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18章 各省表态(1 / 1)

1913年4月15日·南京陆军部抗磁砂圆桌会议,七省代表的算筹整齐排列在抗磁砂铸造的圆桌上,桌面嵌入的磁导罗盘跳动着幽蓝警报,与参会者筹身上的密纹形成尖锐共振。江西李烈钧的斑竹筹刻着「战」字,竹节间渗出的竹碳粉在磁场中凝结成晶,如未愈的伤口;江苏程德全的羊脂玉筹边缘泛着冷光,「水波纹」磁导纹路上的桑蚕全息图已凝固成灰白——那是苏州云锦行会昨夜集体停织的信号。

「北洋『神机四号』磁导炮集群已完成星象校准。」李烈钧的声音如铁锚撞击甲板,腰间铁锚堂「工」字布纹带扣与圆桌产生脉冲,震得江西算筹在地图上划出裂痕,「皖北竹林防线的抗磁砂竹节剩不足三成,南京至多支撑三日。」

程德全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映着陆军部外的桑蚕苗圃。他展开的电报用抗磁砂墨水写着「桑蚕绝种危机」,附件是云锦公所的血书:「太湖抗磁砂工事导致蚕茧孵化率骤降67%,江南丝织业面临灭顶之灾。」玉筹重重压在江苏防区,筹身「稳」字与地图上的蚕丝磁链同时迸裂,「实业崩溃之险,远甚于刀兵之危。」

谭延闿的黄杨木筹突然拍在桌面,筹身《岳阳楼记》的「忧」字与抗磁砂产生低频共振,湘北锑矿分布图上泛起血色涟漪:「湘军可战之兵仅万余,步枪弹药不足七日消耗。」筹尖直指陈墨年,「铁锚堂的蚕茧磁导炮若再藏而不发,湖南将成北洋第一个磁导靶场。」

陈墨年握紧刻着「联」字的樱花木筹,筹身暗纹与程德全玉筹相触时爆出火花——江苏磁导频率中暗藏的北洋干扰波,正持续瘫痪七省防御网络。他摸向怀表夹层的铁锚堂密信,血书「竹浪阵破,速启蚕门」已被汗水洇开,「诸位难道不知,北洋磁导炮的下一个目标正是苏州的桑蚕基地?」

孙中山阔步而入,大元帅制服上的「工」字徽章吸附着细小的抗磁砂颗粒,宛如披甲。「铁锚堂急报,」他将染血的算筹拍在地图中央,筹身「危」字周围凝结着皖北匠人的磁导残影,「徐州北洋军已装备樱花木炮管,其算理校准精度达到0.001高斯。」

抗磁砂地图突然爆发出刺目红光,代表北洋磁导炮的红点突破皖北最后一道防线。程德全的玉筹应声断裂,内层北洋龙纹密符显现的瞬间,黄兴的磁导手枪已抵住其眉心:「苏州到徐州的矿脉坐标,何时卖给了段祺瑞?」

「从你们决定用算筹制造杀戮开始。」程德全捏碎断筹,龙纹与蚕丝磁链同时湮灭,「算筹该量桑蚕吐丝的弧度,而非士兵的步枪尺寸。」他望向孙中山,「大元帅若执意开战,我将以江苏全境通电支持北洋『和平统一』。」

陈墨年猛地起身,樱花木筹插入圆桌中央的磁导罗盘,铁锚堂「江豚密筹」的《蚕书》纹路与磁场共振,在穹顶投出秦淮河的全息地图。「蒸汽差分机已完成能量过载校准,」他的声音盖过警报,「即便耗尽南京所有蒸汽,也要在北洋炮群抵达前发动『江豚计划』。」

孙中山按住陈墨年的手,掌心的茧纹与筹身「联」字暗合:「铁锚堂三十名匠人已在秦淮河待命,一旦启动,他们将永远失去听力。」

「但能为南京争取三日时间。」陈墨年抽出腰间的磁导密钥,「用三十人的沉默,换七省军民的活路,这是算筹能算出的最优解。」

蒸汽钟敲碎死寂的瞬间,秦淮河方向传来沉闷的共鸣——那是铁锚堂匠人用算筹敲击《牡丹亭》的死亡节奏。程德全望向窗外,桑蚕苗圃的万千茧房在高频磁场中集体震颤,仿佛提前为即将消逝的文明默哀。而圆桌上的裂痕,早已比皖北防线的缺口更深、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