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卢象升的灭奴计划(1 / 1)

他仿佛在用眼神告诉在场的每一个人,大明不会再重蹈覆辙,他们会用胜利来洗刷过去的耻辱。

“传令下去,等你们灭掉剑奴之后,朕将亲自为你们端酒庆祝!”

崇祯皇帝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对将士们的赞赏和期待。

众将士闻言,更是士气高涨,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不负皇帝厚望,继续奋勇杀敌,为大明再立新功。

随着崇祯皇帝的命令传达,整个军营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

第七军的将士们更是激动不已,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赞赏。

而卢象升则默默站在一旁,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作为北部战区司令,他深知,接下来的这场决战将决定了大明在东北亚的地位。

但他也相信,只要大明将士们团结一心,奋勇向前,他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属于大明的辉煌。

从锦州上船,一行人直接去了盖州。

自从前年收复盖州之后,皇帝还是第一次到达盖州城。

毛文龙早已率领辽东各级将领在码头迎接皇帝和自己顶头上司卢象升的到来。

“叩见陛下,参见司令!”

辽东的各级将领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见到皇帝。

显得比较紧张和局促。

“不必多礼,也不必紧张!朕就是来看看大家,看看我大明的勇士!”

接下来的接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在毛文龙的陪同下,

皇帝和卢象升仔细查看了整个辽东半岛的防务情况。

皇帝亲切地与每一位将领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训练和战斗情况。

他深知,这些将领和士兵们是大明的中流砥柱,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大明的钢铁长城。

皇帝的话语温暖而有力,让将领们感受到了皇帝的关怀和重视。

他们的紧张和局促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在查看防务情况的过程中,皇帝和卢象升对辽东半岛的防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看到,辽东的将士们训练有素,士气高昂,防务设施完备,防御体系严密。

这一切都让皇帝和卢象升感到欣慰和自豪。

他们相信,在大明将士们的共同努力下,辽东半岛一定会成为大明的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最后回到盖州的崇祯、卢象升、王在晋、张福臻、阎应元、刘兴祚和毛文龙等人举行了一个小型的会议。

行辕内,大盆大盆的冰块,将盛夏的酷热驱散殆尽。

崇祯穿着一件素色棉袍,手指在《辽东全图》上缓缓移动,烛光将他的影子投在帐幕上,显得格外高大。

\"诸位,请看。\"

崇祯的指尖停在辽阳位置,

\"建奴如今龟缩在赫图阿拉一带,北有蒙古诸部虎视眈眈,南有我大明雄师。黄台吉的日子,不好过啊。\"

“所以大家简单的议一议,将来剿灭建奴将采用何种战略?”

卢象升捋了捋胡须,眼中精光闪烁:

\"陛下,臣以为当以雷霆之势,四路并进!\"

他拿起朱笔,在图上画出四道箭头:

辽东军:由镇江和义州出发,直扑赫图阿拉;

西路军:自陕西出关,击溃蒙古诸部,直接攻击沈阳;

中陆军:从喜峰口出关,经朵颜老城,直接攻击沈阳;

水师陆战队:从辽东半岛登陆,切断建奴退路,从盖州出发;

关宁军:攻占广宁,然后才能够广宁和大凌河堡出发,攻占海州和鞍山;

崇祯微微颔首,突然从案下取出一架精致的沙盘;

沙盘上,辽东地形栩栩如生,甚至插着代表各部队的小旗。

\"朕这几年,就等着这一天。\"

\"建奴最擅野战,朕偏不给他这个机会。\"

崇祯将几个红色小旗插在赫图阿拉周围,

\"新组建的'飞龙营'五十具热气球,每具载火药二百斤,专炸其粮仓、马厩。\"

卢象升眼前一亮:

\"妙!臣记得天启六年宁远之战,红夷大炮就打得建奴魂飞魄散。如今从天而降的火雨,定叫他们无处可逃!\"

崇祯又取出几个铁质小人:

\"勇卫军三千铁骑,全部装备燧发短铳。遇敌时先三轮齐射,近敌先扔手榴弹,最后再拼刀法。\"

他做了个包抄手势,

\"配合钢甲步兵方阵,步步为营。\"

\"陛下圣明!\"

卢象升拍案道,

\"我军还可以利用武器优势,用炮弹开路!\"

走到沙盘另一侧,崇祯指向辽东半岛:

\"我大明海军的蒸汽舰队已控制整个渤海。朕要他每月巡弋三次,遇建奴渔船一律击沉。\"

说着将几艘战船模型摆在鸭绿江口,

\"再派二十艘蒸汽炮舰封锁江面,断其朝鲜粮道。

烛火忽然爆了个灯花,崇祯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硬攻之外,还需软刀子。\"

他取出一叠文书,

\"这是情报总局策反的建奴包衣的名单。届时日夜在赫图阿拉散播谣言——凡投降者,赏田宅、免赋税。\"

卢象升会意:

\"可效仿太祖当年对付蒙元之策,分化其内部。臣听说黄台吉与其弟多尔衮已有嫌隙......\"

\"不错。\"

崇祯冷笑,

\"朕已派人接触代善、阿敏等人,分化他们和皇太极的关系,最好让他们反目成仇。\"

\"此计若成,黄台吉便如断臂之鹰,再难翱翔于九天之上。\"

崇祯的眼神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已经预见到了胜利的那一刻。

他轻轻敲打着沙盘,

\"待我大军压境,建奴必乱。到那时,内外夹击,何愁建州不灭?\"

卢象升亦是满面红光,

\"陛下英明神武,此战必胜!臣愿为先锋,斩将夺旗,以报君恩!\"

崇祯站起身,

\"好!卢卿勇武,朕深知之。但是你不能亲上前线,你要居中指挥统筹!\"

“袁主席已经七十余岁了。建斗你要多多考虑一下整个战局。南方战线的战事,朕也让人及时转发与你。”

在座诸人听到皇帝的话,都明白皇帝是把卢象升当做袁可立第二来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