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班师回朝(1 / 1)

青霉素没提出来,大蒜素倒是提出来了,管不管用不知道,反正再不用的话,老文就该去奈何桥报到了。

凌晨内心也挺着急的,不可否认,老文跟自己君臣一场,这些年来从不相疑,对自己近乎放任,感情肯定是有的。

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生死,关乎着整个大郑的稳定,关乎着天下百姓的安宁。

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今天的繁荣,来之不易。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披荆斩棘、风餐露宿、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

为了如今的局面,多少谋臣夙夜难眠、挑灯夜战,多少将士冲锋陷阵、马革裹尸,多少百姓赋粮从征、流血流汗?

所以绝对不能被任何人以任何目的破坏,谁要是敢不长眼,统统都去娘胎重修!

直到今天早上,老文还在昏迷中,急的凌晨都想用马东锡的巴掌唤醒法帮帮他了,但是没想到自己刚扬起手,老文就哼哼着睁开了眼睛。

还好自己是隐着身的,不然得尴尬死……

将他重病之际发生的一切添油加醋的告知以后,凌晨让老文继续假装昏迷,请他看一出好戏。

谁知道文初是个碎嘴子,一个人的时候还要念念叨叨,都不用凌晨费什么手段,他自己就一股脑的全抖了。

赵王殿下坐在陛下的龙榻边和老父亲说着心里话,说尽了这些年的委屈和沧桑变化,把自己为家族作出牺牲、将整个青春都搭在冀州却没有被册立为太子的怨恨都吐给了老文。

这和还在公示期,却逢人就讲自己上岸了一样傻。

所以说人啊,还是要少抱怨,多干事。在尘埃没有落定之前,不要对自己的判断太过自信。

从来就没有必胜之局,万里边还有个一呢!

确定文初这小子还没有癫到会不顾形势对亲爸拔氧气管后,凌晨果断离开,寻找到何关被关押的地方,两刀剁死那帮虾兵蟹将,将他放了出来,秘密召集御林军诸将议事。

众将到后,凌晨悠闲地坐在案首,用指头敲着桌面,眼神睥睨的望着他们问道:“我他妈还是殿帅吧?”

堂下众人面面相觑,这他妈谁敢说不是?

当今圣上钦命、中书门下册书、人尽皆知的事,谁能质疑?

众将只能齐齐称是。

那就好办了,殿帅当场就命令殿前都指挥使把周行舟藏在御林军中的棋子都挑了出来,现捞现杀,再让心腹之人夺权掌令,悄无声息的对御林军内部来了一次大清洗,重新掌控了行宫卫戍。

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

老文的御林军前身是江淮军亲卫营,虽然河北、关中、中原、关东等地的势力插不进去,但早在称帝之前就安排进去的暗子已经形成了事实存在,不主动暴露,你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但现在他们自己跳出来了,刚好对队伍内部的纯洁性来上一波净化,凡事都有两面性嘛~

凌晨该做的事都已经做完了,那么现在,压力给到了赵王殿下和左仆射大人。

看着从屏风、柱后、殿外全副武装走进来的何关和御林军们,周行舟握着剑鞘的手不由自主的一松,“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一直蹲在龙榻后面的凌晨也站起身来,跺了跺有些发麻的小腿,手里攥着一颗黄梨,“嗑噌嗑噌”的一边啃着一边冲周行舟阳光一笑,还挑了挑眉,示意他可以开始自己的狡辩了。

周行舟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目光复杂的看向从龙榻上坐起身来的文训,心中后悔不迭,不用说,创业失败了。

“姐夫,我……”

文训脸上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只有无尽的悲凉和落寞。

亲生的儿子不管不顾自己的死活,一心只想着那把冰冷的龙椅;一路相携、走过了数十年风风雨雨的妻弟,竟然想要自己的命!

这就是得天下的代价吗?

既然他们都会如此,那汴京城中的大儿子呢?后宫里的枕边人呢?

文训很累,身子很累,心也很累。

举起手臂无力的挥了挥手后,他便靠在软枕上,仰头望向殿顶的横梁斗拱,心情低落至极。

天家无情,他是明白的。

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来的这么汹涌。

凌晨见老文这个样子,一猜就知道他这是怀疑人生了,于是便朝着何关使了个眼色,何关立刻带着御林军将失了智的周行舟和丢了魂的文初都提了起来,带出了殿外。

凌晨自己也抬腿准备离开,留下老文自己一个人静一静,结果却被喊住了:

“过来,陪朕坐会儿。”

将手中的梨核放在一旁的漆花桌子上后,凌晨双手在自己的衣服上随意的抹了抹,抬起一条三曲黑凳搬到龙榻边,坐了下来。

老文的气色不是很好,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再加上现在情绪低落,凌晨还真担心他再给自己整出个什么幺蛾子来,于是便主动开口劝解道:

“陛下不必过于介怀,常言道‘疏不间亲’,但臣今日也斗胆说句外话:陛下做的很好,是他们自己不争气。陛下要保重龙体,如今您的身体,可不仅仅是您自己的,更关系着兆亿黎庶的性命安危。”

老文叹了口气后,转而看向凌晨,皱眉盯了很久,突然问道:

“如果这次谋逆的不是赵王,而是太子,你还会像这样阻止他吗?”

凌晨微微挑眉,脸色正经起来,坐直身子、目光平静的与文训对视着,坦坦荡荡的奏道:

“如果太子殿下真的做出这种浑事,臣一样会竭尽全力摧毁他的阴谋,哪怕明知会不敌,也要尽力一试。”

文训盯着凌晨的眼睛,想从里面看出点端倪来,结果却发现,对方的目光比自己还要锐利。

二人就这么死死的盯住对方的眼睛,静静的过去了很久。最终,是文训败下阵来,将目光转向一旁。

凌晨趁机在领导面前再次表起了忠心:

“世人、包括陛下在内,都忽略了一件事情。”

“哦?何事?”

凌晨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朝着文训行了个大礼,一字一句的说道:

“臣忠的是陛下,义的是社稷。谁能让天下顺平,百姓安宁,臣就会效忠于谁。

无论是太子、赵王,还是其他什么人,只要胆敢生出不臣之心,威胁陛下、祸乱朝纲,臣绝不会因为区区私交就心慈手软!

而且,若是陛下作出不当之举,臣,一样会劝谏。”

“哈哈哈哈哈~~”

文训听完后,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内,回音绵绵不绝。

“好!好!好!”

胸中的郁闷一扫而空,文训慈祥的望着立在面前的凌晨,点着头说道:“还记得朕与你初次相识的时候吗?”

“如何能忘?那时,臣和陛下素不相识,却一起被唐军追的狼狈逃窜,当时臣还以为陛下是唐人,准备抓陛下去邀功请赏呢……嘿嘿嘿……”

“呵呵呵呵……”

回想起当初君臣初见时的景象,文训既有些感慨、又觉得好笑。

一转眼六七年过去了,凌晨还是那个凌晨,曲中有直,心性率真;既有少年人的果敢,也有经事后的稳重;永远都在最关键的时候站出来,坚定的挡在自己身前。

“朕想问问你,当初你明明都已经走了,后来又为何会引着颍川士族追随朕?不要说那些冠冕堂皇场面话,你知道朕问的是什么。”

凌晨眼珠子转了转,思索了一阵后,笑着说道:

“或许是因为,别人都是告诉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太假了。

而陛下却真正让我做到了: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文训抿着嘴点了点头,他很满意这个回答,也对自己的当初的决定感到一丝庆幸和自豪。

“那如果,朕突然决定解除你的点检之职,罢你归乡呢?”

“陛下是知道的,这对臣来说不是惩罚,而是奖赏。”

“那要是,朕觉得你威胁太大,想要砍你的头呢?”

凌晨闻言一愣,看着文训不假思索的说道:“那臣就连夜逃命,绝不犹豫分毫!”

“哈哈哈哈哈哈~~”

文训郁闷的心情彻底舒畅了,大笑着拍了拍龙榻,指着凌晨说不出话来。

有这样的亦臣亦友、一身坦荡、历经患难初心不改的臣子,是孤家寡人的幸运。

一个,就够了。

九月中旬,唐国李雄上表称臣,给大家都找了个台阶下。大郑皇帝陛下警告了他几句,让他以后不要再犯这种小糊涂,冬眠假期早就结束了。

南征圆满结束,陛下亲征,锋芒依旧!

大郑在他的带领下,在军事上挫败了唐国趁虚而入,在地缘上震慑了四方宵小,在政治上稳定了朝堂局势,还揪出了两个跳梁小丑,民心稳固,威望愈盛。

虽然为了皇家的体统和颜面,赵王串通左仆射一起谋逆的事不能明面处理,更不能公开治罪。但外戚周家和河北赵家,肯定是要迎来一波雷霆肘击的。

王臣鹤得了mVp,成为了天下公认的顶流武将。青州军威名尽显,关东两府籍贯的官员们也在朝堂上硬气起来了。

除了林济远那颗茅坑里的臭石头之外,他们谁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