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赛场竞技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天的时间,之前那种喧嚣的氛围和引人关注的热点话题也逐渐降下了温度,这一切都显得有些平静。此时,沈梦石静静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手中把玩着一支英雄牌的钢笔,这是他参加跑步比赛获得第一名的奖品。他一共得了4个第一名,相应的奖品也是4支钢笔。送给沈爸一支,留做超市记账所用,送给妹妹沈灵一支,祝她学习进步,最后一支当然少不了穆子青的。
此时他虽然手中在把玩着钢笔,心思却飘到了刚从陈校长那里获得的消息。他的思绪在不断翻腾,仿佛在回顾着过去的种种经历,以及即将到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下周,高中级别的校篮球比赛即将拉开帷幕。回顾以往,历届这种比赛第一高中总是被外界轻视,第一高中一度被称作是“学习的尖子,体育的尾巴”。陈校长自十几年前接手高中以来,多次许下摘掉这个帽子的愿望,可惜却始终未能如愿,以至于这个标签始终缠绕于学校的周围,让人难以摆脱。
然而,当沈梦石踏入高中时,他的眼中却闪烁着新的希望之光。这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是来自他的老朋友、一中的郑校长,郑校长在送来沈梦石的保送学生档案时,详细地分享了沈梦石在校期间的种种表现。
他的话语中透着坚定的肯定,认为沈梦石在学业与体育方面都必将异彩纷呈,无论是在哪一领域,都能展现出色的才能。而郑校长也借此机会对陈校长提出了忠告,作为营口市最高学府的负责人,目光应放得更远一些。在培养学生时,不能因既得利益而阻碍这名优秀学生的发展前景。
郑校长进一步指出,学校应该为沈梦石引导和调动兴趣与特长,使其更好地为校、为国效力,这是作为一名校长尽责的体现。这也就是如今沈梦石,在接到陈校长交代的任务时,从对方眼中看到的殷切期盼的结果。
第一高中原本就拥有自己的校篮球队,然而,这支球队的队员主要由高二年级的学员组成,虽然队中也有两名高三的学生,但这两人无法为球队注入足够的活力。篮球比赛常常需要队员之间的轮转与协作,而强劲的后备力量也是支撑整个球队运作的重要因素。
然而,大部分高三学生在备战高考的压力下,都将重心转移到了学业上,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他们不可能因为对篮球的兴趣和爱好,而错失人生的目标。至于那两名高三学生,他们无奈于考学前景黯淡,才暂时为第一高中篮球队撑起了一小片天空,这种状态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完整而有竞争力的球队。
而如今的沈梦石在校期间,则集中精力学习高二年级的课程。值得一提的是,他早已将高一的所有课业完成,他在为下半年的发展做提前准备。他意识到,明年和后年的时间里,他无法将所有精力都留在高中教室里,外面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在等待他去完成。
在重生之后,他仿佛拥有了主角光环,凭借过目不忘的能力,加上善于学习的头脑,他能够轻松掌握许多在前世中无法学会的学科。这些原本可能花费大量时间才勉强理解的知识,如今,在他的脑海中只需一遍便能深深地铭记。
不过,沈梦石有时也不得不感慨,那些能够迈入最高学府的学生们,其努力与天赋的差距是异乎寻常的。他们一天内便能完全领悟的知识,轻松记住,而其他人往往需要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消化这些内容,并且在接受新的知识时,旧有的记忆就可能渐渐被抛诸脑后。
从今天起,放学后的一小时被特别规划为校篮球队成员之间的训练磨合时间,旨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比赛竞争力。高三年级组的体育老师马德华,凭借其丰富的执教经验和对篮球运动的深刻理解,被学校委以重任,全权负责代表第一高中参加本届高中级别组的篮球比赛。因此,所有与比赛相关的训练计划、战术安排以及队员指导,均由马德华老师负责。
经过初步选拔,共有12名队员脱颖而出,成为校篮球队的正式成员。训练伊始,大家在操场集合后,首先进行了简短而必要的自我介绍,以便快速熟悉彼此,建立初步的团队联系。随后,训练进入正题,队员们被分成两两一组,进行基础的传接球配合练习。这种看似简单的练习,实则是为了培养队员之间的默契和手感,为后续更复杂的战术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增进彼此间的默契度,队员们还进行了互相喂球上篮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方式,队员们不仅可以练习上篮技巧,还能更好地掌握队友的跑位习惯和传球时机。随着太阳逐渐西沉,天色也渐渐暗淡下来,当天的一小时配合训练也宣告结束。
这种注重球员间默契度配合的训练方式,其核心目的在于让各队员之间能够充分熟悉彼此的手劲大小和传接球的力度。在篮球比赛中,一个精准的传球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如果队员之间缺乏默契,冒然上场比赛,一个小小的传接球就有可能因为力度不当脱手而出,从而错失进攻机会。为了避免这种低级错误的发生,必须在队内训练时就将之彻底杜绝。
值得一提的是,这12名队员并非毫无篮球基础的初学者,他们都是经过筛选,具备一定篮球技能的学生。例如,三步上篮、站位防守、简单配合等基本功,他们都已掌握。然而,对于更难一些的技术动作,队员们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和适应。只有当彼此间的默契度得到显着提升后,才能逐步将这些高难度动作融入到训练当中。
由于首日的训练量并不大,强度也相对较低,因此沈梦石并没有大量出汗。在场边耐心等候的穆子青,原本准备了一张毛巾,以便随时为沈梦石擦汗,结果却发现根本没有用上。尽管如此,水壶还是派上了用场,沈梦石在训练结束后,痛快地喝了一大口水,然后转头对穆子青说道:“小青,都哥在夜市摆摊卖服装也有些日子了,听人说那里挺热闹的,要不咱俩去看看吧!正好我也挺长时间没见着他了,顺便看看他生意怎么样。”
穆子青听后,轻轻地挽了挽过肩的长发,略带担忧地说道:“我听说前段时间夜市那里还经常发生一些小冲突,治安状况不太稳定。不过最近这段时间好像好了很多,希望都哥在那里摆摊能够顺利,毕竟刚开始创业,日子肯定不好过。”
沈梦石则显得比较乐观,他笑着安慰道:“不用担心,这些小事对于他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能把黑市开起来的人物,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开办一个小夜市,对他来说应该不在话下。走吧,正好我也听说夜市那里还有很多摆摊卖小吃的,我们可以顺道去尝尝鲜。”
第一高中地理位置优越,坐落在一线辽河沿边上,而摆摊的夜市则位于城市东边的市医院附近。两地之间相距大约2公里左右,如果步行的话,大约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于是,两人背着书包,一路说说笑笑,一边分享着彼此的趣事,一边顺着一条道路往东走去。
十几分钟后,两人便来到了着名的卷烟厂俱乐部附近,再往前走不远就是市医院了。然而,卷烟厂俱乐部附近的环境却与周围的繁华景象显得格格不入,这里聚集着一些流里流气的小青年。他们头上烫着时髦的卷发,嘴里叼着廉价的烟卷,身上穿着夸张的蝙蝠衫和喇叭裤,脚上则蹬着一双长脸尖头皮鞋,整体造型显得格外出挑。当他们看到年轻漂亮的女性路过时,便会主动上前搭讪,试图引起她们的注意。他们会用轻佻的语气说道:“妹子,看电影不,最近新上映了一部《庐山恋》,那可是新时代的爱情片,哥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