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青城六中(1 / 1)

“所以这就是你在房间里发疯的原因?”

陈功尴尬的站在母亲的身后,不知道说什么好。

画面确实有点糟糕,让陈功不敢去回忆。

“你练气?你咋不说你修仙呢?!”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您......”陈功讪讪一笑,声音细若蚊蝇。

“得,今天的学校算是白找了,我看这孩子是彻底疯了!”陈父无奈的捂住额头,长叹一声。

“明天跟我去报道!”

陈父撂下一句话就回房间躺着了,

本来腿就受伤,还奔波了一天,身体已经疲惫到极限了。

陈功收拾完残局,也进入了梦乡。

翌日清晨,一缕阳光顽皮地穿过窗帘缝隙,洒在空荡荡的床上。

陈功早已不见踪影。

皮、筋阶段的药浴不用每天做,一周两次就够了。

陈功6点就起床,把剩余的动作都加倍做了一遍。

与往日那筋疲力尽的感觉截然不同,

今日即使训练加倍,身体依旧活力四射,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我真的练出了...气!?

陈功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真实感。

虽然一直坚持练了五年,但这种过于现代化的锻炼方式,

陈功心里还是没底儿的。

要不是每次练完都有那些若有若无的力量感,还有身体素质确实在稳步提升,

陈功可能早就放弃了。

练气初期!

按照书里的记载,通过呼吸的律动,调动体内那股气,使其均匀分布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亦可将其汇聚于丹田,想象呼吸的空气如同涓涓细流,而丹田则是一个深邃的漩涡。

每一次呼吸,都牵引着气流旋转,将身体各处的气引导汇聚。

书中举了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

那些经常与体重作斗争的人都知道,我们摄入的食物都蕴含着一定量的卡路里。

当我们进行各种活动,无论是运动、工作、学习,甚至是呼吸和睡眠,身体都会消耗卡路里来提供所需的能量。

这能量,正是从食物中提取出来的精华。

食物中蕴含的,人体同样具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气”。

我们平时呼吸的空气中就蕴含着这种气,只是浓度极低,微乎其微。

而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经过长年累月的呼吸和转化,

我们食用它们,相对于直接呼吸空气,所获得的气更为集中,也更加精纯。

如今,丹田处的“漩涡”已然成型,无时无刻不在提纯着空气中的气。

虽然增长的速度如同蜗牛爬行般缓慢,但确实在持续不断地增长,

日积月累,终将汇聚成一股可观的力量。

而每日的练皮、练骨、练筋,会把之前体内摄取的气,源源不断的激发出来。

想通了这些,陈功一脸的兴奋。

这不就好起来了吗?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

若是命中无此运,亦可孤身登昆仑!

陈功忍不住拽了几句词,感觉心情很舒适。

......

青城六中,

校门口的牌坊在阳光下显得有些陈旧。

陈功推开车门,目光扫过这所学校,心中五味杂陈。

怎么说呢,这地方勉强算得上高中,只要中考成绩不是零蛋,基本都能混进来。

也能理解,那些正经学校,陈父和三叔跑断了腿也没能敲开门,毕竟,谁愿意接收一个“欺师灭祖”的刺头呢?

就凭自己那破烂一样的成绩,陈功这辈子也没指望在文化课上有所建树,他只求一个高考资格。

跟着陈父走进教导处,一阵寒暄后,身体发福的领导与陈父进行了深入且友好的交流,一无所有的陈父就回府了。

留下陈功独自一人,跟着这位领导来到了教师办公室。

“小伟啊,给你送来一位新同学,从三中转来的,就安排到你班里吧。”

领导笑眯眯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对一个国字脸、脸色漆黑的中年男子说道,

“这小子惹什么祸了?跟同学打架了?”

国字脸连头都没抬,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

领导吐了口茶叶,摆了摆手:

“没有没有,就是跟老师起了点小摩擦,这才转校的。”

周围几个正闲着的教师顿时来了精神,纷纷端着茶杯围了过来,上下打量着陈功,像看到了什么惊天大瓜。

其中一个嗑瓜子的女老师,左瞧瞧右看看,突然间,她像是发现了新大陆,脸上露出惊讶神色。

“主任,我怎么觉得这孩子有点眼熟,像不像那个把三中女班主任打进IcU的学生,叫陈什么来着……”

她的话音未落,其他老师也恍然大悟,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青城教育圈就这么大,网络传播速度又快得惊人。

就昨天一天,整个青城市体罚学生的老师都像变了个人似的,

对犯错的学生开始苦口婆心地劝导,生怕一不小心就步了那位女班主任的后尘。

“这个...呵呵呵呵呵...确实是他。”

领导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尴尬地笑了笑。

确认了陈功的身份,办公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老师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主任,这可不兴留啊,风险太大!

“这哪是学生啊,他就是个祖宗!”

“被打的老师我认识,那叫一个惨,到现在还不能自理呢,慎重啊!”

“这孩子我觉得适合送到少林寺,那里有可能能养起这尊大佛,咱学校就别冒险了。”

“咱们学校的学生什么样您也清楚,本来就够难管了,再来这么个霸王,指不定哪天就给你来个揭竿起义,这可是大罪过!”

领导眉头一挑,清了清嗓子,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中气十足地道:

“身为教师,我们要有教无类,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六中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

人这一辈子,谁能不犯错呢,更何况他还是个孩子?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

迎接挑战,克服障碍,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领导心里也没底。

可是钱都收了,再退回去,不合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