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讲课
“嘿,你周五下午五点半有课吗?”
“怎么有安排?我下午约了人打篮球,不过你如果硬是要请我吃饭,那我也是可以勉强地抽个时间。”
“月中才有朝廷的救济粮,这月初我都快吃土了。如果没课的话,我们一起去上个选修课,其实……”
“不管你是谁,都赶紧从他身上下来,一起约着去上课,你不觉得这话听着就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吗?”
上述对话,发生在北大一间普通的宿舍,两个普通的学生中。严格来说,能考上北大,已经是别人家的孩子了,甚至放在某些小镇,都是天之骄子了。
身着睡衣的小黄半躺在自己床铺上,小驴吃饱了撑的,走来走去。
“其实不算选修课,就是讲座形式。”小驴的脸真的像驴脸,他说,“主要是这个老师我很感兴趣。”
小黄也回过神来,他们确实没选修课是星期五下午,但不重要!甭管是什么老师的讲座,也不能阻挡一颗向往自由的心。
他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头也不抬的继续专注手机屏幕。具体看什么不知道,但时不时产出澳门赌场什么的……
“老师是顾陆,课题是:创造一门语言。”小驴说。
“话又说回来,”小黄猛然抬头,把手机反扣在床铺上,他先问,“他玩得这么大吗?虽然顾陆的老师是陆俭明,汉语的权威,但距离创造语言相隔还是有点远吧。”
“……那我就不知道了,你看这描述。”小驴打开学生BBs未名,里面有关于课程的描述。
说是描述,不如说是课程的详细讲解。
[那么,我们要创造一种语言,需要注意什么?肯定是明确语言的目的和背景。就是这个语言用途是什么呢?
以我自己举例,我的用途是为了创作西幻小说。那么你呢?是游戏设计,还是人类大同?又或者只是一种爱好?
为了更真实,我会在创作中,加入一些真实存在的奇特语言。
例如水语。
……]
水语是传说和甲骨文同支的语言,是少数当前还在使用的上古文字。
如果有了解的,就能发现,水语是真符合小说的西幻背景,因为压他没形声字。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是“六书”,历朝历代学问家们汉字的总结。
没有形声,最直观的来说,一晃眼,甚至有点像楔形文字。
别人不清楚,顾陆可清楚这部作品的影响力,有平面国文化公司和小王子文化公司的存在,也肯定会进行拍摄。到时候这种奇特的文字出现,研究水语的就多了……
当前连少数民族水族自己懂水语的都极少。
“拿走,快拿走,我不想看到。”小黄感觉知识偷偷摸摸钻进大脑。
“那你去不去?”
“去!”
小黄和小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北大学生都被这课程吸引,或是被好奇心驱使。
有中文系主任陆教授背书,顾陆开的这课程,校方还是比较看重。还专程在教学楼立了路标牌的,以免学生找不到。当日还找来了北大校报和青年报的记者。
但由于没有报名流程,所以校方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学生会来。
考虑星期五基本是上午有课,下午没课的情况。校方安排了能容纳三百余人的大教室,也是蛮相信顾陆的影响力。
但不够!
五点左右,逸夫二楼3350教室外面的走廊,已初见端倪……
“顾专家讲课的教室不够大!”地中海发型的老师对后勤主任说。
赵主任诧异,“三三五零能装下两百学生吧,还不够?”
“教室已挤满了人,走廊还有很多学生挤不进去。”地中海老师回应。
“那去一层的101大教室。”赵主任下意识回应。
位于一层的101教室,是北大最大的教室,没有之一,能容纳五百人。
地中海老师马上去通知,并且把逸夫楼门口的路标牌也进行了更换,也给顾陆发消息进行沟通了。
做事效率还挺高的。
五点二十,顾陆到现场能瞧见的是……101被挤爆了。
何为爆呢,教室门口至少围着二十多个学生,顾陆都挤不进去。
瞧见顾陆了,倒是如同摩西过海一样,往两边散开,讲课的老师好歹是站在了讲台上。
快到上课时间,办法总比困难多,大不了就是在后面站着,多出来的学生也满满当当地塞进教室。
北大校报和青年报两波记者也在前面架设了摄影器材。
见识到可能会被拍摄,不少穿着比较抽象的学生,就起身默默走到后面。
“牛逼的,这穿着你也敢穿到教室来,很牛逼。”顾陆目送着某个同学坐到教室角落。
相比学生的活力四射,校报记者的公事公办,青年报的两根老油条,就是有气无力。
之所以叫老油条,也不是因为年龄大,即便一个身材略微发福一个啤酒肚有些大,可都是80后。主要是两人,脸上生无可恋,被班味折磨的情况太明显了。
“上次听到有人独创文字,我的印象还是《全职猎人》,猎人通用语还是挺厉害。”
“猎人通用语就是对日语五十音的一个魔改,核心还是日语。不过富坚老贼确实有才。”
“顾陆肯定不会输给富坚,况且我们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拍摄,北大学生授课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啤酒肚记者和发福记者,更想采访有关“欧洲篇”“蛤蟆先生”“与德国约定”这些更有看点的新闻。
说话间,上课开始了。
“都有缺少正面人物的缺点。”李众开口,“我们丛书不是要寻找十全十美的作家,简社长你的意见是?”
李众和简社长也是熟人了,他言下之意是,你出面镇镇场子,现在这分歧没办法讨论。至少也得把人选框定到两位吧。
结果——
“其实我这里还有一个人选。”简社长开口。
“谁?”“还有谁?”“是莫老师?”“莫老师的短篇技巧确实很厉害,但工痕太重。”几人还讨论起来了。
“顾陆,”简社长话语有点没底气,不是对这位作家没底气,而是对作家年龄没底气。
“聊斋新写的顾陆,那也太……”
“顾陆他怎么能——其实好像我也没问题。”
“他的作品,思考性……艺术性……性……我再想想。”
他们听到顾陆的名字,下意识找理由反对,但想用理智找碴时,又卡住了。
就磕磕巴巴。
在座也都是场面人,也不会拿年龄说事,至少表面上不会。
“顾陆比起苏童,好像……顾陆的短篇,确实强大。”叶霆友心想。
车中子也对比了一番,“刘庆邦和顾陆,好像只有在数量上能够取胜。”
丛书编剧组全部都不说话了。
花开两朵,周琳那边可就惨了。
“一回来就迫不及待地来看花花,是不是有点不对。”顾陆对周琳说。
怪力少女是太喜欢和花了,恋人有时约会,商量去某某地方玩。当两人讨论很久都没结果时,周琳会说,“走走走,那我们去看看花花吧,好久没看见了。”
“大胆,连国宝的醋也敢吃。”周琳笑着回应,并说,“既然这样,那下次一定先陪你吃饭。”
两人手牵手一起压马路,他们刚刚从小院出来,吃了晚饭。人来人往的街道,就是地道。
“我准备换一个活法。”顾陆突然严肃地说。
“哦?”
顾陆说,“就从火锅吃微微辣开始!”
“怎么了?胃病又犯了?”周琳担心地问。
雾都人的特点,明明医生都告知了,某某病别吃重油重辣的。然后转头就去吃微微辣的火锅,好像微微辣就不油不辣了一样……这和滇省无论如何都认为菌子没毒,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也不是,感觉年龄大了,所以他要注意养身了。”顾陆此话也有点暗示的意味。暗示年龄大,是不是关系可以考虑下一步了。
周琳没什么反应,没听懂言下之意。也很正常。
“要不要一起去威尼斯玩?”顾陆换一个话题,“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延期了,我们正好可以去看看。”
“威尼斯电影节?那真不错诶,如果到时候生意没问题的话……”
“肯定没问题!”
国内的事情就说到这里,国外的事也在发展。
距离阿妮采访沃森教授的两日后,《每日电讯报》发布了采访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背后,为你揭露顾陆是什么样的人!”
看标题,还以为是小黑子呢。
结果内容,没承想是白子。阿妮进行了一点小小的润色,比方说笔记本要掉地上,就不顾身体地去捡,不符合逻辑。
所以是地面有个水洼,毕竟伦敦阴雨绵绵,路面有积水太正常。
总结就是有关顾陆尊重知识的小故事编得是越来越完善。
从报纸里,大嘤公民见识到了一位,热爱知识、勤奋严谨,以及对大嘤深切关注的国际友人!
《卫报》的推特官网,转发了这条消息,并且进行了评价“如果他们,能够有顾陆那么用心,去看看公民们需要什么。我相信削减福利等政策一定不会发布。甚至连高铁二号线都可能修好!”
从卫报贴的图片,很轻松就能够锁定“他们”就是目前的执政党。
也不能说报纸是党派攻讦,因为选择谁上,是否会被骂,大嘤现在真是烫手山芋。
《泰晤士报》的报道就很有意思了,报纸发布了一个投票,是否赞成蛤蟆先生选入教材,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同意。
顾陆风评大涨!
不说读者群体了,就说那些完全没读过顾陆作品的大嘤路人。
“一直以为顾陆全靠宣传炒作出来的,但现在来看他才是真正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他也帮助了法国佬。”
“这不是缺点,这才证明了,顾陆是一个热爱世界的公民。我现在能够理解,为什么前段时间的了,”
“我以前对他有很深刻的误解,我认为顾陆先生最不好的就是不会自己宣传。”
“今天街上遇到一个调查,说支持什么党派的候选人。我的上帝,两坨狗屎之间的选择。我现在选择顾陆可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