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农忙(1 / 1)

接下来的日子,冼韵怡回归到周而复始的枯燥生活中,每天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白天下地除草,傍晚回家刨地翻地。

就这样忙碌了半个月,她终于把自家院子里的地翻好了,一共翻出了十垄地。不过每垄也就两米长,考虑到现在是自己一个人住,她计划种的量少点,但多种几个品种,这样也方便日后的管理。

由于当初买的都是发酵过的有机肥,不用担心烧根问题,翻好所有地后,冼韵怡向海秀伯娘要了些种子,直接就开始播种。翠瑶岛位于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当季的瓜果蔬菜,除了跟海秀伯娘要的几款种子,还有些是她从现代带过来的。

她给种了些油麦菜、空心菜、小白菜等四五个品种的蔬菜。又种些了番茄、番薯、茄子什么的。最特别的是,她在现代移了株火龙果放到了空间里,现在正好在地里给种上了。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吃个水果都算得上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了。

看着院中一道道高高拱起的田垄,冼韵怡满心期待。要不了多久,嫩绿的菜苗就会从土里冒头,挨挨挤挤长成绿油油的一片;瓜果们也会沿着架子攀爬,结出五彩斑斓的果实。光这么想着,冼韵怡就觉得干劲十足,回到房中整理出侍弄农田的方法来 。

悠闲的日子在九月末画上了休止符。翠瑶岛是个海上岛屿,常年都会遭受台风袭击,今年大大小小的台风已经绕岛而过十几个了,虽没有正面袭击,但云层所事来的自然灾害也是不可小觑的。

这个时代的华夏国还没有自己的卫星,天气预测主要依靠地面观测站、雷达和船舶报告等来监测台风,虽已具备基本的台风监测和预报能力,但受技术限制,预报提前时间短、精度也低,每年农作物多少都会因为台风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而近几日的海韵公社天气异常闷热,连一丝微风都感受不到,即使偶尔吹来一两阵南风,那也是带着滚荡温度的。

村民们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心中也开始不安起来。公社自然也查觉到了异常。9月28号这日便连忙通知了各大队队长开了个紧急会议。有经验的大队长们在会议上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讨着对策,而最终得出结论便是:提前收割农作物。

新安大队也随之宣布进入农忙期,全村上工时间从原来的8点提前到早上5点半。清晨5点开始会有三次响铃提醒队员们上工。第一次铃声响起时,便是提醒全队村民该起床做好上工前的各项准备了。第二次铃响,大家就得立刻出门前往祠堂门前的空地集合。而当第三次铃响,所有人必须全部到达集合地,等候分发当天任务。

新安村,也就是新安大队。新安大队按现在规模其实只算得上一个生产小队,因为紧挨着新安农场,两者间有一定的依附关系。所以成立公社的时候,新安村便直接成立为新安大队,不过村民们叫习惯了,依旧以村自称。

新安村不像其他村落,几个村子分为几个生产小队,再由一个大队长管理着。偶尔总会有各种摩擦事件发生。

新安大队一共有66户人家,总人口三百余人。隶属海韵公社,属于农垦系统附近的村落,耕地面积相对更为宽广。其中,用来种植水稻的稻田就高达356亩,另外还有68亩土地用来种植着番薯、木薯之类的杂粮 。

9月29日清晨5点,新安大队的铃声响彻整个大队的各个角落。冼韵怡也被这突兀的铃声吓得弹跳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地蹦出了优雅的三字经:“这也太特么大声了吧?地里埋的都能给叫起来。真是香蕉你个芭乐!”

虽心中满是怨气,可是她也就过了过嘴瘾,口嫌体直冼韵怡快速起床洗漱,再从空间装了满满一大碟肠粉,浇上香气四溢的酱油后走出空间在餐桌上美味地享用起来。

吃完早餐,刚装满一大壶的茶水,第二次铃声正好也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冼韵怡将打包好几小包鸡蛋糕放到小背篓后,背上背篓就往集合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