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曳落河出击,瓜分大唐(1 / 1)

曳落河出击,瓜分大唐

仅一天时间,大唐安西、北庭,西域轻骑,共五万骑渡蒲津大桥。

加上哥舒翰的麾下,一共七万士卒。

另外,李嗣业、张兴率领三万名以陌刀军、重甲步兵、神臂弩手为主的安西士卒驻扎于华阴城外。

燕军在潼关的探马,屡屡被唐军封锁在潼关附近。

燕军巡逻兵若想突破封锁,探查更多消息,必有去无回。

唐军的探马清一色大食马和大宛马,最善冲刺,来去如风,围堵之下,燕军巡逻兵难以争胜。

燕军大概清楚潼关西面,唐军陈列重兵。

西面关城,没有高山绝涧掩护,夯土城墙,并非壁垒。

是以,崔干佑日夜派重兵守卫,将大部分强弩列在西面关城上,防止唐军突袭潼关。

但现在崔干佑已不是考虑守潼关的问题了,若死守潼关,必会成为瓮中之鳖。

如崔干佑所料,唐军已在河东郡县收集船只,并堂而皇之地在岸边打造新船。

唐军就算不在风陵渡强渡黄河,也会从其他几个地方的渡口渡河。

潼关六万燕军,先后分兵,使潼关显得空虚。

现崔干佑正等待洛阳的命令传达。

……

洛阳,上阳宫。

“我儿神威,可怜的神威,为父一定为你报仇雪恨!”

“狗贼李瑄,你何德何能,敢称天策上将和秦王?朕迟早把你这个逆贼禽兽挫骨扬灰,为神威陪葬。”

严庄进入上阳宫的时候,看到安禄山正卧在榻上痛哭流涕。

在悼念战死的安神威时,他还不忘对李瑄破口大骂。

这让严庄很是无语,安禄山传他入皇宫之前,早就得到战报。

等他入殿的时候才嚎啕大哭。

当然,安禄山伤心是有可能的。

安禄山的义子可不是阿猫阿狗就能担任的,他选义子的最基础首先是胡人,其次膂力绝众。

安禄山五名最器重的安姓义子,被安禄山号称“五虎”,个个有生撕虎豹的勇力。

他们分别是安守忠、安神威、安忠臣、安太清、安雄俊。

其中安神威的武勇仅次安守忠。

若论综合能力,安守忠也是最强,在安禄山心中安守忠如汉人统帅一样。

除此之外,安禄山还有一些别姓养子,如奚族出身的张忠志,安禄山对他的器重不次于安守忠。

“拜见陛下……”

严庄走到殿前的时候,小心翼翼地向安禄山一拜。

“大夫请起身!”

安禄山摆了摆手,向严庄回应。

“将军难免阵前亡,请陛下节哀顺变。安将军泉下有知,也不愿看到陛下如此悲伤。”

严庄看透不说透,向安禄山安慰道。

他已经有所预感。

一旦一支军队转守为攻,必然露出破绽,局面被动。

归根结柢,还是安禄山在面对李瑄时露怯、不自信。

但李瑄的赫赫威名,使严庄慎重,生怕踏错以后万劫不复。

从设计诓骗他们到长安就能看到李瑄此人足智多谋,在局势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不放过一丝机会。

他一心寄予厚望的是吐蕃、回纥能放开眼界,出兵河西、陇右,截断李瑄与大本营西域的联系。

这样他们大燕就有足够的胜算一统天下。

“大夫,失去河东,潼关将没有侧翼,随时可能被唐军渡河封锁,该怎么办才好?”

安禄山抹了一把眼泪,在榻上直起身,恢复威严的神态,向严庄询问道。

他确实十分害怕。

一旦失去潼关,洛阳城就会暴露在唐军视野之下,他的皇位还能长久吗?

成为皇帝,李隆基的三妃六嫔伺候着他,确实很舒服。

唯一不好的就是病痛十分折磨,疼痛的时候恨不得将所有御医杀光。

这就是不能两全。

安禄山也更恐失去皇位,以及来之不易的一切。

“为防止唐军切断潼关,当使潼关兵马退守陕郡险要。”

严庄向安禄山回答道。

他已经收到张通儒的来信。潼关为守卫关中而生。

现在失去河东,潼关已不适合坚守。

“难道无法阻止唐军过黄河吗?”

安禄山向严庄反问。

战场向东推进一分,他心中就胆怯一分。

“陛下,先不说风陵渡、大禹渡、茅津渡、灵宝、渑池等渡口,就黄河至新安县这一段,渔民用的野渡数不胜数,我们稍有不防,唐军精锐就能渡过黄河,截断潼关之路。”

“如果我军全线布防黄河,兵力严重不足,被唐军强渡,逐个击破的风险再增。且潼关西面也会被唐军强攻。”

“是以,一味守卫黄河,非兵家可取之道。”

“陕郡则不同,一直为两京古道最难行的一段,特别是灵宝至新安县的一段,山谷纵横。只要稍加布置,不必担心唐军渡过黄河截住后路。”

“我军灵宝大胜的威势还在,唐军若攻,便让他来攻。如若不攻,就继续拖延时间,待扫清南方,再趁机与李瑄决战。”

严庄向安禄山分析道。

现如今这种情形下,当用最佳选项,让崔干佑发挥自己的长处,在陕郡与唐军碰撞一次。

他选择相信崔干佑的统帅能力。

现如今,崔干佑俨然是燕军,我家陛下也亲自书名。苍天为鉴,大地为证,海枯石烂,盟约不变!”

玛祥·仲巴杰接过盟约,仔细观摩。

与燕国使者所言无二致。

如果可以成功,他们不仅能收复青海、九曲,得到缺失的百万人口、附属,还能吞并梦寐以求的河西、陇右。

那富庶的凉州城,那华丽的丝绸,那葡萄美酒,都将成就吐蕃的强大。

玛祥·仲巴杰又将安禄山的盟书给恩兰·达札路恭观摩。

二人一起联合执政多年,虽有意见相左的时候,但总体还算和睦。

恩兰·达札路恭也不再是一腔热血的将领,执掌大权后他和玛祥·仲巴杰一起打压旧贵族势力。

他们有同样的信仰,雍仲本教。

他们禁止佛教,排斥任何崇尚佛家的贵族。

这一点,和年少的赤松德赞不合。

赤松德赞从旧贵族势力那里熏陶,心中怀揣着佛教让吐蕃强大的梦想。

年少时无知。

随着逐渐长大,赤松德赞反感将他架空的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

“两位大论,趁李瑄抽调河陇兵马东进夺权之际,青海九曲空虚,应当机立断。”

“如果不出意外,回纥会进攻河西,帮助大军。”

为让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坚定意志,燕国使者将游说回纥的事情告诉他们。

“回纥占据河西,该归属于谁?”

恩兰·达札路恭面色微变。

河西的凉州和敦煌都是大城,怎么能拱手于人呢?

“回纥分得西域,不会占据河西。”

燕国使者赶紧回道。

西域、河中,也是富饶的地区,回纥做梦都想到伊丽水流域和七河流域牧马,那是他们欣欣向往的地方。

严庄的利益划分,抓住吐蕃、回纥的软肋,也利用吐蕃、回纥与李瑄的仇怨。

有梦想的严庄,只是暂时放弃西域和河陇,等中原局势已定,大燕稳固的时候,再开始收复河陇西域。

“使者暂且下去休息,我等还需禀告赞普!”

玛祥·仲巴杰先让燕国使者下去,他要与恩兰·达札路恭细细商议一番。

两人到达赤松德赞的御殿前,说是向赤松德赞禀告,实际上是两人在商议。

玛祥·仲巴杰只是告诉赤松德赞一个大概,然后赤松德赞在旁倾听便是。

赤松德赞暗暗握拳,不满之心愈演愈烈。

他是雄健的赞普。

当如雪域高原的雄鹰,当像松赞干布一样杀死暴躁的牦牛。

可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把持军权,他暂时没有权力更换大论。

旧贵族和崇佛势力被玛祥·仲巴杰耍得团团转。

几个时辰的商议后,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一致决定出兵。

先翻越巴颜喀拉山,取下柏海。再奋进北上,攻苏毗、通颊。

大唐的剥削太严重,如果年年这么进贡,他们永远也发展不起来。

自己的牛羊不够吃,每年却要进贡十几万头牛羊给大唐。

虽然吐蕃最擅长重步兵,但马匹是不可或缺的。

现吐蕃符合战马要求的马匹不足五万匹。

这还是近两年上贡马匹参杂劣马的情况下。

吐蕃很需要大唐的众多牧监、牧场。

两日后,吐蕃布置祭坛,与燕国使者一起向苍天宣誓。

杀牦牛、驴马、猕猴、羊驼。

进行最高规模的祭天仪式。

如有违背,犹如此牲!

吐蕃正式去除赤松德赞“怀恩赞普”的称呼,不再向大唐怀恩。

今年秋的贡品,不仅不会送到,还会刀兵相向!

吐蕃磨刀霍霍,调兵遣将,准备分别进攻剑南、柏海。

即便他们探查到柏海被唐军布置有兵马,但没有天将军的唐军,他们坚信自己能战胜。

此时,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不知道他们的赞普尺带珠丹已经从长安启程。

归心似箭的尺带珠丹计划用三个月时间,回到逻些城。

……

回纥,郁督军山,单于城。

这是回纥第一座城池。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草原上建筑一座大城。不仅仅是郁督军山附近资源丰富,更是磨延啜思想的转变。

由唐朝和粟特工匠建造的单于城在郁督军山脚下,巍峨矗立。

城墙是褐色的砖石,呈方形的护城河环城而建。

药罗葛家族居住的宫城有两个城门和瞭望塔加强警戒。

五月下旬,单于城迎来燕国使者平冽。

药罗葛·磨延啜也因为大唐内乱手舞足蹈,第一时间请平冽至王宫。

白亭海之战“独以身还”,是磨延啜挥之不去的噩梦。

李瑄扶持葛逻禄的施利叶护成立汗国,让磨延啜敢怒不敢言。

回纥虽然臣服上贡,但大唐并无法像调动附属胡州、胡部一样,直接对回纥调兵遣将。

因为胡州几乎属于大唐的一部分,他们向大唐缴税,勇士在大唐为官。

回纥是否愿意帮助大唐平叛,全靠心情。

所以,历史上的李亨,用出卖洛阳百姓的代价,“请”了回纥数千精骑。

“使者劳顿,已备好烤肉、酒宴。”

磨延啜得知燕国使者来后,用对待一国使者的方式迎接。

身为大唐册封的“英武可汗”,本不该如此。

“多谢大可汗款待!”

平冽拱手应邀,心知有戏。

他从燕云之地穿梭草原而来,想完成这次大功,成就他的机会。

在宴会之中,能歌善舞的回纥美女尽情表演,美酒、好肉,酣畅淋漓。

磨延啜与平冽同座,谈天说地,甚为礼遇。

酒酣耳热的时候,磨延啜向平冽说道:“大燕皇帝的体内流着一半草原的血脉,汉人口中的胡人,竟能问鼎中原,真英雄也!”

他非常羡慕安禄山能如此呼风唤雨,以往听说安禄山不好的传闻,现高看安禄山一眼。

磨延啜隔岸观火,想看安禄山在中原能发展到何种地步。

同时,磨延啜发现大唐内部十分虚弱,短时间内被安禄山在洛阳称帝。

当前大唐的边军几乎被李瑄和安禄山瓜分。

唐庭腹背受敌,一定无法阻挡。

磨延啜也预见到李瑄和安禄山两虎相争的局面。

“大可汗也是英雄,继位十年,就尽拥匈奴故地。我看突厥最强大的时候,也不比现在的回纥。”

平冽向安禄山恭维一声。

“哈哈……”

磨延啜大笑一声,即便知道是恭维他,他依旧很开心。

下一瞬,磨延啜的笑容戛然而止:“草原上提到英雄,只会是天将军。”

“李瑄竖夫屈起,不足为虑。此次他从西域起兵叛唐,正是他身败名裂的时候。”

平冽放下酒杯,引入主题。

“他可是天将军。草原上的马儿听到这个名字都不会再嘶鸣。”

磨延啜瞪着眼睛说道。

他与李瑄算是老“交情”。

在灵武城目睹李瑄收复火云马,英武的身姿历历在目。

李瑄生擒突厥大可汗乌苏米施的时候,他于雪中与李瑄相遇。

他形容李瑄骑马持槊的时候,像是猛虎蹲伏,苍鹰俯冲,那是将猎物扑倒在地,撕成碎片的前兆。

那一刻,他就预感到李瑄是狠人。

他以为自己很高估李瑄,实际上远远低估。

当李瑄带领数万铁骑从狂风席卷的沙漠中神兵天降的瞬间,注定成为他永久的恶梦。

磨延啜也确定李瑄迟早会灭掉回纥。

他谨遵父亲骨力裴罗临终前的遗愿,默默发展,统一诸部,等待时机。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被磨延啜等到这次机会。

“明人不说暗话,我此行奉大燕皇帝之令,请求回纥出兵阻断河西走廊,使李瑄失去与西域的联系。汉人的英雄项羽死于四面埋伏,吐蕃、回纥与大燕一起对付李瑄,此等情形,何其相像?”

平冽能看出磨延啜心中的躁动,不再卖关子。

“吐蕃是不是想要河陇十几郡?”

磨延啜一听,就知道燕国已联系吐蕃。

“不错!广袤的西域和河中地区,属于回纥。至于波斯,就看你们能否降服了。”

平冽回答道。

很公平的分赃。

燕国承担风险最大,分大半个大唐,正式取代,成为正统王朝。

吐蕃、回纥,冒的风险稍小,却也能啃下一块垂涎三尺的肥肉,又能报仇雪恨,何乐而不为呢?

磨延啜暗暗点头,哪怕知道各怀鬼胎,也知道有风险,但收益是巨大的。

他认为这是打败李瑄的唯一机会。

如果没有吐蕃和回纥出手,他对安禄山能否打败天将军表示怀疑。

两人本就不是一个量级,只是安禄山占据天时地利。

李瑄不死,迟早会再征草原。

除非回纥愿意成葛逻禄那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附属。

但身为大可汗的磨延啜不甘心那样。

“本可汗同意与大燕结盟,共同对抗李瑄。”

磨延啜思虑再三后,对平冽说道。

“两国结盟,平等和睦,共抗外敌……”

平冽也取出安禄山签订的盟书。

一天后,平冽代表大燕与回纥祭天,歃血为盟。

回纥立刻调兵遣将,准备进攻河西走廊。

在调兵的时候,争取与吐蕃取得联系,互为犄角。

平冽也拍着胸脯保证,李瑄的主力将被大燕牵制,甚至将其击败。

瓜分大唐之势已经形成。

而李瑄不得不开辟新战场,去应对回纥、吐蕃的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