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大倒卖(1 / 1)

沿海地区搞水货的事情非常猖獗。

上头管的也不是很严格,以温城为例。

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口众多,那些田地根本就养不活,怎么办?总要找一条生路吧。

于是附近的渔民忽然发现搞水货特别的赚钱。

慢慢的就有很多渔船每次出海打鱼,都会在公海拉一些货,放在船舱底下带回来。

很快沿海一带就形成了一条利益链。

这也是华夏民营经济萌芽之地。

前世很多大型国营企业,甚至也会找这些水客拿原材料。

比如说连想,当年就因为原材料短缺,刘传志就不得不带着钱,跑到站江一个水客家里拿货。

钱还被骗了,差点让连想当时直接倒闭。

法律意识淡薄,上头管的也不是很严格,就导致了很多人认为这门生意是可以做的。

黄东胜也想过走正规途径,从海外弄一批电器回来。

但他拿不到一手货,如果想从海外拿电器回来。

第一,必定是经过了几手的经销商,最终才到达他的手上,他找不到厂家。

厂家也不会搭理他。

第二,你进口如此庞大的电器产品,上头的审批时间必定特别长。

还有一点很重要,你走正规途径去搞进口,那么你就要拿外汇去买这些产品回来。

东胜家具和小娇娘食品虽然每年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可当他们想要自己使用外汇的时候,肯定要受到上级的管制。

一个国营企业每年的外汇指标,也不过那么一二十万米元。

更何况是他一个民营企业。

等他把这些事情全部做好之后,那估计至少也是一年之后的事情了。

而现在他非常的缺钱,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等待。

这也是他为何在后来,让港城那边,留下一部分美元的原因。

特事特办。

这年代很多事情,有些人不敢做,但敢做的人绝对赚的盆满钵满。

同样他也知道,自己做了这个事情之后,一定不能够高调,而且做完这个事情之后,怎么去规避后面迎来的风险。

这个他自己心里面有数。

他也想过自己找几条船,跑到公海上面去拖货。

但他觉得这个风险太大了,因为你这是在直接走私。

可是如果我通过华英街这边的商户购买,那上头来查我的时候,我就直接可以说。

我是从华英街那边购买的产品,我在购买的时候也不可能去追溯产品的来源。

所以这件事情和我没有任何的关系,说白了就是找一个中间挡枪之人。

把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

这边大概有四五个电器商行,因为他们的产品并不是小件商品。

所以他们的位置并不需要特别好,每个电器商行里面也有很多人。

但对比其他那些小件商品的门店,要冷清很多。

黄东胜找了一家叫三羊商行的门店走了进去。

里头已经有四五个人正在询价。

门店不是很大,但是摆了电视机,电冰箱,甚至空调等等。

店老板是一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戴着大花领带。

一身的的确良,手指上面还戴了一个硕大的金戒指。

整个人看上去,就是一个典型的暴发户形象。

黄东胜他们走进来之后,这个中年人仅仅只是看了他一眼。

但很快又没把他们当回事,继续和面前的一个人商讨着。

因为那两人看上去太年轻了,这种人一看就知道没什么实力。

而他正在商讨的这个人,是内地一家国营单位的采购。

他们想要在这里购买三四台电冰箱,分配给他们厂里面的领导。

这对于他而言是一个大生意啊,所以先把眼前的大生意做成。

再去考虑其他边角余料的小生意,也就这般直接忽略了黄东胜等人。

黄东胜和蒋小军也没有太在意,二人在门店里面转了起来。

看着看着,蒋小军指着一台日国三洋牌电冰箱。

情绪有些激动:“海哥这台冰箱我在长州供销社,见到过。”

“那边卖一千六,但是这里竟然只要1260!”

“他妈的,这其中利润相差这么大吗?”

黄东胜看得过去。

三洋sr170升的。

不出意外的话,在三洋电器正式进入到内地市场之后,这个品牌会马上风靡全国。

而且这款冰箱,也会成为当年全国冰箱行业的销售冠军。

三四百的价格差距,在普通人看来肯定会大为震惊。

因为这也是内地小县城普通工人大半年的工资。

可黄东胜却看的很是平淡。

没当回事,继续又看了其他几款。

这个老板倒是有点本事,不但有日国品牌的产品。

还有苏联明斯克牌,丹麦德宝牌等等。

产品做的非常的齐全。

再看一看他与别人谈生意的那个模样,应该有一定的实力。

想了想,于是就对边上的一个职工讲了句:“我想和你们老板交谈一下,可以把你们老板叫过来吗?”

这个职工看了一眼黄东胜,没多想,点头说了句。

“老板,您稍等,我去叫我们老板过来。”

说完赶紧跑到了那边那个中年人跟前。

小声说了什么之后,没成想,那个老板竟然大为光火。

“你难道没看到我正在谈生意吗?你觉得我现在有时间去招呼其他人吗?”

“我都跟你们讲了很多次了。一台两台冰箱,电视机这种小生意就不需要来找我了。”

“我要是每天都去跟别人谈这种小生意,那我一天什么事情都不要干了。”

“你直接和他讲,买就买,不买的话就出门,我们价格也已经标在那里了,明码实价,童叟无欺,一分不少。”

声音没有半点的克制,所以黄东胜他们这边听的清清楚楚。

蒋小军微微皱了一下眉,但没有开口讲话。

那过去叫老板的职工,最终又灰头土脸地跑到了黄东胜的身边。

还没等他开口讲话。

黄东胜就主动笑着对他说:“没事,我们就过来看看的,既然老板很忙的话,我们就不打扰了。”

说完这个话后对着蒋小军使了个眼色,二人直接走下了大门口。

这个职工非常的尴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讲什么。

而那边的老板也看到了这个情况,讥讽了一句:“装什么装在我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