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嫂嫂的信赖,九弟,夺嫡吧!(1 / 1)

齐王妃呆立当场,眼神中满是惊惶与难以置信。

那个在众人眼中傻气十足的九弟,此刻竟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霸气,这般模样,与平日里判若两人。

“我,这莫不是在做梦吧?”秦凤翎喃喃自语,下意识地抬手狠狠拍了拍自己的脸颊。

“啪”的一声脆响,伴随着清晰的疼痛感传来,她才确定这一切并非虚幻。

“九弟,可千万不能胡来啊!当下内忧外患,你势单力薄,一旦被人知晓你装傻的真相,那帮心狠手辣之徒必定会想尽办法除掉你!”

“嫂嫂,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姜凡轻声开口,弯腰轻轻抱起正津津有味吃着糖人的姜承志,动作轻柔得仿佛抱着世间最珍贵的宝贝。

他凝视着怀中孩子的眉眼,眼底流露出的深切关爱浓得化不开。

随后,他抬眸,目光坚定如铁,“臣弟心中已然有了盘算,嫂嫂无需忧心。”

“唉……”齐王妃长叹一声,那声叹息里,似有千钧重负,又似下定了某种破釜沉舟的决心。

“霜凝,出来吧!”

刹那间,“嗖”的一声,一股诡异凛冽的气流凭空袭来,那气流仿若带着无形的巨力,“砰砰砰”几声,将四周的门窗瞬间震得紧紧关闭。

灵堂之内,不知何时,一个身姿婀娜、体态曼妙的身影悄然浮现。

“你,你竟是三哥的贴身护卫冷霜凝?”姜凡猛地一震,双眼圆睁,目光剧烈闪烁,满是不可置信,“你们不是在金沙滩全军覆没,都战死了吗?你究竟是如何活着回来的?”

冷霜凝缓缓抬手,揭下面纱,露出一张半边已然毁容的俏脸。

那张脸上,肌肤扭曲,触目惊心,可她的双眸却如寒星般清澈,杀意纵横。

“启禀九殿下,属下侥幸死里逃生,此次是带着齐王殿下的临终遗命归来。”

她声音哽咽,潸然泪下,颤抖着双手举起一个锦盒,“扑通”一声,重重跪在姜凡面前,“请九殿下过目。”

“给我的?”姜凡心头悚然一惊,神色凝重地看向齐王妃,面露难色,“嫂嫂,既然是三哥的遗命,理应是由你来打开,再郑重交予承志!我来接,实在是多有不妥,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九弟,你这是为何?”齐王妃陡然柳眉倒竖,面露愠色,大声呵斥道,“你方才不是还信誓旦旦说要找那帮人算账吗?怎么这会儿,反倒扭扭捏捏,这般谦让起来了?”

“嫂嫂,我……”

“那些虚礼此时就该统统抛开!当下这危急形势,应以实际为重才是!等承志长大成人,我们这一脉怕是早已被那帮恶徒迫害致死!如今,我们这一脉,就只剩下你一个男人了,你若不扛起这千钧重担,还能指望谁?”

齐王妃一番衷衷良言,仿若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姜凡的心上。

他原本只道王妃是个开明之人,却没想到,她的开明竟到了这般令人动容的地步。

果真是三哥独具慧眼看中的女人啊。

“你皇兄在世时,就常常跟我念叨,说你注定有不凡的成就!难道,现在你竟怕了不成?”

她眼眶泛红,情绪激动,抬手指向门外,“你若是怕了,大可现在就离开,继续装傻充愣下去!今日之事,我只当从未发生过。”

“嫂嫂,我……”姜凡一时之间,面露苦涩,嗫嚅道,“并非我不想,而是我自觉不能啊!皇兄当年那般盖世无双,英明神武,我又如何能与他相提并论?”

“你不试试,又怎会知道?你皇兄苦心经营多年,你当真以为,在这朝中,你孤立无援吗?他们不过是缺一个能振臂一呼的旗号罢了!”

“等你竖起大旗,振臂高呼,你且看看,那些你皇兄昔日的旧部,会不会纷纷响应?”

齐王妃说到此处,情绪愈发高涨,竟朝着姜凡拱手拜倒,“九弟,为了我们这一脉,为了承志,夺嫡吧!”

“嘶……”姜凡倒吸一口凉气,这一刻,他深知自己已然避无可避。

从今往后,他的人生轨迹,注定要被彻底改写!

“嫂嫂,我答应你。”姜凡急忙伸手,将齐王妃扶起,神色凝重,目光中燃烧着昂扬斗志,“我老九,哪怕拼了这条性命,也要护你和承志周全,继承皇兄的遗志,收复河山,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好,好,这才是嫂嫂的好弟弟!”齐王妃或许是情难自已,往昔与夫君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在这情绪激荡之下,她竟不由自主地紧紧抱住了姜凡,泣不成声,“我定要让那些害死你哥的人,九族覆灭,血债血偿!”

“咯噔”一声,姜凡只觉心神狂颤,仿若被一道电流击中,身体瞬间僵硬,久久难以平静。

最终,他还是缓缓伸出手,轻轻环住了齐王妃纤细的腰肢,柔声道,“嫂嫂放心,老九定不辱使命。”

“呜呜呜……”秦凤翎在姜凡怀中肆意痛哭,这一刻,姜凡仿若一尊雕塑,一动不动,默默充当着她悲伤情绪的承载者。

他心里明白,这位嫂嫂在丧夫之后的这些日子里,独自一人苦苦支撑,内心积压了太多的悲痛,直至此刻,才终于如决堤的洪水般,彻底喷涌而出。

四下里一片寂静,无人上前打扰,亦无人出声催促。

许久,齐王妃才从悲伤的泥沼中缓过神来。

再抬眸时,她的眼神中已然不见丝毫女人的柔弱,取而代之的是坚毅与决绝。

她抬手,从冷霜凝手中接过锦盒,递到姜凡面前,“拆开看看。”

“好。”姜凡当着两人的面,缓缓拆开锦盒。

只见锦盒之中,一本线装书安静地躺着,那书通体散发着庄严的金光,上书几个大字——“九天隐龙诀”。

“没错,此物乃是你皇兄穷尽一生,四处搜寻而来的各种奇珍宝术!里面不仅记载着绝世武功、至上兵书,还有帝王之道、屯田水利等诸多内容,只要您能将此书学全,未来定然大有裨益。”

齐王妃轻声解释,话语中满是遗憾,“只可惜,你皇兄还没来得及学完,就毅然奔赴战场,最终遭奸人所害!要不然,以他的本事,又怎会英年早逝?”

“嫂嫂,这么说,皇兄的死,当真有朝内奸人在背后做局?”

姜凡眉头紧紧皱起,神色凝重,问出了这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齐王妃下意识地看向冷霜凝。

只见这位铁血护卫,泪水夺眶而出,身体剧烈颤抖着,“启禀九殿下,齐王殿下是被孙谦所部势力暗中谋害!只是,属下当时死里逃生,并未找到确凿证据。”

“唉!”姜凡无奈地长叹一口气,以他们当下的实力,即便真有证据在手,想要动孙谦,也无异于蚍蜉撼树。

“只能从长计议,慢慢来了。”

“冷霜凝听令!”齐王妃陡然提高声音,高声下令,“自即日起,你便为九皇子的暗卫!往后,务必不惜一切代价,确保他的生命安全。”

“哪怕要搭上你自己的性命,也绝不能让九殿下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你可明白?”

“属下定不辱使命!”冷霜凝毫不犹豫,转身朝着姜凡躬身一拜,“九殿下,从今往后,我这条命就是您的了。”

“好。”有如此高手暗中护佑,姜凡的安全确实能多几分保障。

可皇宫之中,高手如云,危机四伏,冷霜凝若是贸然现身,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在这局势紧张,人人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时候。

“不过,除非我遭遇生命危险,否则,你切不可轻易现身。”

“是!”

姜凡目光凝重,依次扫过众人,随后小心翼翼地将那本《九天隐龙诀》揣入怀中,“嫂嫂,我已在此逗留许久,为防被有心之人察觉,我得先走了。”

“等一下。”齐王妃急忙叫住他,旋即命令冷霜凝拿出一封密信。

“这是什么?”姜凡满心狐疑,目光落在那封信上。

“九弟有所不知,霜凝昨日才刚进京,她在路上截获了一份极为重要的情报,突厥人正在暗中密谋,企图坑害潼关守将罗琼大人!”

她目光深远,望向皇宫的方向,“此刻,朝堂内那些与突厥勾结之人,怕是已然开始行动了。”

“什么?!”姜凡瞬间面露震惊之色,这些时日,他对朝堂局势已然有了不少了解。

这潼关守将罗琼,堪称帝国的擎天玉柱,他常年镇守潼关,令突厥人屡攻不下,毫无寸功,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牢牢守护着大乾的京畿地区。

一旦罗琼有任何闪失,潼关被突厥人攻破,京城将再无险可守。

届时,突厥大军必将长驱直入,直捣京城,大乾恐怕瞬间就会面临亡国灭种的绝境!

姜凡急忙打开密信,快速翻阅了一遍,看完之后,当即向齐王妃告辞,匆匆离开。

晟帝生性多疑,如今又正值风声鹤唳之际,万一他被那帮奸臣蒙蔽,做出错误决断,势必会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巨大连锁反应。

大乾如今已然危如累卵,再也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姜凡一路小跑,从后门悄悄摸了出去。

燕南天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见他出来,急忙迎上前去。

“殿下,为何如此惊慌?究竟出什么事了?”

“呼!”姜凡上了马车,整个人瘫倒在车座上,大口大口地喘息着,“他们要对罗琼下手了。”

“什么?!”燕南天一听此言,顿时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双眼瞪得滚圆,“这帮人简直就是疯狗!罗将军可是我大乾两朝的忠臣良将,他苦心经营潼关三十年,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对他下手,他们就不怕大乾亡国吗?”

燕南天越说越气,甚至心中涌起一股杀意,恨不得立刻冲出去,将孙谦那老贼一刀砍了。

“我也觉得奇怪。”姜凡强撑着起身,摩挲着下巴,神色凝重地思索着,“大乾若是亡国了,对孙谦又有什么好处?除非,他已经彻底倒向了突厥,连自己的祖宗都不要了,做出这等数典忘祖之事。”

“这种丧心病狂的人,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燕南天气得狠狠一拍马车车厢,焦急地问道,“殿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如今这朝堂之上,除了您,怕是没人能阻止那帮奸臣的恶行!可偏偏,您现在还被禁足了。”

“唉……”姜凡无奈苦笑,抬手拍了拍脑袋,旋即不耐烦地开始部署起来,“又到我表演的时候了,老燕啊,待会儿,你先这样,然后再这样……”

“好,全凭殿下吩咐。”

“驾……”两人商议完毕,车夫扬起马鞭,狠狠一抽,马车如离弦之箭般,朝着皇宫飞驰而去。

而此时的金銮殿内,早已吵得不可开交,一片混乱。

孙谦那一党的人,纷纷站出,接连上奏,历数罗琼的十大罪状。

在他们口中,罗琼俨然成了罪大恶极、卖国求荣的大奸臣。

“陛下,如今正值我大乾危急存亡之秋,还请您乾纲独断,速速做出决断!如若再让罗琼这恶贼继续镇守潼关,他必定会与突厥人暗中勾结,狼狈为奸,到时候,放狼入关,我大乾几百年基业,将毁于一旦!”

“没错,陛下,潼关乃是我大乾的国本所在,绝不能出任何差错!罗家人有不少都居住在京城,臣以为,应当即刻将他们抓起来,择日问斩,以儆效尤,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陛下,乱世当用重典,切不可犹豫不决。罗琼那狗贼手握前线几万战士的性命,一旦他反叛投敌,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大乾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

孙党成员一个接着一个进言,你方唱罢我登场,那咄咄逼人的架势,完全是将晟帝架在了火上烤,逼他立刻做出对罗琼不利的决定。

晟帝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一时之间,也被这帮人吵得拿不定主意。

“肃静!”晟帝猛地大喝一声,声音在空旷的金銮殿内回荡。

在这关键时刻,绝不能有丝毫动摇之心,否则,孙党这帮人必定会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狄爱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被孙党众人吵得心烦意乱的晟帝,只能将这个棘手的难题,先抛给狄仁瑞。

“陛下,臣以为,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草率行事!应当即刻派人前往潼关,找罗琼大人了解清楚具体情况,罗家世代忠良,其祖上更是有开国之功,怎会犯下这等糊涂大错?”

狄仁瑞拱手行礼,神色恭敬,缓缓说道,“臣只怕是突厥那边使出了反间计,妄图坑害我大乾的忠良之士。”

“狄大人所言极是。”大理寺卿沈兆易立刻附议,他目光淡漠,缓缓扫过全场,“诸位难道忘了,罗大人乃是我帝国的擎天玉柱。自他镇守潼关以来,成功阻止了突厥人的疯狂攻势,打破了他们三月灭亡大乾的狂言!如今,突厥人被堵在潼关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损失惨重却强攻不得,这才想出了此等阴险奸计。”

“微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罗大人的人品。”京兆督军杜海满脸涨得通红,慷慨激昂,虎躯微微震颤,“我等行伍之人,岂会是贪生怕死之辈?罗大人为官清廉,治军严谨,实乃我大乾的楷模!臣绝对不信,他会做出投敌叛国之举!”

“呵呵,三位大人,这白纸黑字的密信,此刻就摆在眼前,尔等还想抵赖不成?”御林将军苏恒通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地反驳道,“你们自己仔细瞧瞧,这是不是罗琼的字迹?”

“没错,罗琼以前虽是忠良之士,可突厥大军来势汹汹,气势滔天,难免会让他心生畏惧,起了投降之心,毕竟,他儿子罗航已经落入了突厥人手中,那可是他们罗家四代单传的独苗啊。”

“此一时彼一时啊,三位大人。罗琼的字迹,谁能轻易模仿?这密信,必定是他通敌叛国的铁证!”

当即,孙党一系的人集体跪地,齐声高呼:“请陛下乾纲独断,责令即刻抓捕罗琼归案,凌迟处死,以儆效尤,彰显我大乾律法威严!”

朝堂之内,瞬间弥漫起一片肃杀之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高居龙椅之上的晟帝,胸口剧烈起伏,显然内心也在做着艰难的抉择。

“老二,老四,你们二人对此事怎么看?这罗琼,究竟该不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