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李密决定投唐(1 / 1)

大谋谋天下 天民思想 2100 字 11小时前

在那烽火连天、局势错综复杂的战场上,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四周满是残垣断壁与横七竖八的尸体,气氛愈发紧张而又诡异。李密与王世充这两位乱世枭雄,各自率领着麾下精锐部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双方你来我往,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得人耳鼓生疼,战斗正酣,陷入了难解难分的胶着状态。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世充这个心机深沉之人,竟想出了一个极其狡猾的计谋。他深知士气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若能巧妙地运用心理战术,或许能一举扭转战局。于是,王世充派人在城中四处搜寻,终于找来一个面容、身形与李密极为相似的人。随后,他命人精心地为其乔装打扮,从发型、服饰到神态举止,都力求模仿得惟妙惟肖,使其酷似李密本人。

一切准备就绪后,这个人被带到王世充军队的阵前。只见他低垂着头,双肩微微颤抖,摆出一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模样,仿佛已然被彻底打败,彻底屈服。而王世充则站在一旁,脸上堆满了得意洋洋之色,对着己方士兵大声宣称:“看呐,将士们!我们已然成功俘虏了李密!李密,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瓦岗军首领,如今也成为了我们的阶下囚!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胜利,是我们共同的荣耀!”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饱含着兴奋与激动。

王世充本意是想通过这个假李密来极大地激励己方士兵的士气,让大家都能以更加饱满的战斗热情和信心去投入这场战斗,一举击溃李密的军队。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士兵们被这一幕完全迷惑住了,全都信以为真。一时间,整个王世充的军队欢声雷动,欢呼雀跃之声此起彼伏。士兵们纷纷挥舞着手中的兵器,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他们心中的斗志被瞬间点燃,仿佛拥有了无穷的力量,恨不得立刻冲向敌人,将其彻底消灭。

而这边的李密军队却未能识破这一诡计。战场上一片混乱,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各种假消息四处传播。不少士兵和将领看到王世充那边如此兴奋,心中不禁也泛起了一丝疑惑。他们本就经历了连番的激战,身心俱疲,体力和精神都已经达到了极限。此刻见此情形,心中防线彻底崩塌,开始动摇起来。在疑惑与恐惧的驱使下,李密部下许多人也被这一“真实”的假象所迷惑,他们开始相信李密真的已经被俘虏,觉得大势已去,继续抵抗也毫无意义。于是,纷纷主动开始投降王世充了。

李密此次出征,本是与单雄信各领一军,形成了紧密的犄角之势。双方约定,要互相支援,密切配合,共同迎击王世充的进攻。出发前,李密与单雄信还曾立下誓言,要同生共死,携手击败王世充,共创大业。然而,这场战斗却让所有人的命运都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单雄信心中一直对李密怀有深深的怨恨,这种怨恨源于以往的一次事件。当初,李密在与翟让的矛盾激化后,最终决定诛杀翟让。那是一个血雨腥风的夜晚,李密设下鸿门宴,翟让毫无防备地赴宴,却惨遭毒手。单雄信在当时也在现场,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情同手足的兄弟被李密所杀,心中犹如被利刃狠狠刺中,从此种下了仇恨的种子。此后,单雄信表面上依旧跟随李密,但内心的怨恨却如野草般疯狂生长。

在这次与王世充的激战中,当李密与王世充陷入苦战之时,单雄信心中毫无斗志,他选择按兵不动,对于李密的求援毫无反应。他静静地坐在营帐中,听着远处传来的喊杀声,脸上毫无表情。甚至,当他听到战场上那阵阵喧嚣中传来“王世充活捉了李密”的假消息时,他的脸上竟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神情。在那一瞬间,单雄信完全忘记了自己与李密曾经共同作战的情谊,心中只想着李密如今的悲惨下场。在这一念头的驱使下,他竟然连一兵一卒都未曾派出,干脆就率部直接投降了王世充。

王世充对单雄信的不战而降感到相当高兴,他仿佛得到了意外的宝藏一般。单雄信是一员猛将,在军中威望颇高,他的投降无疑是给王世充的军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当即,王世充下令对单雄信进行了丰厚的赏赐,黄金、珠宝、绫罗绸缎堆满了单雄信的营帐。并且还大方地许下了一个无比诱人的承诺——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单雄信,直接招他为女婿。单雄信得到了如此的厚待,心中欢喜不已,更加坚定了自己投降的决定。他心想,从此以后,自己不仅能享受荣华富贵,还能在王世充的阵营中大展拳脚。

单雄信的突然投降,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李密军队中投放。原本就混乱不堪的战局变得更加难以控制,士兵们听闻单雄信投降的消息,军心大乱,纷纷开始逃亡。李密见此战大势已去,知道若继续苦战下去,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无奈地决定带领自己的亲兵和内军,准备趁着混乱撤退,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图反击。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在人最脆弱的时候给人致命一击。就在李密准备带领亲随及内军仓皇撤离之时,军队内部却发生了更为棘手的问题。一直跟随着李密、以勇猛着称的骁勇军竟然反水了,他们不仅不愿意继续为李密效力,还对李密产生了极大的敌意,一心想要捉他去献给王世充。这些骁勇军原本是李密的得力干将,跟随他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如今,在混乱的局势和各种谣言的影响下,他们的信念发生了动摇,为了自保,选择了背叛李密。

幸运的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及时将这个消息告知了李密。李密得知后,心中大惊,他深知此时若不能尽快做出决策,后果将不堪设想。无奈之下,李密只能抛弃其他还处于混乱之中的部队,率领着亲信和内军仓皇突围。他们在战场上左冲右突,避开了一波又一波敌人的攻击,身上沾满了鲜血,狼狈不堪。

李密决定向邴元真驻守的洛口仓城奔去,期望在那里能够寻找一线生机。洛口仓城地势险要,粮草充足,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当他到达洛口仓城时,却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有细作前来告知他,邴元真竟然被王世充暗中收买,正准备配合王世充在夜间发动突然袭击。邴元真原本也是李密的部下,负责镇守洛口仓城,李密对他委以重任,没想到他却在关键时刻背叛了自己。

李密深知此时局面已危在旦夕,但他骨子里那股不甘失败的劲儿却从未消散。他眉头紧皱,迅速冷静下来,决定将计就计,等王世充的部队渡河至河中时,给敌人来个措手不及的半渡而击。他精心部署,安排好伏兵,只等王世充上钩。然而,战争的局势却远远超出了李密的预料。不知是派人执行侦查任务的中出现了什么严重失误,还是内部有内奸故意隐瞒,王世充的部队已经全部渡过了洛水,可是派去侦查的人却始终没有发回任何消息。

当接战之时,李密这才惊觉,眼前的敌人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所带的人马。在这敌众我寡、悬殊巨大的局面下,李密知道自己已无计可施,只能落荒而逃。在突围过程中,身边的人不断地减少,伤亡惨重。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鲜血染红了土地。自此,李密所率领的军队几乎损失殆尽,只剩下寥寥数人。

此时,李密心急如焚,他想到了徐茂公。在以往的岁月里,徐茂公一直追随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后方,徐茂公一直毫发未伤,还保有一定的实力。他满心希望徐茂公能够在这个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助他东山再起。他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对徐茂公充满了期待。

可是,他的亲随中有人却轻声提醒道:“单雄信背叛您,就是因为您杀了翟让。杀翟让之际,徐世积也差点儿被杀死了。如今您失利前去投奔他,哪里可以得到他的接纳呢?”这番话犹如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李密心中那一丝希望之火。李密心中一沉,他想起了当年诛杀翟让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他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行为可能已经让徐茂公对他产生了怨恨。

李密已如惊弓之鸟般,内心的疑心被彻底点燃。在这般困境之下,他选择了去寻找王伯当。当时,王伯当见战事已然对李密极为不利,无奈之下,只能弃守了金墉城,转而保河阳。金墉城原本是李密的重要据点,城墙高大坚固,防御工事完备。但在这场激烈而残酷的战斗中,留守金墉城的士兵也伤亡惨重,剩下的兵力已经所剩无几了。王伯当带着仅存的士兵,一路辗转来到河阳,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

李密满面沮丧,从虎牢关一路狼狈逃回。他心急如焚,召集了所有的将领,共商接下来的计划。在众人面前,李密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计划。他准备以现有这仅存的微薄兵力,向南去阻挡那些来自河南方向的隋军的疯狂进攻,让他们不敢轻易南下;向北则要稳固地守好太行山,凭借着这一天然的屏障,抵御敌人的进攻;同时,向东与黎阳的徐茂公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在未来找到合适的机会,一起向西进发,重新夺回洛阳。他坚信,只要这一步走好了,未来就仍有希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但更多的是疲惫和无奈。

然而,他的这一计划,在诸将眼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众将纷纷摇头,说道:“现在我军新失利,兵力单薄得可怜,众人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如果再在此处长时间停留,恐怕叛逃的人会越来越多,到时候都跑完了,就剩下我们这些残兵剩将。大家都不愿意再死战到底了,您这计划实在是难以成功。”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和绝望,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李密听了众人的这番话,心中明白,他们确实已经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想要继续坚持下去,确实困难重重。于是,他满脸悲凉,凄然地说道:“孤所恃者众也,众既不愿,孤道穷矣。”说完,他毫不犹豫地拔出腰间的佩剑,欲自刎以谢众。他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一切,没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王伯当见状,心如刀绞,他急忙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紧紧地抱住李密。他的哭声声嘶力竭,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来挽留李密的性命。周围的众将们也都被这一幕深深触动,一个个皆悲泣不已。他们想起了曾经与李密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悲痛。

李密见状,心中满是无助。他无奈之下,又不得不再说:“诸君幸不相弃我,我们当共同回关中去投降;我李密虽身无寸功地去投降,但诸君必能保有富贵。”他希望能够为部下们找到一条出路,哪怕牺牲自己的尊严。

府掾柳燮这时站了出来,轻声说道:“明公与唐公是同族,过往也有着密切的交情;虽然在此次战斗中您没有陪他一同起兵,但您曾经阻住东都,巧妙地断绝了宇文化及隋兵的归路,这才使得唐公能够不战而占据长安,此亦是您的一大功劳啊。”他试图安慰李密,为大家寻找一丝希望。

在柳燮的劝说下,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纷纷说道:“是啊!是啊!如此是可行的!”众人再次燃起了希望,准备跟随李密一同回到关中去投降,寻找一线生机。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已经无法挽回,一场更大的悲剧似乎正在悄然酝酿。他们不知道,投降之后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