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无组织无纪律(1 / 1)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2054 字 1天前

无组织无纪律

无组织无纪律

看台下,伊吾军中三百人组成的骑马步兵,在相隔对方骑兵不过三箭之地的时候,就开始下马整队结阵。这是模拟骑马步兵,被敌军骑兵所伏击时的临阵演习。

然而,伊吾军步兵的阵型还未齐整的时候,银枪孝节军的骑兵就不顾一切冲击而至,双方都是手持木棍,彼此间你来我往。骑兵失去了速度,银枪孝节军的骑兵干脆下马步战。

现场顿时烟尘四起,只听到哭喊声与厮杀声四起,却看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得不说,银枪孝节军这边是比较莽的。按照轻骑兵的基本战术,此番射一波不带箭头的箭矢就可以撤了。然后引诱下马的步兵朝前追击,待他们队形散乱后,再调转马头冲一次,来回极限拉扯。

几轮回合下来,骑马步兵就没多少气力了,剩下的就是骑兵无悬念反杀。

本想装个逼,没想到现了大眼。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唐军各守捉检查也严格得多!

王难得不知道要怎么说下去,因为他也是道听途说的。

至于建房款,对不起,那是没有的,因为这次强拆不是为了官员的生计,而是“官府”的事情。

“制度挂出来以后,应征者立刻就走了一大半。

不一会,观台下演习场地躺了一地丘八在哀嚎,多半都是伊吾军中士卒。伊吾军军使戴休颜面色瞬间难看到极点,他所挑选出来的伊吾军精锐,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不仅如此,薛江童为了给足方有德面子,还在黄河岸边专门修了一个渡口,给方有德“编练水军”,作为宣武军,也就是运河巡检执法队的训练基地。

他带着王难得走出帅帐,就看到何昌期正在跟车光倩玩“剪刀石头布”,玩得挺起劲的样子。方重勇忽然想起那句“如果你毫无心机就能跟一个人相谈甚欢。相处很融洽,那么对方的情商一定远胜于你”。

“比如说?”

男人无所谓忠诚,之所以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没给够。

怎么能一口气莽到疏勒去呢?

然后在本地招募勇士当仆从军,提供部分后勤,最后全力拿下小勃律!

“那是后面的事情,不要聒噪,我路上跟伱说。”

王难得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将其递到方重勇手里。

“那些都是后话啦,本大使还有事,就不陪戴军使观礼了,告辞。”

“刺史世家”出身的薛江童不敢怠慢,对衙门周围的屋舍下了“强拆令”,命这里的百姓三日之后必须离开,否则就派人强拆了。当然了,他在州府开封城内又划了一块地给那些人重新建房子。

三八.六.一六四.二四六

第二天,他就来到汴州府衙,趾高气扬的要汴州刺史薛江童,给自己修一个宣武军节度使的衙门。

高宗时期,大唐在这里一口气册封了十几个都护府。开元时期,基哥册封吐火罗君主骨咄禄顿达度,为吐火罗叶护。虽然名义上是骨咄禄顿达度在统治吐火罗,而且兵力总和,也超过十万。

无论高仙芝这次是想搞什么幺蛾子,都是在给方重勇甩脸色。

如果这次方重勇不能显示权威,而西域又是如此广袤,那将来他这个西域经略大使,谁还会放在心上呢?

王难得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然而以他的身份又无力阻止,所以只好风风火火回来禀告。

但是!

然而,他刚刚回到安西远征军大营帅帐,就看到担任“信号旗”营营主的王难得,匆匆忙忙的进入帅帐,对方重勇行礼禀告道:

他看到王难得有话欲言又止,于是好奇问道:“还有事么?”

方重勇没问,所以礼部官员也故意不说,这件事就在方重勇这个西域经略大使眼皮底下,“默默的”完成了。

唐律规定官员拆别家的房子,建自家宅子要赔钱赔地,可没说官府修衙门征地,要给征地款啊!在城内重新划拨一块地给那些人重建屋舍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不服就去长安告御状吧!

安西都护府那边的情况,跟北庭三州完全不同,那边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回节帅,末将在路上,听到一些不好的传闻,心急如焚。”

轻骑兵的临阵拉扯战术,不是蒙古人发明的,但他们用得最好。唐军对自身实力极为自信,实战时反倒是更注重士气与装备这一块,再说了,唐军骑兵穿的盔甲也有十五公斤左右,实在是耍不出蒙古人的那些骚操作。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嘛,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王难得毕竟不是方重勇,理论上说,这是平级的唐军。你没有换防文书,就跑别人驻地进行勘测侦查,被挡下来实属正常。

看着这一条条让人头皮炸裂的军法,那些想进宣武军摸鱼的年轻人瞬间打了退堂鼓。

汴州之地,虽然商业发达,农业也还可以,但是……除此以外,可以做的生计不多,这里毕竟还不是长安啊!所以本地民风奸猾,好勇斗狠者少,唯利是图者众。

他依稀记得吐火罗在疏勒以西不远,好像都是在阿富汗北部了,这可不是一般的远啊。

运河岸边,方来鹊忽然指着打完收工回家的那群打手说道。

王难得面有难色说道。

其实吧,吐火罗是一个地区,势力比较杂乱,只是名义上的统一。在阿拉伯人没来以前,是比较亲唐的。但当阿拉伯开始染指西域后,他们就开始朝秦暮楚起来了。

阿富汗嘛,懂的都懂,一座山一个部落。治理权都是下放到地方的,叶护并没有各地的治理权。那边一个山谷一个政权,互不干涉对方,平日里松散得不得了。

“焉耆镇?是鱼海那里么?”

方重勇面色平静对着何昌期下令道。

“第三条,节度使与兵将同吃同住同俸禄,军功不分级,且只以军功论赏。”

现在吐火罗国内众多势力到底是什么态度,还难说得很。因为他们也面临吐蕃人的威胁,所以自然也不排除倒向吐蕃人,最后与大唐为敌。

想到这里,方重勇也猜到高仙芝到底想干啥了。

“走,现在就启程,必须得麻烦你跟本节帅,再走一趟龟兹了!”

“回节帅,确实如此。不过我们没有到鱼海,在张三城守捉据点的时候就被人拦下来了。末将打探清楚了西州的情况,所以就先回来将地图与札记交与节帅。”

“末将听闻,是吐火罗使者朝贡,圣人回赠了一些礼物。高仙芝便想带着部曲,护送吐火罗使者带着大唐的礼物返回吐火罗……此事本是寻常,只是听说高仙芝这次需要的辎重数量有点大,安西本地府库居然不够,还在找胡商采买。

“嗯,确实。”

方有德以前不知道,如今亲眼所见汴州渡口之混乱,才明白太宗所谓的“少官减政”,基本上就等于是放任自流。

表面上看也是一方诸侯了!

事情最后不一定会闹得很大,但此风断不可长!

西州是高昌国故地,生产力相对发达,物产丰饶不说,田里还普遍种植大名鼎鼎的“高昌棉”。安西远征军到了西州以后,要准备一批棉衣,才敢翻山越岭不惧严寒。

从疏勒镇出发,穿过方重勇前世那条著名的“瓦罕走廊”,进入阿富汗北部,也就是吐火罗地界。在此地勘察地理,压服吐火罗国内的亲吐蕃势力,扶持亲唐势力。

“大军不是去西州修整么?您不是说还要打造一些爬山的装备么?”

如今国家承平日久,汴州农田不足以养活家中多余人口,故而青壮多聚集开封渡口讨生活。时间一长,各种“行会”便逐渐兴起。

很多西域边将,大概觉得方重勇的到来,是抢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桃子,或明里或暗里的抵制,玩套路。安西都护府的安西军中,只怕有不少这样的人。

末将以为不妥,便立刻回来通知节帅,一切由节帅定夺!”

哈?吐火罗?

方重勇一愣,在脑子里搜刮这地方到底是哪里,来之前草草浏览过一番,印象不是很深。

这个道理在汴州可谓是深入人心了。

夫蒙灵察的谨慎与配合,给了他一种错觉,就是西域的边将都是比较好说话的。

吐火罗虽然很穷,但是有兵可用。

“然后呢?”

“伊吾军实力不错,胜败乃兵家常事,戴军使莫要放在心上,这不过是一场演练而已。”

当然了,高仙芝也可以选择在吐火罗国内大清洗一番,然后再返回疏勒以观后效,只是最后具体如何做,那就不得而知了。

方有德现在可是进了凌烟阁的人啊!地方官员谁敢怠慢他啊!

至于朝贡的事情为什么不经过他这个西域经略大使,那也是因为这都是礼部鸿胪寺的基本盘。朝贡事项,又恰好不是直接归西域经略大使来管的。

方重勇心中一沉,面色瞬间阴郁下来。

何昌期一脸愕然看着方重勇询问道。

但是银枪孝节军没有玩什么套路,而是直接选择硬刚!

别看这些打行的人打得凶,那都是为了钱。打行里的人,都是根据“契约”进来的,今天在这里混,明天可能就跑河对岸去了。

方有德目睹之怪现状,便是两个不同的“打行”,纠结人手争夺地盘,收“保安费”,当地人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压服这里,算是在葱岭以西找到了一个落脚点,可以进行下一步攻略。在西域各国之中,吐火罗的雇佣兵还是相当能打的。

方有德选拔了三千壮硕者,后又裁汰了其中两千人,打散了以百人为一队,驻扎沿运河各渡口,归各州府衙听用,不属于宣武军编制。剩下的一千人,为宣武军士卒,他又从里面选拔了三百最骁勇者,建立一营精兵。

名曰:控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