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大不了就是让他们帮咱保管嘛!(1 / 1)

大不了就是让他们帮咱保管嘛!

土门煤矿里。

救治伤员、打扫战场、审问俘虏的活,花了特务团战士们两个小时时间。

当一切都差不多结束后,炊事班的饭菜也做好了。

流弹打死的几匹战马,剥皮取肉,切成小块,放大锅里炖得软烂。

缴获的几扇新鲜猪肉,也切成一指长的的大肉片子,放进去炖出肥油。

再添上黄豆芽、野菜、土豆以及黑豆,这就是既当饭、又当菜的上等伙食!

诱人的肉香味,弥漫在整个煤矿。

引得战士们不自觉流口水。

这些日子,他们一路行军,全靠啃干粮熬着,偶尔有口热水而已。

现在闻到肉味,哪能扛得住?

不禁议论纷纷,骚动不已。

各营营长们,见此情形,连忙命令他们,赶紧去吃饭,饭后立刻休息。

引起一阵欢呼。

……

战士们去吃饭了,营长们却不能跟着一起去。

他们得先来向杨远山汇报情况。

杨远山也在吃饭,见他们饿着肚子来了,连忙让张小河给他们取来饭菜,一起大快朵颐。

当兵的人,吃饭都快。

几分钟后,大家伙就满嘴流油地打着饱嗝,撂下了碗筷。

感觉混身都舒坦了。

今儿个这饭菜,因为放了黑豆,口感谈不上好,但有肉有油水,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比过年差了。

要在其他部队,就是过年也吃不上这么多肉。

杨远山一抹嘴,又喝了口水,这才看向在场的众人。

让他们依次汇报情况。

警卫营侦查连、狙击连以及一营二营的情况,自不用赘述。

三言两语说完,杨远山就又扭头看向了辎重营一连连长孟志升。

赵力没来,他就是特务团目前事实上的后勤大管家。

感觉到杨远山的眼神,孟志升连忙开口:

“团长,这次我们缴获了上千条枪——”

他话没说完,就被杨远山打断:

“武器装备的缴获就不用说了。

这小小土门煤矿,连门火炮都没有,能有什么好东西?”

孟志升闻言,顿时有些无语。

不过在场的韩阳、何云福等人,却是连连点头。

他们也看不上那些缴获的枪支弹药。

……

调整一下心情,孟志升只能说起其他缴获:

“除了武器弹药,我们缴获了至少15万斤粮食。

还有几百箱牛肉罐头、饼干什么的。”

“好家伙,这么多!

粮食都是什么?大米白面吗?”

杨远山满脸笑容,兴奋地问。

对他而言,不愁什么武器装备,就愁粮食不够吃,战士们油水不够。

要不然,特务团的战斗力,还能再提升个两三成。

“主要是黑豆和橡子面。

应该大概有12万斤左右。”

“这玩意儿,咱们团可没人爱吃啊!”

杨远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黑豆用来喂马,是顶好的饲料。

但人吃,口感可就太差了,而且容易消化不良。

至于说橡子面,那就更不是人吃的了。

这玩意儿又苦又涩,吃多了还对身体有害。

除非是快断粮了,否则杨远山是绝对不可能给团里战士,吃这玩意儿的。

孟志升连忙解释:

“这些东西,是小鬼子给那些民夫准备的。

我问了几个民夫,他们说平日里,小鬼子就给他们两顿黑豆橡子面糊糊。

却用鞭子逼着他们干重体力活,很多人都被累到尿血、吐血。

小鬼子却根本不让休息,硬生生让他们累死。”

“狗日的畜生!”

杨远山很少爆粗口,但这会儿,听着孟志升讲述,实在是恨得牙根儿直痒痒。

何云福等人,也都义愤填膺地骂起娘来。

恨不能立刻去下令,把那些被他们扒光扔出去喂狼的小鬼子尸体,再给五马分尸一下。

让他们投胎都没个囫囵!

……

好半晌之后,杨远山才冷静下来,伸手示意大家别嚷嚷了。

然后继续问孟志升:

“那还有三万斤是什么?”

“大部分是白面、大米,还有一小部分高粱和玉米面。”

“小鬼子倒是会享受。”

杨远山又忍不住吐槽一句。

不用问他都知道,大米白面,定然是小鬼子自己吃的。

而高粱、玉米面,大概率就是给那些二鬼子准备的了。

“团长,正好咱们这些日子行军,消耗了不少干粮。

有了这些粮食,应该差不多够咱们吃到抵达冀中了吧?”

韩阳开口。

杨远山微微点头:

“省着点吃,应该差不多。”

特务团来了8000多人,这三万斤粮食,怎么着都够两三天吃了。

随后他又问孟志升:

“这么大个煤矿,除了这点粮食,还有别的缴获吗?”

“还有金银财物、大洋、钞票啥的,一共七八箱。

另外还有几箱药品,应该都是小鬼子医护兵的存货。

对了,团长,战马和骡子,也有七八十匹。”

孟志升又思索着回答。

“太好了!这些战马和骡子,你们给我好好照看好。

那些黑豆、橡子面,可以拿来喂养它们,别让它们掉膘了。”

对于什么金银财物,杨远山没啥兴趣。

——这年头,有钱想买到东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战马和骡子这种又能驮运物资、又能用来当储备粮的好东西,他是多多益善。

——三天不沾肉,浑身不舒坦啊!

孟志升连忙点头:

“团长放心,我们保证不会糟蹋一匹战马和骡子。”

忽然,他又想到一件事,连忙问:

“除了基本的生活物资外,我们还缴获了一大批开矿的机器。

团长,这些东西,咱们也用不上,要不要炸了?”

“开矿机器?炸了也太可惜了。”

杨远山本能地回答。

这年头,生产力水平低,摧毁容易,生产可就难了。

小鬼子的开矿机器,要是能留下来,说不准,能用到30年后!

“不炸的话,难道留给小鬼子吗?

咱们的卡车,可主要是用来驮运火炮和炮弹的。

腾不出来空车来运载这些机器啊!”

孟志升不解地问。

周宪培也站出来,义愤填膺地道:

“团长,这些机器,都是小鬼子偷走咱们资源的帮凶!

如果留下,那就是资敌!”

杨远山见他这么激动,不禁苦笑。

连忙道:

“老周,我可没说要留给小鬼子啊。”

“那你准备怎么办?”

“领导不是给咱发电报,让咱们将这个煤矿彻底摧毁,让小鬼子没办法短期内重建么?

我想,咱们把机器用草席捆扎好,抬进矿洞深处放好。

然后用炸药把入口全部炸塌。

如此一举两得!

你们觉得怎么样?”

杨远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但周宪培还是有些犹豫:

“团长,后面小鬼子再来,肯定还是能重新挖开矿洞的吧?

到时候,岂不是又会发现这些机器?

不如咱们去附近山里找个山洞,把这些东西搬去藏起来?”

“咱们哪有这个时间?

而且你就算藏了,能保证小鬼子找不到吗?

搬运机械,总会留下痕迹地吧?”

杨远山摇头。

见大家伙面上还有疑义,他又补充一句:

“而且,万一小鬼子真挖出来了,那不也只是暂时帮咱保管吗?

等他们把煤矿重建完毕,咱们再派一个营来,再收拾他们一顿。

让这帮出生,一块煤也别想挖走!”

听他这么一说,韩阳、何云福等人就忍不住哈哈大笑,开口附和:

“没错没错!

大不了就是让小鬼子帮咱保管。

啥时候,咱想拿回来,就给他拿回来!”

周宪培心思百转,也没想到什么更好的方案,又见他们众口一词,只能点头同意。

“那好吧。”

说服了他,杨远山随即就安排:

“志升、韩阳,这事就交给你们俩。

记得把哪里放了机器,记录下来。

将来万一小鬼子没发现这些东西,咱们自己还得来挖。”

……

说完这事,杨远山喝了口水,又问周宪培道:

“老周,你那边的工作情况怎么样?”

“人太多,还没处理完。”

周宪培苦笑着回答。

看大家伙脸上都是好奇,连忙又解释:

“二鬼子俘虏还好,一共就400多人。

那些民夫,一共有3400多人。

2000多都是小鬼子在各村子里抓捕的青壮。

这里面有1700多人都要回家去,倒是不用太费功夫甄别。

只有400多人家里没啥亲人了,想要加入咱们团当兵。

盘查的工作量不算大。

但剩下那1400多各种战俘,都愿意跟着我们走,要甄别起来,就费劲了。

尤其是很多我军兄弟部队的同志,我们必须得仔细了解他们的情况,以免让他们蒙受不白之冤。”

杨远山明白,我军战士,一旦被俘,再回归部队,肯定是要仔细审查的。

否则万一此人已经叛变投敌,那可就坏了菜了。

于是一边听,一边点头。

末了,还给他出主意道:

“老周,咱们各营都有教导员、各连都有指导员,你那边人手不够,就把其他各营的政工干部,也都抽调去帮忙。

等会儿天一亮,咱们必须开拔!”

“好,我知道了。”

杨远山还觉得不够,眼神看到徐威、何云福几人,便又安排:

“徐威、老何,你们这些干部,要没有重要的事要忙,也都去帮老周的忙。

咱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搞定!”

“是!”

……

事情说完,杨远山也不耽搁他们,立刻打发他们回去忙活。

他自己,则摸出纸笔来,写起了战报。

如今写战报工具人詹海山不在,韩阳也被他派去给孟志升帮忙,这活就只能他自己来了。

总不好全团干部们都在累死累活,他这个团长在呼呼大睡吧?

……

一通奋笔疾书,花了一个多小时,杨远山总算把今晚拿下土门煤矿的情况,给整理了出来。

这时候,他已经累得眼皮子打架了。

当即撂下钢笔,就躺到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这些日子行军,他都是睡地上,别提多不舒服了。

现在能睡床上,简直跟上天一样舒爽。

……

次日一早,杨远山被起床号声唤醒。

简单洗脸刷牙后,他检查了一下昨晚自己整理的战报,没发现什么问题后,就叫来警卫员张小河:

“小河,把这战报拿去电讯室,让吴俊发给领导。

顺便让他例行跟栖霞镇那边通讯一次,看看有没有什么情况。”

“是!”

张小河答应一声,拿过东西就匆匆而去。

这时候,王野敲门进来:

“团长,昨晚你让我安排人,再去探探煤矿东南面的那条路,现在人回来了。

跟特战连汇报的一样,这路确实能让咱们通过。”

“那就好啊!”

杨远山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即交待:

“去通知炊事班,赶紧做早饭,咱们最晚9点,必须开拔。”

“是!”

王野答应一声,转身而去。

而杨远山则走出房间门,迈步朝着之前小鬼子的营房所在地行去。

昨晚,周宪培就是在那里,对3000多民夫开展甄别工作的,他得去看看。

……

不过还没等他走到呢,一夜没睡觉,满脸憔悴、眼珠子通红的周宪培,就带着两名警卫员,迎面行来。

杨远山见了,远远就招呼:

“老周,你这是忙完了?”

周宪培点了点头,快走几步凑过来,汇报他们忙活一晚上的情况:

“团长,二鬼子俘虏和民夫里,所有想加入咱们的人,我们都审查了一遍。

其中身份可能有问题的,有37个。

我安排人去重审了。

身体条件不符合咱们招兵标准的,有300多人。

还有1700人,是可以收下的。”

闻听这一把,就弄到1700新兵,杨远山顿时惊喜不已。

这又能编一个主力步兵营了啊!

暗道:看来自己到了冀中,可以派人去打探下哪里有小鬼子占据的矿山什么的,然后安排部队拿下,这样可以迅速弄到大批新兵啊!

他连忙拍着周宪培肩膀道:

“老周,辛苦你们了。”

周宪培摇了摇头:

“团长,这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谈什么辛苦?

不过有件事,还得你拿个主意。”

“什么事?”

杨远山脸上的微笑收敛了。

“那1700人里,有几百,都是我军其他部队的同志。

他们大部分都希望咱们能给发放武器,让他们去寻老部队。”

周宪培回答。

“开什么玩笑?

我给他们武器,他们能找到自己的部队?

万一路上遇到小鬼子,岂不是自寻死路?”

杨远山把头摇得飞快。

“是啊,我也是这么说。

可是同志们态度很坚决。

其中领头的,是冀中四分区第23团二营副营长游启宏。”

周宪培的眉头紧锁。

从纪律、原则上来说,他没有任何理由,不让这些人去寻自己老部队。

但从情感上来说,他又不希望这些同志,贸贸然死在小鬼子手里。

杨远山闻言,不怒反喜:

“好家伙!还是个副营长呢。

正好我还寻思再组建个新的主力营,缺干部呢!”

“团长,你难道准备强留?”

周宪培瞪大了眼睛。

“强留?

嘿嘿,那不至于,只要给他们做做思想工作,就行了。”

杨远山信心满满地回答。

“团长,这些同志可都是意志坚定的,没那么容易改变想法的。”

周宪培提醒。

“放心好了。

我自有办法。

老周,你现在先去休息一下,等吃完早饭,你再带这些人来见我。”

杨远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排道。

“好!”

周宪培也累得够呛,答应一声,就转身回去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