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战前布置(1 / 1)

子弹的方案怎么解决?

老爷子直接说道,

“各位首长,我们从陕北带来了20万发子弹,这都是我们之前的积累和缴获,愿意暂时先借给999师,

等以后你们师富裕了,再把这20万发子弹还给我们998师,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这是国战,这是民族大义,老爷子也不会吝啬。

其实白给都行,但是为了让999师的首长们收下,老爷子就只能换了种说法。

这20万发子弹用的全是老爷子的小金库,基本上快把前面的奖励用完了。

如果平型关之战不能全歼敌军的话,那他就亏大了。

老爷子这话一出,郑大龙都忍不住跟老爷子握了个手,轻轻说了一句,

“谢谢,实在是谢谢了。”

限制八路军战斗力最大的一点,那就是物资和弹药奇缺,此时的八路军,没办法发挥出全部的战斗力。

就因为火力方面太弱小,导致没能迅速解决战斗,敌军主力部队迅速支援,战斗仓促结束,没能扩大战果。

遗憾,遗憾实在是太多了。

最后,老爷子说了一句让首长们都暖心窝子的话,

“咱们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能用子弹解决问题,那就用子弹,

咱们不是拼刺刀,拼不赢敌人,只是营养跟不上,吃不到肉,所以跟人家白刃战太吃亏了。

用我们团长的话来讲,那玩意儿又不是个金疙瘩,留着还能下蛋啊?

没有了咱们就去抢,从敌人手上夺,敌人就是咱们的运输大队长。”

“哈哈哈……”

好在最终的结果是好的,999师的首长们接受了老爷子的说法,

给战士们还有医护人员做了思想工作,三令五申,制定了好几条规矩。

而老爷子也没有食言,马上安排运输连连长罗骁将20万发子弹送到了师部。

副师长感慨道,

“太好了,这下子我们可以放开手脚打了,赶紧把子弹发放下去。”

差不多一人多了20发子弹,这对于他们这些三枪八路而言,差点被这巨大的幸福给砸晕了。

而老爷子这边的部队也重新做了调整,收到新命令之后,他把连排长全部召集了过来。

“过两天,我们就要跟小鬼子血战了。

现在我传达师部命令。”

“一连,二连!”

“到!”

郭伟和李仇齐声应道。

“你们两人负责协助686团,到时候随他们一起从老爷庙发动攻击,

这日子不过了,都别给老子省,放开了打,这一战你们损失多少弹药,我就给你们补充多少弹药,双倍补充!”

老爷子底气十足的说道,

郭伟和李仇的脸色一喜,眼神之中充斥着浓郁的战意,

“是,保证完成任务。”

“营长,你就瞧好了吧,我们这次一定把小鬼子揍的连爹妈都不认识。”

然后,老爷子继续吩咐道,

“机枪排,炮兵排!”

王承柱和王天晴同时应道,

“到!”

这两个是新一团的两大天王,掌管着新一团的重火力,古希腊支配机枪和火炮的神。

老爷子直接吩咐道,

“你们两个跟着我去西侧阵地支援,我们提供重火力和炮火,阻止敌人撤退,彻底粉碎他们的后路。”

“王承柱,我这有两门德制37毫米战防炮要交给你,

你可得给我好好的用,好好的打小鬼子装甲车,

千万别让他们突出防线,不然我就收拾不死你。”

王承柱笑得见牙不见眼,真正的男人就该爱好巨舰大炮,

“好,营长,您就放心吧,要是打不准,你就把我塞炮管里面打出去,我绝无二话。”

王天晴也是自信满满的说道,

“放心,就凭我们排的火力,绝对够小鬼子喝一壶的。”

老爷子笑着点头,

“侦察排刘越,你们就负责追杀敌人,还有运输连的罗连长,咱们部队可是出了名的铁扫帚,可不能让999师的兄弟部队看扁了。

你们按照老规矩,快速打扫战场,敌人的主力部队增援的很快,时间就是生命。”

“对了,后勤方面多弄点干粮,不仅要够咱们吃,最好能多弄一些支援友军部队。”

“是!!!”

所有人都语气坚决的回答道,在老爷子发号施令之后,大家都忙碌起来,开始下去做准备去了。

各司其职,而老爷子还带着警卫员马甲开始巡视部队,首先来到救护队。

医护兵和小护士们都在做着准备,显然是早就得到的通知。

老爷子看向了负责人邓言,

“日本鬼子很凶残,你们千万要注意呀!”

邓言笑道,

“营长,你忘记我会讲日语了?

我很了解他们,我不会放过任何一只畜生的。”

看到这家伙凶残的表情,老爷子只能在心里面为某些日本畜生祈祷了一句,

希望那些日本兵好好做俘虏吧,碰到这个活阎王那就惨了。

然后他又去了后勤运输连,大家正在齐心协力烙烧饼呢,其他部队也在擦拭武器,整军备战。

老爷子甚至听到了战士们的聊天,

“班长班长,你说鬼子好打吗?”

“那咋不好打了?打白狗子的中央军都不怕,

别看他们是四个轮子,咱们照样一炮给他轰飞了!”

“都是两边膀子顶着一颗脑袋,怕他个球?”

老爷子笑着补了一句,

“没错,小日本鬼子都是一头二臂,咱们别怕它,就跟丫的死磕了。”

……

很快,战斗的号角就被吹响了。

战斗前,999师的部队在冉庄集结。24日傍晚,

师长和副师长下达作战命令,

第343旅于24时出发进入白崖台一线埋伏阵地,第344旅随后跟进。

午夜24时,部队按时开进。为了隐蔽,各部选择了难走的崎岖小路。

当时大雨如注,狂风不止,加上天黑路滑,行动十分困难。

全团上下衣服被淋得透湿不说,几乎都成了“泥人”。

深秋,山区的夜晚已是很冷,指战员一个个冻得直打哆嗦。

苦,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

但即便如此,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所有战士都在咬牙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