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大盛分裂(1 / 1)

李靳等人逃出京城后,一路马不停蹄地向永州赶去。途中,李靳心中感慨万千,既对李英的背叛感到愤怒,又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经过几日的奔波,他们终于抵达了永州。守将赵启听闻皇上驾到,赶忙出城迎接。

见到被郭长清和御林军重重保护的李靳,赵启跪地行礼,表明自己的忠心。

李靳进入永州城后,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夺回京城。

他召集将领们和永州官员一起商议对策,众人纷纷表示愿为李靳效命。

然而,要夺回京城谈何容易?

永州知府徐智提议,先暗中给谢允、陈长明等李靳的支持者者信,争取里应外合拿下京城和皇宫。

他们哪里知道,李英带人攻入皇宫之前就命人控制住了谢允等人。

攻入皇宫之后,发现李靳竟然带着玉玺跑了,李英大怒,直接以杀害先皇、谋朝篡位的罪名抄了丞相谢允、兵部尚书陈长明的家。

一夜之间从高高在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变成阶下囚,谢允却没有太大的反应,十分平静。

他突然能够理解霍渊劫法场的心情了。

想他这一辈子机关算尽,却落得如此下场,谢允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凉。他回想起自己曾经的种种谋划,那些为了权力和地位的争斗,如今看来都如同泡影般虚幻。

收拾了谢允,文官群龙无首,加上有武将支持,一周后,李英顺利登基为帝。

李英登基后,非但没有追究霍渊劫法场之过,还命人传旨表扬了霍家军英勇对敌,大破北漠,为大盛开疆扩土,是大盛的功臣。

至此,霍家身上的“谋反”之名算是彻底抹去了。

与此同时,京中也派来了官员接管北漠。

霍渊召集几个心腹一起商量对策。

方信道:“我原本以为这个李英是个草包,没想到他要比李麟和李靳聪明一些。”

“先下旨表扬了霍家军的功绩,再派人接管北漠,名正言顺,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

“要我说,那所谓的圣旨上都没有玉玺大印,不认也罢!”唐炎道。

方信摇摇头,“这是为霍将军和霍家军正名的机会,哪怕这个圣旨是假的,我们也得说他是真的!”

“这个圣旨得认?”唐炎道。

“认!霍家军的功绩属实,我们为何不认?”霍渊道。

他俊眉轻蹙,沉声道:“咱们这位新君确实有些手段,我们需得谨慎应对。派来接管北漠的官员不知是何底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一旁的邢五说道:“不如我们先派人去打探一下几位官员的情况,也好做到心中有数。”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霍渊思索片刻后,说道:“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尽快查清几人的背景。”

霍渊看了眼众人,沉声道:“这几个人必须成为我们的人,否则,他们很可能成为我们今后一切行动的掣肘。”

许枭等人皆面色凝重。

好不容易朝廷认可了霍家军的付出和努力,如今又要放几个眼线到雍州监视着霍家军的一举一动,想想就令人心烦。

邢五领命后,立刻着手安排人手去探查前来接管北漠的官员情况。

经过几日的调查,邢五终于带回了一些消息。

此次朝廷派来接管雍州三县的官员中,为首的官员名叫刘正。此人曾在地方为官,政绩平平,但为人圆滑,善于交际。其余几人也各有特点,有的胆小怕事,有的贪婪成性。

霍渊听后,心中有了计较。他决定利用这些人的弱点,将他们逐一收服。于是,霍渊吩咐手下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分别送到了几位官员的住处。

刘正等人都是久经官场之人,自然明白霍渊的用意。他们收下礼物后,对霍渊的态度更加客气。

没来雍州之前,刘正等人对霍渊的事迹已经有所耳闻。

一路从京城走来,他们看到的除了满眼枯黄,就是遍地饿殍。

对比之下,雍州城简直是人间天堂。难怪有那么多百姓不远万里也要来投奔雍州。

见到雍州百姓安居乐业,霍家军训练有素,刘正等人心中对霍渊更是多了几分佩服与敬畏。

霍渊找了个机会,设宴邀请刘正等人。宴席上,霍渊谈笑风生,与众人相谈甚欢。他巧妙地提及如今雍州的局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暗示众人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刘正等人心中明白,霍渊在雍州的势力不容小觑,与其与之对抗,不如顺势而为。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听从霍渊的安排,共同治理好雍州。

霍渊心中松了一口气,表面却不动声色。这几人是否真能为他所用暂且不说,关键是目前大家达成一种默契。

与此同时,霍渊与哥哥霍洺商议,以霍家的名义开始收养大批孤儿,不限年龄,不限性别。

霍家所收养的孤儿交给江湖上一个名为“清风堂”的组织抚养教导。

这个组织的堂主是一位名叫秦瑶的女子。清风堂旗下有无数能人异士,是江湖上口碑极好的暗卫组织。

霍渊此举一是为了给那些孤儿一个安身之所,二是希望能培养出一批忠心耿耿的人才,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

秦瑶早就听闻在旱灾面前,霍渊以一己之力担负起霍家军和雍州百姓的生计,又带兵灭了北漠还雍州百姓以太平,对霍渊心生敬佩。

得知霍渊有意培养心腹,她命人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这些孤儿,不仅教他们读书识字,还传授他们各种武艺和技能,教会他们要知恩图报,从小认主护主。

在“清风堂”的悉心教导下,一批接一批的孤儿快速成长起来。他们个个身强体壮,学识不凡,且对霍渊忠心耿耿。有的成为了霍家军的骨干,有的成了霍渊的左膀右臂。当然,这都是后话。

再说李英登基后,大盛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出现了两个皇帝。

李靳与李英各自都说自己才是正统,对方是谋逆之人。两人各有支持者。

愿意追随李靳的官员,纷纷拖家带口跑到了永州。

李靳在永州、柳州、崇州集结了二十万军队,成立了一个独立政权。

至此大盛政权分裂成了两块,在京城有一个朝廷,永州又出现了一个小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