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回望舔狗秀成堆(1 / 1)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1631 字 10天前

回望舔狗秀成堆

回望舔狗秀成堆

兴庆宫勤政务本楼御书房内,基哥看着眼前那一叠厚得有些夸张的礼单,面色阴沉。

而他身旁的高力士,大气也不敢出。他也是很久没见基哥这么生气了。

这位长安天子,大唐圣人,往往是怒到极致的时候,才会如此表现,也意味着他可能要杀人了!

“方国忠说,礼单他没有看过,对么?”

基哥用手指敲击着桌案询问道。

其实方重勇这话有点滑头,因为礼单都是没有封火漆的,看没看过,都是方重勇一面之词。

只是,现在这个时候,一面之词也很够意思了。

在没有电子设备监视的年代,很多时候,就是“一面之词”。

帝王心术,很多时候也是无可奈何。

“回圣人,确实是这样的。”

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已!

“快说吧,朕乏了!”

与其讨好一個老皇帝,还不如拉拢一个掌控兵马的年轻新贵,下重注投资,以保家族接下来数十年富贵!

这种游戏,基哥在武则天还在世的时候就玩过!

在唐代,很多礼物,都有着极为强烈的象征意义。普通权贵之家别说是送人了,就连自己私下里收藏,被人告发后都会入罪。

高力士老老实实答道。

“力士为何发愣,还不速去?”

高力士想了想,答道:“圣人,方国忠勤于王事,不会出什么岔子,倒是不必那么着急送去。只是如今有件大事,正要报与圣人,请圣人定夺。”

毕竟基哥在宫里压根什么都不缺呀?

“圣人,方国忠是有点滑头,但他确实是忠于圣人的。

他早就看透了这些,只是现在无能为力罢了。

基哥不知道,他也不会去问李琳,因为问了也不会有明确的答案。

这也是基哥至今不敢报复银枪孝节军兵变的原因之一。

这一面唐锦面积很大,极为精美,但还说不上是“稀世珍宝”。杂糅粟特风格的唐锦出现这么多年,也不比当初寸布寸金,早就飞入权贵之家,普及开来了。

时间不能倒流,老人无法回到年少,基哥很明白,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考虑后路。而不会如以前那样忠心耿耿。

“朕岂能不知道这个!”

他其实也猜到了李琳的心思,细细想来,不过人之常情罢了。

就算再讨好,基哥又能照拂他们家多少年呢?

基哥跟让皇帝李宪关系很好,但基哥跟李宪的儿子李琳,关系也那么铁么?

这面唐锦把布料和人工成本算上,也不过几百贯而已,物品本身的价值很普通,算不得什么贵重物品。

可是这帮手眼通天的权贵们,他们想做什么,他们能做什么,那就不好说了。

能找的借口实在是多不胜数。

这意味着,方重勇可以堂而皇之,将其挂在自家厅堂内装逼!而别家,连仿制都不允许!

基哥此举亦是告诉方重勇:你的忠心,朕收到了。现在给你独一无二的殊荣,继续给朕当一条忠心不二的看门恶犬!

基哥面色不悦催促道。

但它是)后才能纳入王府编制,成为正儿八经的官员。

要不然就只是方重勇身边毫无身份的“白丁”。

今日秋高气爽,前来王府应聘的人员排起了长队,粗看队伍的长度,只怕不下数百人。而王府的编制,不过聘请幕僚数人而已,竞争十分激烈。

“下一个!”

车光倩大喊了一声。

一个看起来十分自信的年轻人,大大咧咧的坐到车光倩面前,一副自来熟的模样。

“姓谁名谁?”

车光倩头也不抬问道。

“韦应物,京兆韦氏。”

面前的年轻人一脸自豪说道。

“嗯嗯,伱有什么特长?”

车光倩不假辞色问道,在名册上做记录,哪怕不被录取的人也会有记录,事后也是会给方重勇观摩的。

“门荫补右千牛,此前为圣人随从。”

韦应物大声说道,故意让后面排队的人也听到。

车光倩没说话,一直等韦应物的下文。

“然后呢?”

发现对方半天没说话,车光倩抬起头,一脸诧异看着面前这位一看就是富家公子出身,养尊处优细皮嫩肉的韦应物询问道。

“这还不够么?老子可是天子身边当差过的人!”

韦应物理直气壮的说道,他这个基哥身边的随从,到平西王府担任幕僚,那是看得起他方重勇!

京兆韦氏,名门出身;圣人随从,上达天听!

如此身份,还需要什么特长?

韦应物觉得车光倩真踏马矫情得很!自己的出身和地位,本身就是特长!

毫不客气的说,他下半身就特别长,还要什么特长!

“可以了,回去等消息吧,下一个。”

车光倩摆了摆手,语气漠然说道。他出身行伍,被发掘于基层,对韦应物这种出身高贵又自命清高的人不感冒。

但还是老老实实将对方的情况记下了,这是方重勇的嘱托。

“快滚!一边凉快去吧!”

韦应物身后的人群瞎起哄道,大唐社会风气张扬自信,才不会惯着韦应物这样以身份压人的废物。

韦应物灰溜溜的掩面而去,知道自己这回是现了大眼!

“下一个呢,是谁?”

车光倩环顾四周问道。

很快,一个衣着落魄,身上带着浓烈酒气,胡子拉碴的中年人上前对车光倩说道:“麻烦通传一声,在下李白,乃是平西郡王旧相识,此前在翰林院,乃是翰林院大学士。”

李白啊。

车光倩当然知道这个人,不过并不感冒。

因为方重勇交待过,要招募有“真才实学”之人。

而李白的名声么……貌似他就是个只会写诗,其他啥也不会的人。

“嗯,记下了,回去等消息吧。”

车光倩继续埋头记录,语气冷淡的说道。

“喂,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

我是李白,翰林院大学士,还是你们平西郡王的旧相识!

你让我回去等消息?”

李白喷着酒气,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自傲与不满,质问车光倩道。

“对,回去等消息。”

车光倩语气平静的说道。

“快滚快滚!你除了写诗外还会点啥?”

李白身后不少人起哄道。

那些人巴不得前面所有人连初选都过不了。

“下一个。”

车光倩例行公事一般的询问道。

“李晟,前神策军执戟郎,善骑射。”

面前的年轻人,一脸沉稳说道,不卑不亢。

车光倩打量了李晟一番,疑惑问道:“平西郡王府是招募幕僚,你这是适合入行伍吧……”

“某本不想拿出来的。”

李晟轻叹一声,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交给车光倩,信封上竟然写着“王忠嗣荐”四个大字!

“壮士里面请!”

车光倩立刻收起脸上漫不经心的表情,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他也不顾身后排队之人的议论纷纷,直接引着李晟进了平西王府。

这有推荐信的人,自然跟没有推荐信的人不是一个待遇。李晟的遭遇,似乎在告诉现场排队的鱼腩们:做对事,不如跟对人。

有大佬在背后推一把,很多难办的事情,其实也就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