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子走到华莱士城需要一个小时,好在几天前玄九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有做过一辆马车,套上已经饲养了几天的高头大马,大家坐在马车上一起前往城里。
林姨和李博士也说有要买的东西,所以干脆他们俩一起坐在前面赶马车,大家则坐在后面的大棚里。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时发出“咯噔”声,棚顶粗麻布被春风掀起一角,露出半片湛蓝天空。
赫尔兹他们在大棚里抬头仰望,天空是一整块未被揉皱的靛蓝绸缎,清透得能看见云翳被风掠过后留下的呼吸般的淡痕。
马车颠簸时,深蓝天幕下掠过燕雀剪刀似的尾羽,蓝得近乎凝固的空气里,连礼拜堂尖顶的银十字架都在轻轻晃着冷光。
不知不觉中,在大家即将被颠簸的睡过去之时,他们听到马车外出现吵闹声。
偷偷掀帘看去,也不知何时,马车已经接近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们,不断说着话,好不热闹。
还没完全明白过来的大家,就感受到马车停下,然后听前方有人在说:“停下,检查。”
前方李博士憨厚的点点头,林姨眼疾手快的拿出一枚下品灵石塞入走过来检查的士兵手中,小声说道:“我们是附近村里人,进城买些日用品。”
兵士握了握手里的灵石,咧嘴一笑,轻轻颔首,然后转头对身后的队长说道:“没事,都是村里来的。”
队长闻言,挥挥手说道:“放行。”
随着他说话,其他兵士都走向两侧,让出通道,让马车过去。
李博士看道路畅通,挥鞭赶马车。
感受到李博士的驱赶,马匹向前走去,随着“咕噜噜……”的声音持续响起,赫尔兹他们感觉到马车开始前行。
进入城市后,路上愈发热闹,不仅仅行人多,就连马车这种代步工具也多。
也因此,赫尔兹他们花费了比从村里到城市还要多的时间,才堪堪来到一家百货大楼前。
大家陆续走下马车,由林姨带着走进百货大楼。李博士则一直坐在马车上等着大家。
这是一座综合性的大楼,里面集各种种类的商品为一体,虽然没有吃饭娱乐的地方,也算是能大大满足大部分人所有需求。
赫尔兹他们进入商场,更是有种耳目一新,目不暇接的感觉。也没比当年刘姥姥逛大观园好多少。
在多方打听下,他们才在走了不少冤枉路后,找到贩卖学生用品的地方。
进门看见摆放在显眼位置的各式书包,众人都差点没直接扑上去。
还好林姨及时阻止下来。找来服务员,帮忙做介绍,方便大家选购。趁此机会,直接让服务员带着大家成套买。
看着这些不同年龄,却都是初入学,需要购买入学用品的孩子们,不仅服务员开心,店里的经理也开心。
他们带着孩子们开始细心介绍,努力做好一个最佳导购。
赫尔兹他们每人都拿出自己在学校记下的购物清单,盯着铁皮铅笔盒,盒面上印着蒸汽火车图案,车轮边缘还镀着一圈闪亮的镍边,比铁匠铺的门把手还要亮堂。
张凯不知何时戴起一副圆框眼镜,他推了推,玻璃片反光映出货架上成排的蜡笔盒,认真查看后,小声嘀咕着:“英国教育部规定,一年级必须用三角杆铅笔,防止握笔姿势错误。”
他的指尖划过木质笔杆,选出六支带橡皮头的,放进藤编购物篮。
司徒琨踮脚望着柜台上方的水彩颜料,24色铁盒装的那种,盖子开合时会发出“咔嗒”轻响,像极了祖母首饰盒的声音。
“书包要选帆布的,透气。”林姨用粗麻布围裙擦了擦手,选中一款藏青色双肩包,背带内侧缝着细小的姓名贴栏,“去年隔壁村玛丽买了皮质的,下雨天全泡胀了。”
赫尔兹摸了摸包上的刺绣校徽,金色丝线绣的橡树图案,针脚细密得能看见阳光在上面跳来跳去。
经理识趣的微笑着递来样品册,里面夹着不同尺寸的练习本,纸页间还夹着张薰衣草干花书签。
最热闹的要数文具区尽头的货架,摆满了会“汪汪”叫的卷笔刀、带放大镜的直尺,还有按一下就弹出橡皮的铅笔筒。
林海雪抱着个印着卡通牧羊犬的笔袋不肯撒手,拉链上的小铃铛随着她的动作叮当作响。
林姨看着大家一人一个购物篮,不断往篮子里添置物品,笑而不语。
两瓶紫墨水,玻璃瓶身映出窗外的蓝天,晃得赫尔兹眼花,这颜色真像玄九调的靛青染料,只不过瓶子上贴的标签写着“皇家蓝”,还画着戴着王冠的狮子。
赫尔兹看了一眼,放好以后,继续选取。
两小时后,大家心满意足的排队结账。虽然是孩子们,但是他们秩序井然,一声不响,比一些大人看着都稳重。
这让商店里不少顾客侧目,其中一些人窃窃私语,赞美声不断从他们嘴中传出。
不急不躁的全部结完账,每个都拿着一手的购物袋离开这个地方。
他们又陪着林姨买了她想买的东西,这才走出商店,来到马车上。
马车在李博士的驾驱下逐渐调转车头,慢慢向着城里的另一家店铺走去。