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罗马帝国进攻大食,最后的大战(1 / 1)

罗马帝国进攻大食,最后的大战

唐军在阿比瓦尔德兵力大增,且是更精锐的骑兵到来,使大食产生巨大压力。

他们现在只能凭借阿比瓦尔德河,与唐军僵持。

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本就没有底气,他的名字叫哈立德,但跟安拉之剑哈立德相比,判若云泥。

他毛遂自荐领兵东来,主要是想着秀一把存在感,等回去以后,接管大埃米尔的职位,是带着政治目的。

原以为这场战争,会随着唐军占领河中而结束,艾布·赛莱麦·赫拉勒与天将军的谈判会很顺利,谁知已经消失许久的萨珊波斯建立。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就知道要坏事了,喜欢逢迎的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太清楚艾布·阿拔斯的脾气。

在与大唐战争之前,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最畏惧的一个人,不是艾布·阿拔斯,而是呼罗珊总督。

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是波斯贵族出身,在呼罗珊总督起义的时候,他意识到腐朽的白衣大食,已经江河日下,所以加入呼罗珊总督的队伍,成为呼罗珊总督麾下的大将。

所以他最清楚呼罗珊总督的才能。

不贪钱财,不爱女色,一心传教,为安拉的伟大奋斗!

这种人活在人世间没有意义,但这是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害怕呼罗珊总督的地方。

他知道艾布·阿拔斯忌惮呼罗珊总督,所以屡屡迎合艾布·阿拔斯的心思,说想办法将呼罗珊总督除之而后快,表达自己的忠诚,赢得艾布·阿拔斯的信任。

而呼罗珊总督的势力太庞大,掌握十几万职业精兵,艾布·阿拔斯都不能轻举妄动。

如此利害的呼罗珊总督,被天将军几战逼死,擅长骑兵作战的大埃米尔战死,大食,门荫子孙后世……”

“我们为大唐扫灭一切敌人,我们继往开来,获得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功绩,跳荡之功,比比皆是,文人为我们赞颂诗歌,衣锦还乡的时候,父老乡亲欢呼我们……”

“大唐的铁骑,所向无前,将弱小的大食人撕成碎片,用大食人的首级,换取军功,本帅与你们一起冲锋陷阵……”

李瑄站在士兵中央,声若洪钟。

谁能杀敌更多,就有衣锦还乡的资本。

“愿为李帅效死……”

“天将军……天将军……”

当大家都知道李瑄话中的意思后,汉人纷纷大喊效命。

军心可用!

李瑄满意点头,他认为这是他在西亚最后一战。

他必须尽快将他的精兵劲卒,撤回安西休整,补充受损的兵力。

如果这个时候安胖子造反,他会非常被动。

他的兵马连经大战,很疲惫,长途跋涉更疲惫,不一定是安胖子燕云铁骑的对手。

隔着阿比瓦尔德河,听到惊空遏云的大喊后,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险些从胡床上滚落,他又以为唐军要发动进攻,高喊道:“什么情况?唐军要渡河了吗?”

“回元帅,唐军正在集结,不知道要干什么?”

亲卫打探后,向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回道。

“全军防备!一定是要渡河。”

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大叫一声,穿上盔甲,立刻走出营寨。

唐军若渡河,一定是步兵打头阵。

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来到营寨前,看到河对岸唐军全部骑马。

那备用马上,携带不少粮食。

看样子不像是渡河攻击。

“唐军要绕过河,到达我们后方。”

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知道唐军的目的。

他吩咐麾下,一定要把营寨加固到极致,防止唐军骑兵冲击。

与此同时,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眼光闪烁,心里非常纠结。

……

唐军没有像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料想的那样。

李瑄亲自率领经略军、长城军,还有安西龟兹军、碎叶军。

安西龟兹军、碎叶军已被李瑄配置一人双马,陌刀队也是一人四马。

争取以最精锐的兵力,最快的速度,将大食的数万步兵击溃。

其他的兵马,在葛逻禄、突骑施诸部、拔汗那骑兵的辅助下,可以与大食剩下的骑兵周旋。

李瑄起初以为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会支援他攻击的步兵,但他显然高看了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

双马骑兵奔驰迅速,他们在探马的指引下,绕过大食的城镇,每日休息四个时辰,喂战马,保持体力。

大食诸县的警戒兵马,见如此多唐军过境,吓得瑟瑟发抖。

他们关闭城门,如果这时唐军攻城,有八成的城池,会毫不犹豫地投降。

双马骑兵,日行二百多里,与艾布·赛莱麦·赫拉勒所率的五万步兵,五千骑兵越来越近。

艾布·赛莱麦·赫拉勒根本没料到唐军会对他穷追不舍。

因为唐军光绕过河流和山岭,就得一百多里。

等唐军距离他们二十里的时候,艾布·赛莱麦·赫拉勒所率的兵马,才发现大唐精骑向他们突袭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