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请战(1 / 1)

“这个新帝李英多半也是看着渊儿手握重兵,想给你上上眼药,让你知道霍家永远是李家的奴才。”霍老夫人无奈道。

李家人自以为是的毛病,真的是遗传的。

“匈奴一直对大盛虎视眈眈,突然派个公主来和亲,乌维不知又打的什么算盘。”霍洺皱眉道。

“灭了北漠之后,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匈奴。乌维老谋深算,估计是猜到了这一点。一方面想通过朝廷阻止我北上的步伐,另一方面,想要用美人计迷惑于我。实在不行,就让娜雅想办法除了我。”霍渊道。

“乌维那个老家伙,想以此来阻挡霍家军灭掉匈奴的步伐,简直是痴人说梦!”想到乌维和李英竟然妄想左右自己的婚事,霍渊就一肚子火。

“那这个娜雅公主怎么办?”霍母问。

“先将她请出将军府,我们府里连朝廷的使臣都无法安置,哪有地方安置一个异国公主?”霍渊回道。

“好!我这就让陈福去办!”霍母起身向书房外走去。

霍洺的声音在身后传来:“母亲,还是要客气些,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霍洺提醒道。

“母亲知晓。”霍母回道。

霍母刚出去不久,许枭来求见。

“启禀将军,末将询问了从京城来的侍卫,近日边关战报频频传入京城。北方,鲜卑大军已攻占了五原郡,正在向永昌郡进军。南方夜郎国也派兵攻占了牂牁郡。”

众人一听,瞬间明白了为何大盛此时急于与匈奴联姻。如今大盛内忧外患,腹背受敌,匈奴主动示好,大盛没有不接的道理。

“鲜卑与匈奴接壤,乌维这个时候派娜雅来,哪怕要皇后之位,为了稳住匈奴,避免匈奴与鲜卑联手,估计李英都要答应。”霍渊听了许枭的话,沉思了片刻道。

“匈奴从来没有诚信可言,即使娜雅嫁到大盛,乌维还不是说翻脸就翻脸,一个女儿的死活在国家利益面前不值一提。”霍洺说道。

“依我之见,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只是,我们要有个合理的理由来出兵。”霍渊思索了片刻道。

“杀了娜雅?给匈奴一个发兵的理由?”许枭道。

霍渊摇头,“不可,那样我们就被动了。”

“如今鲜卑占领了五原郡,我们可以向朝廷主动请缨,出兵永昌郡,再收复五原。先灭了鲜卑,再灭匈奴。”霍渊眸中闪过一丝狠厉。

“鲜卑与匈奴若真的联手,对大盛将是巨大的威胁。我们的确要抢在他们之前行动。”霍洺赞同道。

这时霍老夫人带着霍母站起身,对霍渊和霍洺道:“你们商讨军中之事,我们就先回去了。”

霍渊目送霍老夫人和霍母离开,命许枭去通知几位副将过来。

几位副将很快就来到了书房。

霍渊将鲜卑占领五原一事告诉了几位副将,几位副将闻言皆十分震惊。

“怎么此前都没听到消息呢?”唐炎道。

“可能是朝廷怕引起恐慌,封锁了消息。”霍渊道。

“五原有守军五万,既然鲜卑能攻占五原,直逼永昌,五原的守军恐怕凶多吉少。”方信担忧地说。

“今年,各处都在闹旱灾,五原守军也没有粮食。如果不是霍将军得了机缘,得神明相助,雍州城恐怕早就被北漠和匈奴的铁骑踏平了。”邢五感慨道。

“朝廷真是奇怪,为何不让我们去增援永昌和牂牁郡,反而送来个劳什子公主?”唐炎愤愤地说。

“那还用问嘛,朝廷信不过霍家军,怕霍家军打败鲜卑和夜郎,收获更多民心。”许枭道。

霍渊赞许地看了眼许枭,“许副将说的不错。霍家功高盖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曾经的李麟还是如今的李英,忌惮霍家军无可厚非。”

“只是可怜了边关百姓!”霍洺接着道。

“将军,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总不能眼见着鲜卑和夜郎在大盛的领土上为非作歹?”方信问道。

霍渊目光如炬,说道:“我会修书一封,向朝廷请战,请求率军支援永昌。夜郎那边有沈家顶着,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我们也要做好万全准备,以防朝廷不允。万一朝廷拒绝,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匈奴公主和朝廷派来的使臣怎么办?”方信担忧地说。

“我会上表朝廷,言明其中利弊。这个亲无论如何本将军是不会结的。”霍渊语气坚定地说。

“方信,你安排几个稳妥的人盯着娜雅和朝廷来的人,在朝廷回信前,不能让他们将任何消息送出去。”霍渊叮嘱方信道。

方信:“末将领命!”

“许枭你和邢五分别派人前往匈奴和鲜卑,如果能够混进军中最好,要将对方的情况尽快传递回来。”霍渊严肃道。

“末将领命!”许枭和邢五同时答道。

“将军,末将愿率军支援永昌郡,誓要击退鲜卑,保卫边疆!”唐炎请缨道,声音铿锵有力。

“好!无论朝廷是否同意霍家军出兵,我们都要早做打算!”霍渊赞许地点点头。

这时,邢五想起当时右贤王带人来攻打雍州时,探听到的消息,出声道:“将军,依末将所见,匈奴虽然从大盛换走了十五万斤粮食,但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现在,他们的粮草问题应该也很突出。”

“正是,上次左贤王带来换阿瓦的五千战马也都瘦弱不堪。”唐炎顺着邢五的话说道。

霍渊微微点头,“这倒是个可利用之处。若匈奴粮草不济,其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众人纷纷称是。

霍渊接着道:“邢五,你此次前去匈奴打探消息,着重留意他们粮草的储备之地。若能暗中破坏,那便是大功一件。”邢五抱拳道:“末将明白。”

随后,霍渊便开始书写奏表,言辞恳切地向朝廷表明派霍家军出兵永昌郡抗击鲜卑的必要性,同时直言与匈奴和亲的弊端。然后,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几日后,朝廷的回信到了,不出所料地驳回了霍家军出兵的请求。

看着手中的圣旨,霍渊冷笑一声,“李家当真宁愿置江山社稷和大盛百姓于不顾,也要防备着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