二面水师旌旗应声转向,正对着运河上新筑的铸铁闸门。

闸口浮雕的睚眦兽首怒目圆睁,似要吞噬逆流而上的叛军残部。

孙承宗振袖欲谏,却见皇帝就着皇后的手啜了口粥。

琉璃盏边缘沾着淡淡胭脂痕,米香弥漫间,崇祯时隔三个多月再次吃到了张嫣做的饭。

漕船过闸的轧轧声里,皇帝喉结滚动着咽下温粥,甲胄下肩胛骨突兀地硌到了凤袍上的珍珠纽。

“宝珠,我想你了!”

崇祯低声在张嫣的耳边说道。

张嫣的耳尖瞬间染上凤仙花汁般的红晕,却将鎏金护甲轻轻搭在崇祯臂鞲上。

灼热气息惊飞她耳坠上的东珠,那粒浑圆莹白坠入运河波涛,恰似四个月前离京时,城楼上摔碎的那盏琉璃宫灯。

“现在是正式场合,你要死呀!”

张嫣只能低声的回应皇帝的思念:

“回去以后再说!”

午时,銮驾经朝阳门入京。

路旁挤满了前来观瞻的老百姓。

崇祯带着张嫣和周玉芳在龙辇上,不停的向着百姓挥手示意。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众的呼声,此起彼伏,震动整个北京城。

回到养心殿之后,

崇祯听取了众人的汇报,直到傍晚时分才汇报完。

“朕此次南巡及检阅关宁及辽东期间,发现了诸多问题。”

所有人汇报结束之后,崇祯开始总结:

“目前官场贪腐,防务废弛现象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但是,基层的官吏贪污腐化的现象时有发生。”

“朕知道,彻底解决多年的积弊问题,远非一日之功。”

“但是,政务院和监察委审计署还有国安部都要重视这个问题。”

\"之前一直是在打老虎,后面的官吏整治要调整到基层的苍蝇。\"

崇祯说着忽然起身,

鎏金烛台将他的影子投在《皇明舆地全图》上,惊得跪在丹墀下的监察御史膝行半步。

张嫣垂目轻抚茶盏,看见澄黄茶汤里映着乾清宫藻井的蟠龙纹,恍若昨日。

政务院总理孙承宗颤巍巍捧出紫檀匣,十二道御史弹章在龙纹御案上堆成小山。

\"三日内拟个章程,让监察委与审计署合办稽查组,各级关机轮值暗访!\"

夜风卷着顺义县进贡的槐花蜜香渗入窗棂,张嫣的织金马面裙拂过奏折堆,将温好的药膳搁在批红御笔旁。

“以后,每年各级官员的下基层暗访的时间和次数要列入官员考成!”

“基层的贪腐,最终毁坏的是朝廷的威信。”

“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

“民为国本!这是施政的根本所在!”

“朕意已决,后年春季对建奴发起决战,在此之前要全力以赴整顿国内的吏治!”

“目前不是还有很多候补官员没有上任吗?”

“把他们分成若干工作组,进驻全国各省市县进行清查。”

“查出官员贪腐,就地任职所差官职!”

皇帝说完之后,众人领命回去。

“东方不败,都带进来吧!”

方正化带领十来个男女进入殿内。

“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这是?”

张嫣有点疑惑,看向崇祯。

“这是此次朕南巡期间,在各地邀请的医师,这次请回来给皇嫂看看!”

“东方不败,你安排一下他们在京期间的衣食住行。”

“从明日开始,给懿安皇后调理身体。”

回到仁寿宫的崇祯和张嫣,下属完毕,躺到了龙床之上。

“还是席梦思舒服呀,这次出去几个月,一直睡硬板床,腰都快断了。”

“你带回来那么多医师干嘛?我身体好好的。”

“宝珠,我之前和你说过,你这个病基本上属于宫寒。”

皇帝轻轻的握住张嫣的柔荑,

“在我们后世,基本上就是小病。”

“从明天开始,你就配合她们的吩咐进行调理。”

“我还指望你给我生个太子呢!”

“相信我,你会好的!”

皇帝的话,让张嫣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好好的,哭鼻子干吗?”

“我会配合医师进行治病的。太子不太子无所谓,能有个自己的孩子,我这辈子就知足了。”

“你在外面那么忙,还记得我的事情,谢谢你!”

“你个傻丫头,你我之间还谢什么呀。”

“你知道吗,我在外巡视的四个多月的时间,每一天都盼着早日见到你!”

“我也想你,我还是第一次这么长时间没看见你,经常做梦梦见你!”

张嫣紧紧的把头靠在皇帝的胸前。

“但是你今天在码头,真是的,那么多官员都在场呢。”

“我管不了那么多,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

崇祯翻身压到了张嫣身上。

四个月不见,崇祯和张嫣都变得疯狂起来。

店外值班的宫女,自觉地向后退了十米,然后又退了十米---

第二天,日上三竿。

方正华领着一众医师步入仁寿宫。

“治好懿安皇后的病,朕厚赏,另外封爵!治好了,你们就是朕的恩人!拜托了,诸位!”

崇祯为了给张嫣治病,下了血本。

湖北女医师施凤娘在认真把脉之后,详细询问了一些情况之后,起身对着皇帝说道:

“陛下,民女认为娘娘的病皆因宫寒而起,详加调理,三到六个月左右应可治愈!”

“好好好!”

崇祯激动万分,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皇后,你就安心配合医师进行调理!这段时间,你就不要操心政务了。你当下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治理好身体!”

“本宫这个病真的能治好吗?”

张嫣激动的哽咽了起来,声音发颤的问道。

“请娘娘放心,民女绝对有信心治好娘娘的病!”

“中间施针的时候,会比较疼痛。届时还请娘娘见谅!”

“没事,只要能治好本宫的病,别说些许疼痛,就是钝刀慢剐,本宫也能承受!”

接下来的一个月,张嫣过上了非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