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新镰惊秋收,巧计布远谋(1 / 1)

第81章:新镰惊秋收,巧计布远谋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这三天里,杨家大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黄曼曼的作坊依旧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铜钱的哗啦声,糕点豆腐的香气,还有泡菜坛子散发出的独特酸味,无不刺激着某些人的神经。

杨老太自从那天送镯子碰壁后,倒是安分了不少。

虽然每天来作坊帮忙验收时,看黄曼曼的眼神还是有些复杂,带着点不甘,又掺杂着几分刻意的讨好,但至少没再整什么幺蛾子。

她现在是拿工钱的人,每天五文钱,对她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何况,还能就近看着黄曼曼这棵“摇钱树”,心里多少踏实点。

只是那只油青色的玉镯子,如今正戴在黄翠莲的手腕上。

黄翠莲得了新奇玩意儿,爱惜得紧,时不时举起来看看,傻乐呵一阵,倒是给这沉闷的院子添了几分不合时宜的亮色。

杨富贵看着妻子手上的镯子,眼神依旧会黯淡下去,但他掩饰得很好,至少表面上,他还是那个沉默寡言、任劳任怨的庄稼汉子,杨家村的村长。

风家那边,自从风老太被赶走,刘杜鹃又意外身死,赔了一两银子后,更是彻底蔫了下去。

风二流的伤还没好利索,整天躺在床上哼哼唧唧。

风老太带着这两个大男人,每日靠着挖野菜、捡柴火勉强度日,成了村里的笑柄,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只有黄曼曼知道,风老太那双浑浊眼睛里积攒的怨毒,并未消散。

不过,她现在没空理会这些。

秋意渐浓,田里的稻子,熟了!

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一片金黄。

沉甸甸的稻穗,被饱满的谷粒压弯了腰,在秋风中摇曳着,散发出丰收的喜悦气息。

阳光洒在稻浪上,泛着温暖的光泽。

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

那稻穗,比漫山遍野的野生稻,都要饱满!

杨富贵站在黄曼曼身边,看着这片金灿灿的稻田,憨厚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曼曼,这稻子长得真好!种的就是比山上的香!”

他由衷地赞叹道。

“等这两天忙完作坊的活,爹就叫上你二叔三叔,还有来财,咱们抓紧时间,一天就能给你收完!”

杨富贵搓着手,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帮忙了。

在他看来,这田里的活,就是自家的事。

黄曼曼却摇了摇头,嘴角噙着一抹浅笑。

“爹,不用麻烦叔叔他们了。”

“这亩地,我自己有安排。”

杨富贵一愣。

“你有安排?啥安排?收稻子可不是轻松活,你一个女娃家……”

黄曼曼转过头,看向杨富贵,目光清亮而坚定。

“爹,我想雇几个人来帮忙收割。”

“雇人?”杨富贵更惊讶了,“咱自家人就能干,何必花那冤枉钱?”

黄曼曼耐心地解释道:

“爹,这稻子是我们家的,没错。”

“但我想让村里人都看看,用心种田,用对方法,是能有好收成的。”

“光靠我们自己说,他们未必信。”

“让他们亲手来收割,亲眼看到这稻子的产量,比我说一百句都管用。”

杨富贵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消化黄曼曼的话。

黄曼曼继续说道:

“而且,爹,以后我们家的摊子会越铺越大,光靠我们几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雇人是早晚的事。”

“现在先雇几个人收稻子,也算是给以后积累经验。”

“再说了,现在是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缺人手,我给工钱,请人来帮忙,也是给她们一个赚钱的机会,不是坏事。”

杨富贵沉默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比他小了快二十岁的继女,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想法,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农家女的范畴。

她的眼光,看得更远。

“行,爹听你的。”杨富贵最终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佩服。

“你想雇谁,要给多少工钱,都由你做主。”

黄曼曼笑了。

“工钱我已经想好了,一天五文钱,管一顿午饭。”

“至于人选……”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我已经有人选了。”

很快,黄曼曼要花钱雇人收稻子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杨家村传开了。

一天五文钱!还管一顿饭!

这待遇,可比去镇上打零工强多了!

要知道,现在普通短工,一天也就三到五文钱,还不一定管饭呢!

一时间,不少家里活计不忙,或者想趁着农闲赚点零花钱的妇人,都动了心思。

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等着看黄曼曼会雇谁。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

四道身影,准时出现在了黄曼曼家的田埂上。

第一个到的,是杨老太。

她是被黄曼曼昨天特意通知的。

老太太虽然心里还有些别扭,但一天五文钱的诱惑实在太大,而且是黄曼曼“主动”给她机会,她那点自尊心也就暂时放下了。

板着脸,扛着自家那把用了多年的,刃口都有些卷了的大砍刀,第一个就来了。

第二个,是赵婉华。

杨二牛的媳妇,一个看起来温婉秀气的年轻妇人。

她跟黄翠莲关系不错,经常过来串门说说话,对黄曼曼一家也挺友善。

杨二牛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赵婉华嫁过来后,勤快本分,在村里口碑很好。

黄曼曼请她,她自然是满口答应,还特意早早过来,想多帮点忙。

第三个,让不少等着看热闹的村民都跌破了眼镜。

竟然是赵婆子!

这赵婆子,是隔壁赵家村嫁过来的,年纪跟风老太差不多,两人以前关系好得能穿一条裤子!

而且,赵婆子是村里出了名的嘴碎!

东家长西家短,就没有她不知道的,也没有她不爱传的!

黄曼曼竟然会请她?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赵婆子自己也挺意外,但有钱赚,她才不管那些,乐颠颠地就来了,一双小眼睛滴溜溜地转,显然是准备一边干活,一边搜集点“猛料”。

第四个,是李媛飞。

她是村里族老杨大爷大儿子杨天赐的老婆。

杨天赐是个读书人,虽然没考上功名,但在村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李媛飞作为他的妻子,平时行事也颇为稳重得体,不怎么掺和村里的闲事。

黄曼曼请她,倒是让不少人觉得,这丫头还挺会做人,知道笼络族老家的人。

李媛飞自己也有些好奇,黄曼曼为什么会特意请她,但五文钱的工钱确实不少,家里也正好不忙,便也答应了。

四个人,四种心思,站在田埂上,等着黄曼曼的安排。

杨老太不耐烦地嘟囔:“人到齐了没?啥时候开工?磨磨蹭蹭的!”

赵婆子则凑到赵婉华身边,压低声音:“哎,婉华,你说这曼丫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请咱们来收稻子?”

赵婉华性子好,只是笑了笑:“曼曼妹子给工钱,咱们就好好干活呗。”

李媛飞则安静地站在一旁,打量着这片明显比别家更茂盛的稻田,若有所思。

就在这时,黄曼曼和杨富贵一起过来了。

杨富贵肩上扛着几捆粗麻绳,用来捆稻草。

而黄曼曼手里,却拿着几把造型奇特的……工具?

那工具,柄是木头的,不长,大概一尺多点。

前面连着一块弯弯的,像月牙一样的铁片,铁片内侧被打磨得锃亮,闪着寒光。

这玩意儿,村里人谁都没见过!

大家平时收稻子,要么用砍柴的大刀,要么就用那种短柄的小柴刀,费力不说,还容易割伤手。

“曼曼,你拿的这是啥?”

还是心直口快的赵婆子第一个问了出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黄曼曼手里的那几把“怪东西”上。

杨老太也皱起了眉头:“收稻子就收稻子,整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干啥?”

黄曼曼微微一笑,将手里的东西递给她们。

“这是我上次去镇上,特意请铁匠师傅帮忙打的,叫‘镰刀’。”

“专门用来收割稻子麦子这些的。”

这话一出,几人都愣住了。

专门收割稻子的工具?

铁匠还会打这个?

她们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李媛飞接过一把镰刀,仔细端详着。

弯月形的刀刃,光滑的木柄,设计得很巧妙,握在手里感觉挺顺手。

她有些诧异地问:“这……这东西,好用吗?”

这代表了所有人的疑问。

用惯了大刀砍稻秆的人,对这种“精巧”的小工具,本能地带着一丝怀疑。

黄曼曼也不多解释,只是笑了笑。

“好不好用,试试就知道了。”

她说着,自己拿起一把镰刀,走到田边。

“大家看好了。”

她弯下腰,左手抓住一小撮稻秆,右手握紧镰刀柄,手腕轻轻一用力,弯月形的刀刃贴着稻秆根部,快速一划!

“唰!”

一声轻响!

那撮金黄的稻秆,应声而断!

切口平整光滑!

整个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比用大刀砍,不知道轻松了多少倍!

而且,镰刀的弧度设计,正好能将割下来的稻穗拢住,不容易散落。

“……”

田埂上,瞬间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杨老太瞪大了眼睛!

赵婆子张大了嘴巴!

赵婉华和李媛飞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杨富贵更是看得目瞪口呆!

他种了一辈子地,收了一辈子稻子,从来没想过,收割庄稼,还能这么轻松?!

黄曼曼直起身,将割下来的一小把稻穗放在旁边,看向目瞪口呆的众人。

“看明白了吗?”

“这个叫镰刀,专门割稻子用的。”

“左手抓稻,右手挥镰,贴着根部,一划就行。”

“速度快,省力气,而且不容易伤到手。”

她又示范了几下,每一次挥动,都伴随着“唰唰”的轻响,一小片稻子就应声倒下。

那效率,简直惊人!

“天爷啊!这……这玩意儿也太好用了吧!”赵婆子第一个反应过来,咋咋呼呼地叫了起来,看向镰刀的眼神都在放光!

杨老太也顾不上板着脸了,一把抢过离她最近的一把镰刀,学着黄曼曼的样子,试着割了一下。

“唰!”

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稻秆确实应声而断!

比她用那破砍刀砍半天省力多了!

老太太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惊奇和……一丝贪婪。

这可是好东西啊!

赵婉华和李媛飞也连忙拿起镰刀,走到田里开始尝试。

一开始还有些生疏,但很快,她们就掌握了技巧。

“唰唰唰……”

镰刀划过稻秆的声音,开始在田野里此起彼伏。

女人们脸上,都露出了兴奋和新奇的表情!

有了这神器,收稻子简直跟玩儿一样!

杨富贵也忍不住拿起一把镰刀,试了试。

“唰!”

感受着手腕上传来的轻巧力道和稻秆被瞬间切断的利落感,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激动得脸都有些红了!

“好!好东西!这镰刀真是好东西啊!”

他忍不住连声赞叹!

黄曼曼看着众人惊喜的反应,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这镰刀,是她根据记忆画出图纸,特意找福源镇最好的铁匠铺定做的。

当时那铁匠师傅还一脸莫名其妙,不知道她要这“怪模怪样”的弯刀干什么。

现在看来,效果拔群!

她要的,不仅仅是提高收割效率。

更重要的,是借由这新奇的工具,再次向村民们传递一个信息——

她黄曼曼,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有别人不懂的方法!

跟着她,不仅能赚钱,还能学到真本事!

“好了,大家既然都上手了,那就开始干活吧!”

黄曼曼拍了拍手,扬声说道。

“今天争取把这几亩地都收完!”

“是嘞!”

有了神兵利器,大家的干劲儿空前高涨!

五个女人(加上黄曼曼自己也动手了)挥舞着镰刀,像秋风扫落叶一般,迅速地在金黄的稻田里推进!

“唰唰唰……”

整齐的稻秆不断倒下,留下一片片割得平整的稻茬。

杨富贵则跟在后面,负责将割下来的稻子捆成捆,抱到田埂上码放整齐。

阳光越来越烈,洒在弯腰劳作的人们身上。

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顺着脸颊滑落,滴进泥土里。

但没有人抱怨。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被新工具带来的高效所点燃的热情!

尤其是赵婆子,一边飞快地挥舞着镰刀,一边嘴里还没闲着。

“哎呀妈呀!这镰刀可真是神了!比那破刀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曼丫头,你这脑子是咋长的?咋啥都知道呢?”

“这要是让村里人都用上这镰刀,那收麦子割稻子,得多省事啊!”

她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杨老太动作一顿,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

对啊!这镰刀要是……

李媛飞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黄曼曼。

她明白了。

黄曼曼拿出这镰刀,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自家收割方便。

赵婉华则只是笑了笑,继续埋头苦干。

黄曼曼听着赵婆子的嚷嚷,并不阻止。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要让赵婆子这张嘴,把镰刀的神奇,把她家稻田的丰收,传遍整个杨家村!

她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种田,只要用心,用对方法,用对工具,是能发家致富的!

而不是像现在村里大多数人一样,守着几亩薄田,靠天吃饭,得过且过,甚至想着去占别人的便宜!

时间一点点过去。

太阳渐渐升高。

田埂上,捆好的稻捆越堆越高!

那金灿灿的稻穗,饱满得几乎要炸开!

即使是见惯了丰收景象的杨老太和赵婆子,看着这远超往年平均水平的稻谷量,也忍不住暗暗咋舌!

这黄曼曼种的稻子,不仅长得好,产量也高得吓人!

这得打多少粮食啊!

李媛飞的心头,更是震动!

她家虽然是族老家,田地比普通村民多一些,但像今年黄曼曼家这种长势和预估产量,她也是第一次见!

难道,真像黄曼曼说的,用心种,用对方法,就能有这样的好收成?

那……月牙湖这片能围湖造田的荒滩……

一个大胆的念头,开始在李媛飞的心中萌芽。

黄曼曼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有数。

她的第一步棋,已经落下。

接下来,就看这颗石子,能在杨家村这潭看似平静的水里,激起多大的浪花了。

尤其是,当这惊人的产量和神奇的镰刀,通过赵婆子那张嘴传出去之后……

黄曼曼抬起头,望向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目光深邃。

收割,只是开始。

围湖造田,扩大种植,建立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粮仓和根据地……

这,才是她长远的目标。

而眼下这场看似普通的秋收,就是她撬动整个杨家村的第一根杠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