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 / 1)

画舫之内,李德贤与随从们如同久旱逢甘霖的饿狼般扑向满桌珍馐,经由星夜疾驰、马不停蹄的十数个昼夜煎熬后,众人的饥饿感如潮水般凶猛地席卷而来。林小风目光敏锐,洞察入微,特意安排了一场丰富至极的盛宴,以抚慰众人疲乏的身心。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德贤注意到林小风正以挑剔的目光审视着眼前的菜肴,他微微皱眉,关切地问道:“老林,你怎这般挑食?我瞧你近来似乎身形圆润了几分,莫非在这长江之地不仅未曾陷入困境,反而过得悠然自得?”林小风听罢,面庞掠过一丝尴尬的笑容,放下手中筷子解释道:“殿下有所不知,实则荀浏那狡滑之人见我初到此任便设下美酒佳肴和红粉之诱,意在腐蚀我心志。然而每念及陛下与殿下的重托,我内心便警醒万分,表面上虽逢场作戏,实则内心澄明如镜。只是日积月累,竟不觉养成了一些细微习惯。”

李德贤听闻此事,朗声大笑,点头赞许:“果然是老林,骨子里那份刚直与清醒并未改变!”言毕继续狼吞虎咽。林小风贴近其耳边,低声询问关于陛下的处置措施:“听说您已将情况告知父皇,是否已有应对之策?”李德贤口中嚼着食物,含糊应答:“父皇必然得知一切,我已留下密信详述详情,或许不久之后朝廷就会派人前来寻找。若彼时有人寻至,只告之我已返回京城,实则暗中留在此处。如此费尽周折才抵达此处,岂能仅仅逗留两日便匆匆返程?这于情于理都不合。”

林小风心中暗藏忧虑,深知李德贤涉身其中恐会生出更多波折,于是再次劝诫:“殿下,在报社与北廊坊主持大局的重要性无需赘言,若您此时离开,恐怕朝中其他报纸会趁虚而入;加之无人坐镇指挥,报社内部定会出现混乱,届时要平息各类纷争,只怕耗尽心思也难以收拾。”

李德贤满脸油腻,腮帮鼓鼓,瞪视着林小风,不满地反驳:“老林这是想撵我走不成?连知府都敢杀,如今在我这里倒显得顾虑重重。再说报社之事,本来就是你一手创立,我并未过多插手,我的去留对它影响有限。”

他坚决表示:“无论如何,我是决计不会走的。若真被强行带走,再见涵淼妹妹的机会就渺茫了!我清楚她曾多次为我求情,如今这个局面对她极为不利,即便回去,恐怕你也难再见到她。”

林小风闻此吸了一口凉气,对李德贤愈发机敏的反应深感佩服。他妥协道:“既然殿下心意已决,那么请务必按照预定计划行事。明日我会陪同殿下前往官府处理政务,并由殿下亲自盖印发布政令,共担风险。”

林小风爽朗笑道:“有何多余之嫌?明日我必陪伴殿下妥善料理衙门诸事,待大家用膳完毕,稍晚些时候,我带你们去新开业的花月楼一游,那里吃喝玩乐样样俱全,保证各位尽兴!”

记者们一听,皆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李德贤咀嚼的动作顿住,拽紧林小风衣袖追问:“这花月楼可是你的产业?它与醉月楼又有何关联?”

林小风神秘一笑,不置可否:“到了便知,无需多问,只管游乐便是。”

李德贤疑窦丛生:“若是让下属整日沉迷享乐,回岗位上还能专心工作吗?人心散了,队伍哪还容易带?而且新招的人才往往适应不了要求,招聘不易啊。”

林小风嘴角扬起一抹耐人寻味的笑意,胸有成竹地回应:“他们辛劳奔波十余天,焉能不让人彻底放松一下?只有玩得畅快淋漓,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至于管理之道嘛,回京后若有人懈怠,不妨允许其提前下班,其余人员则继续加班。久而久之,团队成员自然会对那些偷懒者产生共同的压力。设立诸如‘劳动模范奖’、‘全勤奖’等荣誉奖项,奖励加班最多的人,营造一种视加班为荣誉的工作氛围。对于新人,则通过讲述本社创业历程以及今日成就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并让他们在最艰苦的岗位上历练半年,凡能经受考验者方可提拔进入管理层,进一步培养新人。这样一来,谁还好意思按时下班呢?面子往哪里搁?又如何面对我们提供的办公床垫?这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管理智慧。”

李德贤听罢额头沁出冷汗,既惊且怒。林小风环顾四周,高声询问:“兄弟们,我对你们如何?”

“好得很!”

记者们齐声回应,情绪高涨。林小风接着低语补充:“做得出色者,自然会有额外奖金;能力不足者,也可选择自行离职。”

李德贤对此疑惑不解:“这样操作,不是让下属疲于奔命么?”

林小风正色回答:“劳累与否,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而非强加于人。每个人都拥有自主决定的权利。”

李德贤愕然无语。林小风适时宽慰道:“成长总伴随着代价,试想当年宫中大臣是如何严格督促您读书学习的?”

李德贤回忆片刻,犹豫地点点头:“确有些相似之处。”

林小风语气坚定:“正如陛下当初严厉教诲于您,是为了您的长远发展,我现在对待部下也是出于同样的初衷。我们提供职位晋升通道,每月发放薪资,何来虐待之说呢?”

李德贤听后恍然,轻声道:“嘶……听你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有道理!”

林小风抚慰道:“世间万事瞬息万变,成长的过程总是艰辛的。想想看,陛下昔日的严苛教育是对殿下的深切关爱,现在我对待属下亦抱持相同的心意——为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林小风在资源调配上的精打细算,如同刻入骨髓的一道坚韧顽疾,无论阳曲县曾经的贫瘠荒芜、民生困苦,还是如今稍显生机、初展繁华景象,他都擅长将每一分人力与物力拧成一股绳,紧握在手,榨取至最后一滴价值,绝不允许有任何一丝浪费。

此等严谨务实的作风,亦深深浸染在他亲手缔造的那家报社之中。遥想当年,报社初创时,林小风倾尽所有,资金如江河破堤般滚滚流入这片文化荒漠;时光荏苒,虽今日报业已渐趋正规化运作,然而账面上盈亏之数始终未能实现从赤字到盈余的华丽转身,甚至在勉强维持日常运营的同时,尚存微弱亏损。

尽管近期他们尝试通过拓展广告业务以开源增收,但这新增的收入究竟效果几何,能否为报社带来实质性的利润增长,仍像雾里观花一般朦胧难辨。面对这一现实困境,林小风深谙短期内再难以大量资本来填补空缺,毕竟囊中羞涩,此处每多出一分钱的支出,彼处便可能少了一分储备的底气。

无盈利的日子意味着必须勒紧腰带过日子,耐心等待转机,期待报业能逐步积累力量,由弱变强,独立自足。若不能迅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洪流中稳住阵脚,谋求发展壮大,则恐难免遭受自然选择法则无情淘汰的命运,这是世间常理使然。当前的首要任务,便是凝聚团队人心,上下一心,共同奋斗,力求让报社尽早达到自我造血的能力。只有当这个目标变得清晰可见,并持续地展现出稳定的成长趋势时,林小风才会毫不犹豫地再度加大投资力度,那时,那些跟随他风雨同舟的与传奇故事。

····················································································

三日时光如梭,郑孽初及其身后靖江帝委派的内卫接踵而至,面对这股气势汹涌的压力,林小风却以一副举重若轻的姿态应对自如。他口中编纂了一则太子殿下微服出游又即将返回京师的动人故事,提前预备了机智巧妙的说辞:“确乎如此,殿下已然离此而去,却又似那沙场上的回马一箭般迅速归返。上至陛下及满朝文武信与不信,其实并无决定性意义,关键在于确保太子安然无恙,如此则万事皆可化险为夷。”

在这短短三天之内,花月会所仿佛成了欢乐海洋的漩涡中心,众多商贾纷至沓来,日夜沉浸在这片美酒佳肴、奇幻戏剧和悠扬丝竹乐音构筑的梦幻世界中,不舍片刻虚度。林小风也沉浸在这欢宴狂欢之中,夜晚与众人把盏共饮,尽显豪情;白天则趁众人不察,悄然返回画舫中运筹帷幄,密谋筹划。经过这三个昼夜的交融,众人心中的林大人形象愈发鲜明,无不交口称赞其毫无官场之气,年轻潇洒且深谙商道奥秘,谈笑间金句频出,令在座者受益匪浅。渐渐地,人们对他原有的戒备心理犹如冰块遇见暖阳,逐渐消融。

第三日之夜,一场盛大的夜宴拉开帷幕,林小风举杯畅饮,醇厚的美酒染红了他的面颊,那微笑的脸庞环视着满堂群贤。他心中明亮如镜,深知此刻时机已成熟,是时候让每一个人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城内的粮草仓储日渐见底,荀浏逝去之后,城外的粥棚布施更加丰盈,旨在救济灾民,助其恢复体力投入劳作。林小风沉吟须臾,忽地举起手中筷子轻轻敲击桌面,声如洪钟:

“列位贵宾,诸君请暂且收敛喧哗,静心聆听。”话音落地,整个厅堂瞬息之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如同汇聚成河,齐刷刷地聚焦于林小风身上。“花月会所固然堪称人间仙境,但世事如棋局变幻,再热闹非凡的盛宴终究也有曲终人散之时,今宵即是我们最后的相聚。这几日,我们共享美酒,倾吐肺腑,情感交织,本官深感欣慰无比。”

“念及各位均是我肝胆相照的挚友,在下与项协宏掌柜早有默契,欲借花月会所这一方舞台,与众同享商业先机,不负相识一场的情谊。敬请诸位将期待的目光投向台前!”随着林小风话语结束,所有人的眼神里都闪烁着期待与好奇,他们屏息等待着他接下来要揭晓的计划。林小风所说的商机,或将是他们摆脱困境、携手并进的新出路,亦或是利用花月会所的独特优势,结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盟。无论最终指向何方,此时此刻,林小风已经牢牢掌握了全场的注意力焦点,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商业画卷正在缓缓展开,每一笔每一划都将影响着未来的走势与命运。

台上起初仅乐师与舞者相随,背景中一幅巍峨的山水画壁矗立,不为人察地,在某个无声无息的瞬间,这幅画卷被一席宽大的红幔遮掩住,众人对此视若平常,只当作是今夜别出心裁的表演布景。

忽而有传言飘散在宴席之间,那红幔之下竟隐藏着林小风大人精心创作的一幅力作,满堂宾客闻之皆转瞬将目光聚焦。只见两位侍女手执长杆,缓缓拉开左右两侧帷幕,其中玄机终于揭晓,令满座嘉宾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原来那山水画轴中心处,赫然升起一块巨大画板,画面栩栩如生!画面上的人物正是林小风本人,身披官袍,侧身微抱双臂,面带从容微笑,其头顶上方大书六个醒目楷体大字——【王牌暴富实战课】,如同烙印般鲜明。下边密密麻麻列满了详尽课程介绍:

“从自我认知定位到品牌构建策略,从组织架构搭建至企业文化塑造,全面解读创业密码,由前朝四品高官亲授治国理政和商业实战秘籍;助你在商场上先声夺人,洞悉政商交融之道,直攀人生巅峰。主讲导师:林小风,姓名特以硕大字号标示,彰显其深厚威望及显赫地位。其后罗列出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头衔:十五岁便摘得状元桂冠,曾任阳曲县令,获皇家御赐金牌加身,曾为东宫太子太傅;一手创办了颇具影响力的状元票制度,持有尚方宝剑,同时又是北廊报社的合伙人兼创始人;在企业组织结构和文化建设领域享有权威声誉。最引人瞩目的是,原定价一万四千九百九十九两白银的学费,现特惠价仅为四千九百九十九两!前三名报名者,更有幸得到林大人亲自指导的孩子教育辅导课程三节。”

面对这一巨幅展板,林小风内心暗自冷笑,他岂能忍受庸碌平淡?前世身为跨界的斜杠青年,历经微商、外卖员、水泥工、门童等多重身份磨砺,今日将以独特的才智与胆识震慑这古时的乡绅贵族。台下的观众们纷纷陷入震惊的沉默,画面内容冲击之余,心中疑窦丛生却又觉其中深藏乾坤。朝廷命官如此行事,是否恰当妥帖?而这高昂的四千九百九十九两学费,犹如公然索要贿赂一般!

尽管感受到四周愕然的眼神,林小风心头略感尴尬,此举似乎与其身份不符,然而此刻他已顾不得太多面子问题,只为能集结地方豪杰之力,推动大型工程项目的实施,从而解救受困于水火之中的灾民。其余的琐碎顾虑,在挽救民生面前显得无足轻重。在一片疑惑又热切的目光注视下,林小风挺胸抬头,准备接受众人的审视。未待他完全站定,吴成佳率先起身,掷地有声地说:“我愿第一个报名,请林大人记我一功!”紧接着郭勋祺郭家主人也不甘落后:“我也报名,位列第二!”两人均是城中威名赫赫的大商人,精明过人,此举必然是看到了其中的潜在价值。其他在场之人见状,立即权衡利益,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生怕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要加入!”

“也给我留个位置!”

“林大人,我一定要参与实战课!”

刹那间,整个厅堂内的人们争相举手报名,场面空前热烈。林小风在尴尬中又欣喜不已,未曾料想反响如此强烈。他深知五千两银子对部分富豪来说并非小数目,但此刻他们却趋之若鹜。眨眼之间就有二十七人参课,总额高达十三万五千两白银,足以填平长江府当前财政的巨大缺口。

························

荀浏去世之后,府库空虚,朝廷拨款之事繁复且拖延,难以迅速缓解困境。如今地方豪强财力雄厚,正可借此良机集资应急。林小风嘴角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示意大家稍安勿躁:“诸位请静听,机会均等。”然后步伐稳健走向舞台中央,接过侍女递来的扩音器,向众人解释道:“报名全凭自愿,绝非本官强行所逼,更非收受贿赂之举。所有收入将会全部用于赈济灾区,每一笔款项均有据可查,恳请大家务必保密,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闲言碎语。”

接着,林小风开始深入剖析课程的实际价值所在,听众们都洗耳恭听。其中不乏眼光敏锐者,心底思量:既然同坐一室之人都如此踊跃报名,自己亦不能落于人后,付出五千两银子,倘若能得到林大人在长江府的支持,这笔投资实乃明智之举。

林小风继续阐述:“任职以来,本官政绩斐然,深受陛下嘉奖。商业繁荣乃国家治理的根本,故对商家发展尤为重视。管理者的核心作用毋庸置疑,虽然本官仅精通三项管理策略,但只要运用得当,即可使属下工作效率提升数倍。这三项策略包括:尊重贤士、严惩腐败、招揽忠良。如有兴趣深入了解并实践这些方法,诸位可在课程中详细探讨。”

林小风注意到自己的言辞可能引发误解,立刻补充澄清:“咳咳,刚才所述仅仅是基础管理理念,高级层面的战略部署另有深意。暂且不论,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个话题。”

调整情绪后,林小风清了清嗓子,宣布道:“各位都清楚,我作为长江巡监,上承上级管束。无奈近期连遭上司因公殉职之变故,至今尚未收到新的调令。因此,长江府的各项政务暂时由本官主持,并审定发布所有政令。参与此课程的真正价值在于,参与者将成为核心圈的一员,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政令及其深度解读。目前城中正筹备对外公开招标一批巨额工程项目,中标者将有望获得长达数十年的丰厚收益。”

至此,众人心领神会,报名参课不仅能够窥探政令机密,更有可能抓住改变家族命运的重大工程项目机遇。

林小风言谈刚刚告一段落,席间的诸位商贾便不约而同地交换了眼神,各自脸上浮现出交织着疑惑与迟疑的神色。在他们心中,官府时不时推出的各类招商项目并不鲜见,但如此动辄万金、规模空前浩大的工程,通常只在京畿重地、皇宫之内悄然流传,至于长江边陲之地,众人早已习惯了商铺之间的小额交易和零星采购,对于接洽这种大规模工程项目,心头的顾虑犹如繁星点点。

一时间,众人默然无语,纷纷思量:即便有幸接手这般大单,若日后官府对工程质量吹毛求疵,拒绝支付剩余款项,岂不是自投风险之网?更关键的是,在座的商家多以布匹绸缎买卖或是药材经营为主业,并非专攻营造建筑,纵使建筑工程技术门槛相对不高,但所需的人力资源庞大,涉及的风险因素不可小觑,没有足够丰厚的利益回报,谁愿意轻易涉足其中?

林小风则静观其变,敏锐地捕捉到了每个人微妙的情绪波动,胸中已然有了周密部署。他笑容可掬地面向群雄,开始逐一解开他们的困惑:“诸位心中的疑虑,在下已了然于心,毕竟家财皆是辛苦赚得,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审慎行事乃人之常情。容我慢慢道出其中玄机。”他娓娓讲述策略:“现时正值吸纳工匠的好时机,各家商户或许都有余粮储备,城外又有众多流离失所的灾民亟待安顿,只要有口饭吃,这些人必定能全力以赴投身劳作。”“再说京城有一种名为盛世薯的作物,据说亩产可达数千斤,本官已携带百石种子而来,意欲借此良机大力推广种植。”“另外,据闻朝廷即将调拨大批粮食至长江地区,短期内市价必会大幅下滑。”“不出两年,一旦盛世薯大面积栽植成功,粮食价格或将会跌至前所未有的低谷,那时诸位手中的余粮恐怕将大大贬值。”

林小风脸色肃穆,继续解说道:“关于结账问题,诸位不必过于担忧,欠款赖账之事在他处或偶有发生,但在本官治下,绝不会容忍此类现象出现。”项协宏稳坐席间,嘴角挂着一抹微笑,深知老爷林小风向来精明强干,诚信为本,乃是阳曲县百姓公认的楷模。“此事本官将确保公开透明,与诸位签订正式契约,官府信誉胜过金银,工程成果交由百姓公评,如此安排,各位是否可以安心?”听到这番话后,人们议论纷纷,短暂的喧嚣过后,才逐渐安静下来,有人提问:“敢问林大人,究竟是什么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