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一个人就是一个乐队(1 / 1)

“他这是什么意思?”

“后悔了?还是没后悔?”

“感觉他好像真的挺伤感的。”

“是啊,看他的样子,好像真的有什么难言之隐。”

“难道他们当年分手,真的是另有隐情?”

“这首歌,越听越觉得像是在表白啊。”

“可是,最后那句祝福,又感觉不太像表白。”

“谁知道呢,明星的心思,谁能猜得透。”

“不过,这首歌是真的好听。”

“我已经开始单曲循环了。”

“我也是,感觉听一遍根本不够。”

“徐乐这次,是真的要火了。”

观众们的议论声,依旧没有停歇。

后台区域。

选手们或坐或立,神色各异。

有人低头沉思,似乎还在回味徐乐的表演。

有人交头接耳,小声讨论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也有人面色凝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徐乐的表演,无疑将这场比赛的水平,又拔高了一个层次。

他展现出的才华,他对舞台的掌控力,都让人感到惊叹,甚至是敬畏。

“太强了……”

一个年轻选手喃喃自语,眼神中带着几分挫败。

“是啊,感觉跟他不是一个次元的。”

旁边的同伴苦笑着附和。

“本来以为这次能拼一下,现在看来……”

“别灰心,比赛还没结束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做好自己就行了。”

说话的是林无双,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试图缓和有些压抑的气氛。

但他的眼神深处,同样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导播的指令声,通过耳机传到了主持人李窘的耳中。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重新走上舞台中央。

“好了,各位观众,各位导师。”

李窘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演播厅。

“让我们暂时放下刚才的感动与思考。”

“精彩的表演,还在继续。”

“接下来,有请下一位选手,她将为我们带来一首充满民族风情与现代脉搏的歌曲。”

“她就是——吴萱萱!”

灯光再次亮起,聚焦在舞台入口。

一个身着改良苗族服饰的女孩,走了出来。

银色的头饰,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的脸上,带着自信而灿烂的笑容。

音乐的前奏,尚未响起。

吴萱萱清了清嗓子,没有任何伴奏,直接开口。

嘹亮而空灵的歌声,瞬间穿透了整个空间。

那是来自贵州大山的苗族飞歌,《反排木鼓舞歌》的原生态旋律。

她的声音,纯净,高亢,带着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仿佛将所有人都带到了那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

观众席上,许多人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导师席上的几位导师,也纷纷点头,眼中露出赞许。

就在大家沉浸在这悠扬的山歌中时,画风突变。

没有任何预兆。

强劲的重低音鼓点,猛地切入。

电子舞曲(Edm)的节奏,如同电流般,瞬间点燃了全场。

舞台后方的LEd大屏幕,也随之亮起。

模拟出的苗寨篝火光影,熊熊燃烧,跳跃闪烁。

一群穿着同样带有银饰元素的舞者,冲上了舞台。

他们的舞步,却是充满力量感的现代街舞。

吴萱萱的歌声,也随之变化。

她巧妙地将山歌的旋律,融入到电子舞曲的节拍中。

真假声的转换,流畅自如。

那标志性的山歌高腔,在电子脉冲中,依然清晰可辨。

甚至,她还即兴加入了一段苗语的说唱。

虽然大部分人听不懂内容,但那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却充满了感染力。

原生态山歌的“一领众和”的复调结构,在电子编曲中,得到了保留和升华。

古老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在这一刻,完美融合。

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让现场气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观众们,被她的所感染,身体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摇摆。

那些熟悉的民族旋律,被重新激活,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哇!这个太酷了!”

“山歌还能这么玩?”

“这改编,绝了!”

“视觉效果也好棒,感觉像在看一场民族电音派对。”

导师席上。

李宇轩摸着下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有意思,非常有意思!”

“把民族元素和Edm结合得这么好,很大胆,也很成功。”

杨智点了点头。

“这是一种非常稀缺的文化符号输出。”

“在保留了民族特色的同时,又赋予了它现代的生命力。”

“舞台的调度,也很见功力。”

陈诗的表情,则显得有些复杂。

她欣赏这种创新,但同时,也不由自主地将吴萱萱和之前的徐乐,放在一起比较,风格迥异,但同样惊艳。

一曲终了。

吴萱萱和舞者们,在强劲的尾音中,定格造型。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吴萱萱!吴萱萱!”

后台。

选手们看着监视器里的画面,表情各异。

“吴萱萱这次真的拼了。”

“这个舞台太炸了。”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话真没错。”

徐乐看着屏幕,嘴角微微上扬。

这个世界的音乐,果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吴萱萱的表演,给了他一些新的启发。

主持人李窘上台,对吴萱萱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

过了一会儿,下一位选手登场。

这一次,舞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

纯黑色的背景,深邃得如同宇宙。

没有乐队,没有伴舞,甚至没有华丽的灯光。

只有一束追光,打在舞台中央。

一个穿着简单白衬衫的男生,静静地站在那里,正是林川。

他手里,握着一支无线麦克风。

全场安静下来,等待着他的演唱。

没有前奏。

林川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然后,他张开了嘴。

发出的,却不是歌声。

而是一连串模拟b-box的节奏。

清晰的底鼓声。

干脆的镲片声。

甚至还有低沉的贝斯line。

完全由他的口技完成。

观众们瞬间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我去?这是……”

“人声乐器?”

“b-box唱全场?”

就在这奇特的“伴奏”中,林川的主歌部分开始了。

他的嗓音,干净而富有磁性。

“你的沉默,像暴雨前的气压……”

歌词,带着一丝伤感和压抑。

更令人惊奇的是,当他唱到低音部分时,他的胸腔,似乎在微微震动。

发出一种类似低频贝斯的共鸣。

人声,竟然真的模拟出了乐器的质感。

整个演播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前所未见的表演方式,彻底镇住了。

视觉上,是极度的简约。

听觉上,却是听觉上,却是层次极其丰富的。

主歌部分,他的声音,如同在低声倾诉。

克制的节奏,压抑的情绪,在空气中缓缓蔓延。

当歌曲进入副歌。

林川的演唱方式,再次发生变化。

“心跳漏了半拍……”

唱到这句歌词时,所有的b-box节奏,戛然而止。

整个世界,仿佛突然静止了一般。

只剩下他轻柔的气音哼鸣。

空灵,飘渺,如同叹息。

那是一种高音区的吟唱,G5的高度,带着一丝脆弱的美感。

与之前的低沉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极静与极动,极繁与极简,被他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最后的三十秒。

林川再次展现了他的“人声乐器”的极致技巧。

他开始叠加自己的和声。

一人分饰高低音声部。

如同一个小型的人声乐团。

从单薄到丰满,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

最后,所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声音图景。

歌曲结束。

林川缓缓睁开眼睛。

现场,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沉浸在那余音绕梁的震撼之中,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几秒钟后,才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这一次的掌声,非常的持久。

那不仅仅是对表演的肯定,更是对一种前所未有的音乐形式的惊叹。

“我的天,这是什么神仙嗓音?”

“完全被震撼到了,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人类乐器,名副其实!”

“太牛了,一个人就是一个乐队。”

“林川真是让我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