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下棋(1 / 1)

下棋

下棋

同一天的拂晓时分,晨曦刚刚撕裂黑夜,尹佳妗就仿佛一只穿越暗夜的幽灵般提早自梦境中苏醒.

她的动作敏捷如清风穿林,迅疾地完成了沐浴更衣,纤细的手指轻轻撩起一片薄如蝉翼的面纱,悄然无声地跨出了林府那庄严而高大的门槛。

门外的世界依旧沉浸于黎明的恬静之中,尹佳妗的身影恍若一道被剪下的光影,在微弱光线的映衬下显得既神秘又坚毅。

她凭借内心的清晰记忆,脚步轻巧如猫,穿梭在繁华都市的街头巷尾,直指向东方的城隅方向。

未过多时,一座古朴庄重的布行跃然眼前,一块硕大的牌匾横亘其上,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德行布庄】醒目非常,宛如镌刻在时光里的印记。

尹佳妗在布行门前止步,那一双明亮如星的眼睛专注地凝视着牌匾上的字迹,紧接着迈开步伐踏入店中。甫一靠近柜台,她便以清脆响亮的声音向正在忙碌的小厮发问:“这里有售卖上等的白布吗?尺寸需得是一尺宽、九尺长。”

小厮听到声音顿时一愣,手中活计戛然而止,抬起头望向这位戴面纱的女子,脸上瞬息万变的表情先是流露出惊讶,但很快便恢复常态,礼貌中略带好奇地回答:“的确有这样的布匹,只是售价颇为昂贵,总共需三贯又三百文钱,不知姑娘是否能接受这个价位呢?”

尹佳妗听完之后,秀眉微蹙,陷入了短暂的思考,接着她以温婉动人的语调商量道:“这价钱似乎偏高了一些,能否降到三贯再加七十五文成交?”

小厮听闻此言,表情明显震动了一下,旋即恢复正常,嘴角边勾起一抹微妙的笑容:“这个问题,我需要去征求一下我们掌柜的意见,另外那种布匹存放于后仓库中,不如姑娘随我去实地查看一番实物如何?”

尹佳妗点头答应,两人遂穿过熙熙攘攘的前厅,深入到布行安静的后院。小厮引领尹佳妗步入一间厢房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没过多久,一位身着华美服饰、面色红润饱满且留着一束飘逸胡须的老者走进厢房,甫一进门,他的目光便牢牢锁定在那位背对着他站立的女子身上。他恭敬地问道:“敢问小姐芳名是?”

此刻,尹佳妗缓缓揭开面纱,转身面向老者,面带微笑地回应:“吕公公,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吕德行一听,眼神中立刻闪现出欣喜的光芒,连忙躬身行礼:“老奴拜见三公主!之前听说公主失踪,老奴焦急万分,四下派人寻找,尤其在长江府一带更是加大了搜索力度,遗憾的是始终未能找到您的踪迹,没想到今日竟然在此处与您重逢。”

尹佳妗听后轻轻叹了口气,满腹感慨地诉说:“这一路上历经艰辛,幸亏得到贵人相助,才得以平安到达京城。那么,长江旧部现在的情况如何?”

吕德行起身,面容愁苦地回禀:“情况并不理想,据传由于近日天象异常,我们的秘密据点遭受洪水侵袭,很多新加入的信徒误认为这是天意所归,纷纷转投靖江麾下。加上洪灾中有不少教内的元老不幸罹难,靖江官府也加强了对我们的排查,目前教内处境可谓艰难重重。”

尹佳妗听罢,只能苦笑一声,脑海中浮现出林小风狡猾的笑容。她正色提出请求:“吕公公,今日我前来,有一事相求。三日后未名湖将举行一场盛大的诗词辩论会,届时朝廷权贵以及众多才子都会到场,包括户部尚书之子李海华。您能否提供并安排一些可靠人选,让他们混入其中,特别是要与李海华等人建立联系,或许未来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吕德行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回答:“正好有一位极其合适的人选,他是吴王府的二公子阮天经,如今在京都化名吴仙逸,广泛结交文人雅士。不过他近期并未造访过老奴这里,所以我对他的具体情况知之甚少。”

吕德行面色忧虑,言语间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公主殿下,您作为皇室唯一的血脉,您失踪的消息让教内上下人心惶惶,老奴每日每夜都在担心,生怕·······但现在您平安归来,一切都重新燃起了希望。公主此次回归的消息,不宜大肆宣扬,复兴海云国的大业,不需要那些容易动摇的决心。虽然一场天灾使我们暂时受挫,但百姓愚昧无知,民心依然可以引导利用,等到时机成熟再图大举。”

“这些年,您过得怎么样?”尹佳妗关切地探问。

吕德行面容尽显岁月沧桑,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老奴这数年来过得相对平稳,若不是公主今日莅临,也许我就这样平静地度过余生了。然而,如今海云国复国有望,公主尽管放心,为了确保公主的安全,老奴即便是舍弃生命也在所不惜。先帝的遗愿,老奴时刻铭记在心,矢志不渝!”

尹佳妗听罢,心中也不禁泛起涟漪,感动之情溢于言表:“我代表父皇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谢,父皇在天之灵如果知道您一切安好,必定会感到极大的安慰。”

当吕德行的耳朵捕捉到这一席话语时,他那深陷的眼窝瞬间被时光的洪流灌注,化作泪滴悄然蓄满,宛如久旱的土地突逢春雨,湿润而又沉甸甸。

他的喉结上下滚动,像是要挤出一段被岁月磨砺得沙哑而又充满沧桑的声音,颤巍巍地道:“哎呀,老朽我真是受此厚待而心生惶恐啊!只是不知,公主殿下此刻究竟身处何方?如果现下情况有诸多不便,您可愿屈尊移步至鄙人的陋室?那儿虽简朴,但我还有些许积攒下来的财物可供应急所需。”

尹佳妗闻言,那如墨汁泼洒而成的秀发随之轻轻摆动,宛如一道墨色的瀑布滑过她细腻的肩头,她嗓音温润却透着坚定:“吕老,不必多虑,如今我正受到一位名叫林小风的人物的庇护,在林府安然无恙。是他让我摆脱了困境。”

吕德行听罢,眉头微微皱起,就像乌云笼罩在思考的湖面上,他迟疑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询问:“那么,在林府之中,可否有一位叫做林桃花的女子存在呢?”

尹佳妗听他提及这个名字,黛眉微蹙,带着一丝好奇与兴趣反问:“原来如此,竟有这样的巧合,莫非吕老您认识她不成?”

吕德行的面庞瞬间扭曲,像一朵历经风雨的老菊,满载辛酸地娓娓道来:“这位小女子,可是个精明的角色!前几天她跑到咱布行,硬生生将原本售价二两银子的布料砍到了一两。她在跟我算账的时候,那些弯弯曲曲的算法,真让人头晕眼花,如同陷入了迷宫。唉,当时我也是迷迷糊糊,待她离开后,我重新计算了一下,这才发现居然亏损了一贯钱!真是倒霉透顶!”

面对吕德行的抱怨,尹佳妗只是报以微妙的表情,无法言语。

她继而平静讲述:“林小风这个人十分重要,他深受靖江帝的信任和器重。我打算暂时留在他身边,寻找一个恰当的机会。”

吕德行一听这话,脸色骤变,慌乱之中急忙打断尹佳妗的话茬,脸上写满了紧张与担忧:“公主万万不可亲身涉险去刺杀靖江帝,此举实乃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尹佳妗轻笑一声,仿佛洞悉了他的心思,从容回应:“吕老您误会了,我岂会轻易冒险?一旦行动失败,只会让靖江帝提高警惕,下次再想采取行动就难上加难了。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出现,我自然会及时通知您。”

她语气一转,开始部署新的任务:“另外,还有一件事需要您特别关注。京城北方不远处,有一个名为阳曲的小县,请您派遣几名机智可靠的手下前往那里探查情报,他们必须行事低调,先行秘密潜入阳曲县内部,无需频繁报告,以免暴露行踪。”

吕德行听完,脸色愈发庄重,郑重地点点头,恭敬回答:“老奴铭记于心,必定会妥善安排此事。”

····························

在那座威严庄重、气势磅礴的乾清宫内,欧智勇仿佛山洪暴发般陡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他的举动犹如一位舌灿莲花的说书人,口中滔滔不绝地向靖江帝绘声绘色地描绘起白天在东宫里上演的一幕幕宛如戏剧般的精彩场面。

只见他嘴巴像瀑布般倾泻而出,手脚并用,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当日情景的每个细节,那言语间的激情四溢,仿佛能将画面跃然眼前。

靖江帝端坐龙椅,一双深邃的眼眸紧紧锁定欧智勇,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脸上悄然浮现出一抹惊讶之色,眉毛轻轻挑动,缓声问:“欧智勇,你是说,就在今天早晨,林小风竟然以三寸不烂之舌,驳得李一豪哑口无言,最终愤愤离去?”

欧智勇听罢,立刻显露出一脸憨实忠诚的模样,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回应道:“皇上英明,事情正是如此。林大人凭借深厚的学识和严谨的道理,面对李大人的每一项质询都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反驳,使得李大人一时无言以对,面色涨红,最后怒不可遏地拂袖离席,指责林大人不过是市井俗物,还扬言从此以后与林大人划清界限,互不干涉,各自施展教化之责,只要林大人在场,他便避而不现。”

靖江帝听后兴致盎然,进一步追问:“李一豪走后,林小风又是如何应对的?”

欧智勇略微迟疑,然后娓娓道出:“李大人负气离开后,时间如沙漏中的细沙悄然滑过,当临近正午的阳光斜照在东宫雕梁画栋的檐角之上,林大人并未乘胜追击,反而从容不迫地与太子殿下展开了一场闲适的交谈。那时,林大人讲述了来自遥远蛮荒之地的一个关于剑仙的奇幻故事,名叫‘铁蛋波特’,这个故事奇特无比,即便是在一旁服侍的奴婢听着也是云里雾里。其间,太子的眼神多次有意无意地飘向奴婢,似乎若有所思,而奴婢深知规矩,只能小心翼翼地保持距离,以免打破那份尊贵人物之间的雅致氛围。”

当提及用膳之时,欧智勇又补充道:“接下来,太子与林大人一同前往御膳房,用餐之际,林大人还不忘戏谑东宫的膳食,直截了当地表示,相比于眼前的精致菜肴,他更怀念草原上那一整只炙烤得香气四溢的全牛,言语间流露出对日常饮食的淡淡不满。”

靖江帝听完这段叙述,不禁放声一笑,抬手示意欧智勇退下,同时嘱咐道:“好了,你先下去吧,明日继续禀报。”欧智勇恭敬领命,起身退出宫殿。

随着殿门缓慢关闭,靖江帝转过身来,面对着一直陪侍在侧的贴身近臣王景文,带着探寻的目光问道:“王景文,你如何看待林小风今天的种种表现?”

王景文微微欠身,话语中透露出深沉的思索:“皇上,老奴虽然不明朝廷那些错综复杂的权谋算计,但从今日情形来看,这林小风确实是个善于把握人心的高手,居然能够使李太傅这般德高望重的老臣子陷入窘境,无所适从。”

靖江帝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赞许之意:“嗯,李一豪为人的确刚直公正,但也存在固执己见、不易适应时势变化的问题。林小风作为一个新晋官员,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驾驭住李一豪,这确实超出了朕的预期。”

“朕期待太子能从他们两人的行为中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这样才能走上一条真正的帝王之路。”

靖江帝感慨之余,王景文适时插话,半开玩笑地说:“要论这一套手腕,咱家也会耍两手,何苦要看别人的脸色呢!不过说真的,林大人这次看似笼络人心的举动,倒也让老奴心中感到一阵暖意,在这皇宫之中,这么多年来,还是。

他嘴角挂着一抹微笑,眼神中熠熠生辉,透着智者特有的洞察力,慢条斯理地道来:“五子棋,其实是一个极为简洁明快的游戏。只需用黑白两色棋子在这棋盘经纬交织的天地之间较量,由执黑先行,无论是横向、纵向还是斜向,任何一方只要能率先将自己的棋子连成五个一线,那么他就将是赢家。”

李德贤聆听着,脸色逐渐变化,犹如夕阳映照下的湖面,泛起一层淡淡的惋惜,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几分无奈:“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是什么罕见珍贵的游戏,现在看来倒显得简单甚至有些枯燥。罢了,既然你有意与我在此对弈,我就暂且陪你下一局吧。”

林小风闻言,不禁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笑声如春风吹过嫩柳,灵动而欢快,他的眼睛里闪烁着狡黠的星光,直接看向李德贤,话语间却洋溢着从容与挑衅:“年轻人啊,可别太过自负。殿下,这五子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简单,但它所蕴藏的智慧与战术,臣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去研究的。”

李德贤听到这里,眼神里骤然燃烧起好奇的火花,兴致勃勃地追问:“下棋若无赌注,总归是少了几分刺激,你说说,我们要以何物作为赌注呢?”

林小风笑容愈发深邃,展现出胸有成竹的模样,一字一顿地说:“既然这样,如果臣侥幸赢得一局,殿下就需要精读并背诵一篇古代经典文献,或者抄写一部佛教经书;反之,如果臣不幸败北,就愿意献上一百两纹银作为赔礼,不知这样的赌约,殿下能否接受?”

李德贤听了这话,眼珠瞪得滚圆,满是惊讶与钦佩:“呵,林兄你真是出手大方,家里银两恐怕堆积如山了吧!好,本宫就答应这个赌约!”

林小风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容,言语间尽显锐利锋芒:“殿下,您还是先关注一下自家的江山社稷吧,臣只怕宫中的典籍还不够殿下输的呢!”

伴随着话音的消散,棋盘与棋子已整整齐齐地摆放好,二人面对面坐下。林小风依旧保持着他那份洒脱自然的神态,仿佛胜利已然掌握在手中;而李德贤则是一脸傲娇与淡漠,仿佛并未将这场对决放在眼里。

刹那间,了。”

然而李德贤并未显露出丝毫挫败感,反而冷哼一声,满脸倔强之色:“得意个什么劲儿,本宫只是还没找到感觉,再来一局!”

林小风微微一笑,摆出一副迎接挑战的架势:“悉听尊便,殿下。”

在这瞬息之间,李德贤仿若历经了一场浴火重生,那个曾被浮华与躁动缠绕的身影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披挂一身庄重铠甲的新形象,那铠甲之内蕴藏着一股深沉内敛的气息,平静如镜,沉静如水。

他的眼神犹如无底深渊,每当棋子悬空未落之际,仿佛能看到他在进行一场寂静无声的内心搏斗,每一次审视棋盘,每一次权衡利弊,每一次揣摩对手心思,都像是一次涤荡,将曾经的轻佻与草率彻底洗净。

然而,命运的大轮并不会因为个体心态的改变而偏离既定轨道,仅仅片刻之后,即可,这意味着您赢得一局相当于抵消了六局,这对殿下而言,无疑是巨大的优待!”

李德贤思索片刻,最终勉强点头:“好吧,暂时就这么定下了!以后不许再捣乱了!”

林小风看着那抹逐渐消失在视野尽头的黄衫身影,心中才稍感安宁。他又一次郑重强调:“殿下,臣并无半点欺瞒之意!五子棋确实存在这种玩法,适才那一招唤作‘天女散花’,此外臣还有一招‘万箭齐发’,若殿下有所疑惑,不妨亲自体验一下其奥妙所在!”

“行了行了!你都说得这么清楚明白,哪里还有什么好揣测的!走,咱们先去用餐,本宫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

东宫界域之外,皇宫的一隅沉浸于晨曦的洗礼,那座庄严雄伟的宫殿在初升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块历经沧桑的史书碑刻,满载着岁月的积淀和皇族的无上尊荣。

此时此刻,在那幽深庭院的深处,靖江帝的身影悄然浮现,他迈着沉稳且力度十足的步伐,一步步踏出,仿佛每一脚都踩在了历史的脉搏之上,奏响了朝代更替的无声乐章。

靖江帝眼神犀利如炬,面庞之上交织着嘉许与期盼,朝着身边的王景文徐徐开口:“你看呐,那个林小风,就如同一阵清新拂面的春风,每次都能在我这位帝王的生活里掀起些意料之外的新波澜,真叫人又惊又喜。”

王景文闻听此言,眼中精光微闪,那布满岁月痕迹的脸庞上绽开出一朵深谙世事的笑容,他恭敬地拱手回应:“皇上明鉴,林小风施教手法独特非凡,其成效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尤其太子殿下,昔日对研读经典尚存排斥之心,如今竟能心甘情愿地捧卷诵读,这番变化着实令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